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學三角
- 外文名:Shiology Triangle
- 命名人:劉廣偉
定義,示意圖,關係,食學三角第一次轉動,食學三角第二次轉動,
定義
食者健康、食物獲取、食事秩序組成的三角形為“食學三角”。“食者健康”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從人的需求出發,從人的食事健康出發確定的。“食物獲取”是從物的角度出發、從謀獲食物出發確定的。“食事秩序”是從人的食事行為的角度出發、從人類內部、外部關係和諧的角度出發確定的。
示意圖
關係
圖中的“食者健康”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從人的需求出發,從人的食事健康出發確定的。食物從入口到被吸收、利用、排出的過程,在人體內部不過十米長的距離,包括肌體構成、能量釋放、信息傳遞和廢物排出等。食者健康包括生存、健康、長壽三個方面,是食物利用效率的體現。
圖中的“食物獲取”是從物的角度出發、從謀獲食物出發確定的。從食物源頭到餐桌,這是一條很長的鏈條。包括食物野獲、馴化、加工、流轉等領域。這一產業鏈稱為食業。食物獲取是保障人類食物數量和質量的領域,是食物的生產效率的體現。
圖中的“食事秩序”是從人的食事行為的角度出發、從人類內部及外部關係和諧的角度出發確定的。通過規範食事行為調節三大矛盾:一是調節食物獲取和食者健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二是調解人群與人群之間的食事矛盾與衝突;三是調節人類食事與生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規範食事行為涉及經濟、法律、行政、教育、習俗等多個領域,其核心是傳承正確的食事行為,矯正不當的食事行為。
食者健康是核心,食物獲取與食事秩序都是服務於食者健康的。
食學三角第一次轉動
遠古時代和農業文明時代的食事系統是以食者健康為中心的,而近代工業文明的效率法則,促使食事系統以食物獲取為中心。工業文明以追求高效率、高利潤而行走天下,食物的生產環節毫無例外地“被高效”了,尤其是化學合成物的過度施用,威脅到了食物質量和食物利用效率,人類數千年形成的以食物利用為中心的模式,在近300年間被轉向以食物生產為中心,這就是食學三角的第一次大轉動(如下圖)。
食學三角第二次轉動
食學三角第一次轉動形成的模式既不可靠,更不可持續。食物獲取歸根結底是為了食者健康,食物生產的效率必須服從食者健康的效率,食者健康效率就是食物數量、質量及吃法與生命長度的比值。通俗地講,就是健康壽期的長度。這才是人類正確的選擇。食學的任務,是要推動食學三角形的第二次轉動(如下圖),就是再轉回到以食者健康為中心。這是一個回歸復位的轉動,以食者健康為中心就是以人類健康壽命、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