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實驗室是依託湖北師範大學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圍繞食用野生植物資源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著力在食用野生植物資源多樣性調查與保育、典型食用野生植物栽培與品質改良、食用野生植物貯藏與加工以及食用野生植物的食用安全四個方向展開研究。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研究涉及生命科學、農學、食品科學、醫學等多個學科,是當代自然科學中交叉學科的前沿領域,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廣闊的套用前景,對於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支職稱、學歷、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能適應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需要、穩定的學術隊伍。今後還將進一步面向海內外招聘優秀人才,努力形成以學術造詣高的負責人為學術方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年青的海外留學歸國博士為中堅力量的研究團隊。本實驗室擁有高效液相色譜、ITC等溫滴定量熱儀、Dual-PAM葉綠素螢光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台式超速離心機等先進大型儀器設備100餘台套,總價值近2000萬元,建有公共測試平台,其中包括面積近400平米的植物標本館,收集各類植物標本近萬餘份,為高水平實驗室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結合國家和地方需求,積極投身到國家和地方、部委的科研活動中。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大量的省教育廳和黃石市科技局課題以及各級各類橫向項目,經費近1600萬元。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成員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以下研究工作:食用藍藻葛仙米、地木耳成球機理及規模化培養關鍵技術;藻膽蛋白的合成機制及在天然色素、功能食品、螢光試劑等方面的開發套用;不同種類食用野生植物的次生代謝物提取;杏鮑菇、台灣血芝等食用、藥用真菌的液體栽培新技術、規模化生產及深加工。近五年來,在諸如PNAS、JACS、JBC、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收錄50餘篇;成果先後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二、三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有色金屬工業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黃石市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以及其他科技獎勵三十餘項。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原則,以“優勢學科聯合、優秀人才集中、包容整合”的建室思想,實施邊建設、邊開放的管理運行模式。實驗室的目標是經過幾年的運行,建成一個與國際接軌的、體現國內高水平的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研究中心和開放性平台,成為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培養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