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母)

飛龍號航空母艦

飛龍號航母一般指本詞條

飛龍號航空母艦(英文:Hiryu Aircraft Carrier)是蒼龍號航空母艦的改進型,與“蒼龍”號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龍號航空母艦
  • 外文名:Hiryu Aircraft Carrier 
  • 前型/級蒼龍號航空母艦
  • 研製時間:1934年
  • 服役時間:1939年7月5日 
  • 定型時間:1936年
  • 建造單位橫須賀海軍工廠 
  • 沉沒時間:1942年6月6日 
  • 除籍時間:1942年9月25日 
  • 所屬國家日本
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偷襲珍珠港,掃蕩南洋,鏖戰中途島,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飛龍號”航空母艦屬“蒼龍”級中型艦隊航母,與之前建造的帶有濃厚實驗性的“鳳翔號”,以及主力艦改裝航母“赤城號”、“加賀號”不同,“蒼龍”級是舊日本海軍設計建造的第一型專用航空母艦。

建造列表

本級艦2艘,蒼龍與飛龍

時間表

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36年7月8日開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
二戰太平洋戰役中參與偷襲珍珠港,威克島的作戰,1942年6月被美國轟炸機群摧毀,沉沒在太平洋。

技術特點

按照“蒼龍”級最初的設計思想,是裝備重炮的大型航母,但隨著艦載機性能的不斷提升,航空母艦需要儘可能搭載更多的飛機。同時受限於《華盛頓條約》對航母總噸位的限制,日本海軍改變了航母搭載重炮的設計習慣,改為專門搭載飛機。為了在嚴酷的條約限制下建造更多的戰艦,日本的航母建造和巡洋艦、驅逐艦一樣,明顯武備過重,顯得頭重腳輕,機構強度不足。
1934年的“友鶴事件”以及次年的“第四艦隊事件”,終於令日本海軍意識到忽視艦船復原性結構強度的巨大風險,遂對“飛龍”號的設計做了調整。
飛龍號航空母艦
蒼龍號,圖中可見其低矮的乾舷和右舷艦島
與“蒼龍”號比,“飛龍”號進一步加強了艦體結構強度,外觀上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大大提高了艦艏乾舷。另外,由於改進了裝甲防護,“飛龍”號比“蒼龍”號稍寬一些,排水量比後者更大(標準排水量增加2000噸)。有別於“蒼龍”號的雙船舵設計,“飛龍”號則改為單船舵。
飛龍號航空母艦
飛龍號照片,可見其加高的乾舷和左舷艦島
在外觀上,“飛龍”號航空母艦最大的變化是:島式上層建築改到了左舷蒼龍號島式上層建築位於右舷)。按日本海軍的邏輯,兩艘姊妹艦在並行時,準備在左邊艦上(蒼龍號)降落的飛機,在上空整理隊形或返航準備降落時,可以向左盤旋;在右邊艦上(飛龍號)降落的飛機可以向右盤旋,兩艦的飛機不會發生空中交通衝突。這種見解在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進行現代化改裝的時候就被採納了。當時海軍航空本部對“飛龍號”的設計提出建議,島式上層建築的理想位置應該儘可能靠近船體中部,中部也是煙囪的最好位置,於是乾脆把島式上層建築移到左舷。
所以,從外觀上看,“飛龍”號的艦橋與姊妹艦一左一右,且更加靠近舯部,形成了鮮明的識別特徵
英國航空母艦的實踐表明,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一旦碰到麻煩,由於某些原因往往向左轉,左舷島式上層建築造成的降落事故比右舷多一倍。當時還有一種說法是,飛機低速狀態下,受限於螺旋槳反作用力的影響,往往容易向左偏移,故將艦島設在右舷更加安全。
也許是日本海軍的實踐結果與皇家海軍的結果不同,“飛龍”號雖在竣工之前完成結構加強,但要卻沒有更改艦橋的位置。待到日本海軍決定將艦橋統一設定在航母右舷的時候,已是建造下一級大型艦隊航母“翔鶴”級的事了。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17900噸
航速
34.3節
主火力
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7座,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5座
副火力
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7座,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5座
艦載機
常備64架,一說為58架,滿載時可達71架
飛龍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母)
飛龍號航空母艦

