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荷蘭人(飛翔的荷蘭人號(《加勒比海盜》中的船))

飛翔的荷蘭人(《加勒比海盜》中的船)

飛翔的荷蘭人號(《加勒比海盜》中的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翔的荷蘭人(德語:Fliegender Holländer;英語:The Flying Dutchman。又譯作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飛行的荷蘭人等),是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注定在海上漂泊航行。飛翔的荷蘭人通常在遠距離被發現,有時還散發著幽靈般的光芒。據說如果有其他船隻向她打招呼,她的船員會試圖托人向陸地上或早已死去的人捎信。在海上傳說中,與這艘幽靈船相遇在航海者看來是毀滅的徵兆。在德文里(fliegend)是用來表示一種持續飛行的狀態,形容受詛的荷蘭人永遠飄流在海上,四處航行,卻始終無法靠岸的悲慘宿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翔的荷蘭人
  • 外文名:Fliegender Holländer[德]The flying Dutchman[英]
  • 又譯作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
  • 屬於: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
  • 港譯:幽靈號
  • 艦種:西班牙大帆船 
傳說,荷蘭船長,涉及領域,吉祥物,電影,電視詩歌,電視連續劇,書籍,動漫,遊戲,繪畫,音樂,情節劇,歌劇,荷蘭文化館,

傳說

關於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在航海傳說中有很多個版本,與之相關的是福肯伯格船長(Captain Falkenburg)的中世紀傳奇故事,他以自己的靈魂為賭注與魔鬼擲骰子,被詛咒在北海不停往返直到審判日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次在書中被提到是在喬治·巴林頓《Voyage to Botany Bay》(1795年)一書的第6章:
譯文:我對海員崇敬幻影的迷信常有耳聞,但從未對這類記錄給予太多信任。據傳一艘荷蘭軍艦在好望角外失事,船上無人生還。同行的船隻經受住了暴風,隨後抵達好望角。整修後返回歐洲的途中,他們在相同的緯度遭到猛烈的暴風雨的襲擊。值夜的一些水手看到,或者在想像中看到,一艘船滿帆向他們駛來,仿佛要將他們撞沉:一名水手尤其確定這正是在前一場暴風中沉沒的船,或者是她的幻影。但暴風雨稍停的時候,黑雲似的船就消失了。幻影在海員心裡揮之不去,等船靠岸,故事也就像野火般在人中傳開了,幻影也被稱作飛翔的荷蘭人。 根據一些來源,這艘幽靈船的船長原型是17世紀的荷蘭船長伯納德·福克(Bernard Fokke)。福克因從荷蘭到爪哇航行的離奇神速而出名,當時的人因而懷疑他與魔鬼為伍以達到如此的速度。
對飛翔的荷蘭人的第一次詳細的描述應該是布萊克伍德雜誌(Blackwood's Magazine)1821年五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事件發生的地點是好望角
譯文:她是一艘阿姆斯特丹船,於70年前起航。她的主人是亨德里克·范德戴肯(Hendrik van der Decken)船長。他是一個堅定可靠的海員,就算與魔鬼為敵也會按自己的意見行事。從來沒有哪個他手下的船員有任何抱怨,雖然船上的具體情形外人無從知曉。故事是這樣:在好望角轉彎的時候他們正試圖在惡劣天氣中通過桌灣。然而,風越來越大,不斷的向船衝擊,范德戴肯在甲板上咒罵大風。日落稍後,一艘經過的船問他是否不打算當晚入港,范德戴肯回答“如果我進港,就讓我永世受詛咒,因為我將在此迎風航行直至審判日。”他確實一直沒有進港,人們相信他仍在海面上大風中航行,每次有人遇到這艘船,她都有惡劣的天氣相伴。
19到20世紀之間在外海上有很多起對“飛翔的荷蘭人”的目擊事件。威爾斯親王喬治(後來的喬治五世)的目擊是最著名的幾次之一。1880年,在他十五歲時,他與兄長威爾斯親王阿爾伯特·維克多(其父是後來的愛德華七世)一起正由輔導老師達爾頓(John Neale Dalton)陪伴,乘4000噸的輕巡洋艦巴坎堤號(HMS Bacchante),進行為期三年的航行。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之間海面上,達爾頓寫到:
譯文:在早晨4點“飛翔的荷蘭人”出現在我們的船首方向。它像幻影般發著紅色的光,照亮了200碼以外雙桅船的桅桿和船帆。她從船首左側靠近時,在艦橋上值班的軍官和後甲板上的見習軍官顯然都看到了她。見習軍官立刻被派往前甲板,但到達時她在附近出現過的痕跡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連在地平線上都找不到她的任何蹤跡。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的海員從前桅中部頂橫桁墜落到前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

荷蘭船長

船長在馬里亞特劇中名為“范·德·戴肯”(英語:Van der Decken,意為“甲板的”),在歐文劇中則名為“Ramhout van Dam”。
多數版本中,船長拒絕在暴風中退卻,堅持即便到審判日也要繞過好望角。其他的版本中,船上發生了嚴重的鼠疫並因此被拒絕在任何港口停泊,致使該船和船員注定要永遠航行,無法靠港。
在馬里亞特的版本中,船長范·德·戴肯的故鄉是荷蘭的特爾紐森(Terneuzen)。
在菲茨堡劇中,船長每一百年能夠上岸一次,尋找一個女人來分享他的命運。在華格納的歌劇中,間隔則是每7年一次。

