食瘕

病名。食積成瘕。《醫說·症瘕》:“其發語聲嘶,挹言語而不出,此人食結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肢灑灑如瘧,飲食不能,鬱郁而痛,此食瘕也。”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飲食調護,預防及生活調護,

病因病機

因身體瘦弱、勞倦過度、久病重病,使脾虛失運,或因腹部手術之後、暴飲暴食、腹內腫塊擠壓等,使胃氣阻滯,飲食停聚,胃氣不降而成。以脘部觸及痞塊,脘腹疼痛,嘔吐等為主要表現的積聚類疾病。

臨床表現

食積,口中常有水出,四肢灑灑如瘧,飲食不能,鬱郁而痛。

飲食調護

1.寒飲停胃證
證候:脘腹痞脹疼痛,或可觸及痞塊,嘔吐清水痰涎或宿食苦水,胃中有振水音,舌淡,苔白膩,脈沉弦或伏。治則:溫胃化飲。主方:苓桂術甘湯。
2.肝胃不和證
證候:脘腹脹痛,痛及兩脅,噯氣吞酸,嘔吐苦水、宿食,心煩易怒,舌紅苔薄或薄黃,脈弦。治則:疏肝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
3.脾虛食積證
證候:脘腹痞脹,脘痛拒按,嘔吐酸腐,噯氣厭食,得食愈甚,吐後反快,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苔厚膩,脈濡弱。治則:補脾健胃,消食導滯。主方:健脾丸。
4.脾陽虛證
證候:脘腹疼痛,喜得溫熨,噁心嘔吐,吐物無氣味,倦怠乏力,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潤,脈弱。治則:溫補脾胃。主方:理中丸。

預防及生活調護

1.少食高纖維食物
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以及捲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里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
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帶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克服不良情緒
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製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5.注意鍛鍊身體
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而且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6.適度補充纖維食物
高纖維食物並非只會導致腹脹。有時恰恰相反,反而有減輕腹脹之效,特別是在攝入高脂食物後。這是因為,高脂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腸胃裡逗留時間也往往較長,而一旦有纖維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患
對某些疾患來說,腹脹或是先兆,或是症狀之一,它們包括: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膀胱瘤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