服役事件

“飛龍”號1939年7月服役後與“蒼龍”號編為第二航空戰隊。1940年“飛龍”號成為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的旗艦。並在1940年加入日軍進駐法屬中南半島的支援任務。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號和“蒼龍”號作為6艘航空母艦為首的航空艦隊主力,參與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行動。在轟炸珍珠港的過程中,兩艦的飛機攻擊了“戰列艦大街”和港內的輔助艦隻,戰果很大。在返航途中,“飛龍”號和“蒼龍”號又奉命支援攻占威克島的作戰。
飛龍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母)
赤城號航空母艦

掃蕩南洋

1942年初,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號與“蒼龍”號南下支援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2月15日,第二航空戰隊與第一航空戰隊(“赤城”號和“加賀”號)匯合。2月19日,一、二航空戰隊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3月協助攻占荷屬東印度群島。1942年4月,第一、二航空戰隊與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號和“瑞鶴”號)匯合,對印度洋英國海軍進行掃蕩(“加賀”號因觸礁致主軸受損,僅能維持18節航速,未能參加行動)。空襲了錫蘭的英國海軍基地科倫坡和亭可里蘭,並擊退了前來應戰的皇家空軍遠東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飛龍”和“蒼龍”還擊沉了失去飛機掩護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該艦一年前曾參與擊沉“俾斯麥”號)、“康沃爾”號重巡洋艦等皇家海軍艦艇,據統計,上述戰鬥中兩艦的投彈命中率達到88%!
由於“雙龍”日軍航母等在印度洋上一系列兇悍的進攻,皇家海軍的連連失利,最終迫使率救兵馳援印度洋的皇家海軍薩默維爾上將撤出印度洋。

鏖戰中途島

1942年5月27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航空戰隊(“赤城”、“加賀”號),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蒼龍”號)組成第一航空艦隊,以“赤城”號為艦隊旗艦,率領2艘戰列艦(“霧島”、“榛名”),2艘重巡洋艦(航空巡洋艦“利根”、“築摩”),1艘輕巡洋艦(“長良”號,作為水雷戰隊旗艦),12艘驅逐艦(分屬第四、第十、第十七驅逐艦分隊),踏上了奔襲中途島的征途。
誰都不曾預料,伴隨航空母艦出行的驅逐艦中,就包括“補槍王”——“野分”號驅逐艦(該艦見證了聯合艦隊的大部分慘敗,並屢次奉命擊沉遭重創的友艦,包括“赤城”號)。另外,第四驅逐艦分隊的指揮官有賀幸作海軍大佐,就是“大和”號戰列艦的末代艦長;至於第十驅逐艦分隊的司令官,則是後來“信濃”號航母的末代艦長阿部俊雄海軍大佐。
飛龍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母)
補槍王——“陽炎”級驅逐艦“野分”號
1942年6月4日,史無前例的中途島海戰爆發。第一航空艦隊清晨放飛108架飛機攻擊中途島,但未能找到美軍主力。8點開始,美軍魚雷機群發起了持續不斷的反擊,令“飛龍”一度左支右絀,但美軍飛行員技術拙劣,未能造成傷害。午後,搜尋而來的美軍俯衝轟炸機群發現第一航空艦隊行蹤,“赤城”號、“加賀”號和“蒼龍”號同時遭到致命打擊而被摧毀。三艦分別於6月4日傍晚和次日凌晨沉沒。
由於日軍僅剩飛龍號可以作戰,指揮權移至“飛龍”號,由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繼續指揮作戰。1942年6月5日上午,“飛龍”號連續發動反擊。儘管飛機所剩無幾,但精銳的艦載機部隊仍然重創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命中炸彈三枚、魚雷兩條(後被日本潛艇擊沉)。
“約克城”號的艦員經驗豐富,在日機兩次轟炸的間隙撲滅了大火,雖然此舉招致了日軍第二次攻擊,但無論是倖存的日軍飛行員還是“飛龍”號上的山口少將,都誤以為已擊沉了兩艘美軍航母。他們認為,美軍的三艘航母僅剩一艘,雙方已回到1:1的起跑線上,而美軍飛機也損失慘重,因此“飛龍”號全艦士氣大振。
飛龍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母)
美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但是,美軍“企業”號的反擊尾隨而至,“飛龍”號被4枚炸彈擊中,徹底喪失戰鬥力。由於損壞過於嚴重,儘管沒有沉沒,但根本無法拖航,只得由隨行的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此役,兩艘護航的驅逐艦“野分”和“捲雲”各自擊沉了一航戰的旗艦“赤城”和二航戰的旗艦“飛龍”)。山口多聞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或許是為了掩蓋中途島失利的慘澹,聯合艦隊直到1942年9月25日方才將“飛龍”號除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