涉及領域

吉祥物

飛翔的荷蘭人是賓夕法尼亞州安維爾(Annville)黎巴嫩谷學院(Lebanon Valley College)的吉祥物。

電影

1951年米高梅出品了電影《潘多拉和飛翔的荷蘭人》。
2006年,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被用於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中,船員受詛咒漸漸變化成海洋生物,船長戴維·瓊斯(Davy Jones)是影片中的主要反派之一,因與海洋女神卡呂普索之間的感情糾葛與背叛而招致詛咒。

電視詩歌

1959年的電視詩歌《邊緣地帶》中的幾集由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改編而成,尤其是“死亡之船”,“到達”和“審判之夜”等幾集。

電視連續劇

連續劇“失落之地”(Land of the Lost)1976年中的一集名叫“飛翔的荷蘭人”,以該船和其船長為主題。

書籍

1991年湯姆·霍爾特的書《飛翔的荷蘭人》是該故事的喜劇-幻想版本。
另一本書是2001年布賴恩·雅克的兒童幻想小說《飛翔的荷蘭人的漂流者》,以及兩部續集《天使的命令》和《奴隸的航行》。

動漫

2010年,飛翔的荷蘭人出現在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525話,是作為魚人島前的海底世界中一直航行的幽靈船。
飛翔的荷蘭人經常在卡通片海綿寶寶中作為幽靈出現。

遊戲

微軟1997年發行的遊戲《帝國時代》(Age of Empires)中,輸入”FLYING DUTCHMAN”可以讓自己所有戰船飛起來,也就可以直接通行於陸地和海洋。
小黑屋遊戲《大航海家》中的最高階船之一。

繪畫

阿爾伯特·賴德爾繪製的“飛翔的荷蘭人”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展出。
另一幅作品是由以繪製海盜艦長的霍華德·派爾(Howard Pyle)繪製。

音樂

日本彩虹樂團的歌手hyde錄製了一首以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為題的歌,名叫《The Cape of Storms》,後來成為電影《下弦之月》的主題曲。
英國樂隊傑叟羅圖(Jethro Tull)1979年發行的專輯《風暴警告》(Stormwatch)中有一首歌名叫飛翔的荷蘭人。

情節劇

由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寫成的情節劇有愛德華·菲茨堡(Edward Fitzball)1826年的《飛翔的荷蘭人》和1839年弗里德里克·馬里亞特(Frederick Marryat)的《幽靈船》,該劇接下來被荷蘭教士A.H.C. Römer改編為《飛翔的船》(英文:The Flying Ship,荷蘭文:Het Vliegend Schip)。

歌劇

理察·華格納1843年的著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又譯飛翔的荷蘭人)的起源相對錯綜複雜一些。它看來是由海涅1833年的諷刺小說《史納貝勒渥普斯基先生傳》(英語:The Memoirs of Mister von Schnabelewopski,德語:Aus den Memoiren des Herrn von Schnabelewopski)改編而成。小說中一個角色參加劇場“飛翔的荷蘭人”的演出。這齣虛構的演出似乎由菲茨堡的劇本改變而來,海涅有可能是在倫敦時觀看了菲茲堡一劇的演出。然而,海涅小說中的虛構演出把飛翔的荷蘭人的出現地點安排在了北海蘇格蘭外海面,而不是菲茲堡劇中的好望角。華格納的歌劇也選取了北海為地點,只是具體位置是挪威海岸
另一部作品是1855年華盛頓·歐文的《塔潘海上飛翔的荷蘭人》。

荷蘭文化館

2010年7月9日至10日,在荷蘭文化館舉辦的“尤里斯·伊文思周末”活動,將使我們有機會觀賞到難得一見的伊文思紀錄片。1898年伊文思出生在萊茵河畔、荷蘭最古老的城市奈梅亨,1989年在巴黎走完最後的旅程。伊文思是紀錄電影的先驅,與美國的羅伯特·弗拉哈迪、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俄羅斯的吉加·維爾托夫並稱四大紀錄電影之父。從《茅屋》中11歲稚氣的小男孩,到《風的故事》里年近90的白髮老人,伊文思這個“飛翔的荷蘭人”,在紀錄片領域飛翔了80年,足跡幾乎遍布全球的每一塊大陸。他一生共拍攝80多部電影。 用光影記錄,用膠片作畫
伊文思說:“我第一次看電影,是在我老家奈梅亨的一個廣場,那是個流動電影院,就地搭的帳篷,橫七豎八擺滿了長凳。”電影激活了伊文思藝術的細胞,打開了他創作的靈感。1928年,一部《橋》,奠定了他先鋒電影詩人的地位。很難想像,鹿特丹一座靜止的鐵橋,在伊文思的鏡頭裡,變得如此靈動,充滿生氣。他說:“大橋象徵一個人,就那樣站在那裡。”靜態的橋,被賦予了動感。橋下的水、船,橋上的鐵軌、行進的火車、跑動的人,天上的飛鳥、蒸汽,伊文思採用俯拍、仰拍、全景、特寫,將所有的一切交織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