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其中“燦鴻”是寮國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含義為喬木
檀香,是一種半寄生植物。本次為“燦鴻”名稱第四次使用。
發展過程
2020年10月5日上午8時,中央氣象台將鹿兒島東南海面上的熱帶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隨後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014,並將其命名為“燦鴻”。
隨後,“燦鴻”向偏北轉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10月6日傍晚17時,中央氣象台認定“燦鴻”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
10月7日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認定“燦鴻”加強為颱風級。
10月8日下午起,“燦鴻”開始轉變方向,向東偏北行進,並逐漸靠近日本。
10月10日凌晨2時,中央氣象台認定“燦鴻”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
10月10日下午17時,中央氣象台認定“燦鴻”以強熱帶風暴級變性為溫帶氣旋並對其停止編號。
10月11日上午,日本氣象廳認定燦鴻減弱為熱帶風暴,並在次日凌晨認定其進一步減弱為熱帶低壓。
10月17日,日本氣象廳認定“燦鴻”轉化為溫帶氣旋。
颱風特點
“燦鴻”的路徑預報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路徑過經歷多次東調與南調。從10月7日晚間的預報來看,颱風燦鴻預計將持續西行,然後穿越中國的48小時警戒線,再轉向東北方向,2次跨越48小時警戒線後再趨向日本。但是到10月9日,燦鴻並沒有進入警戒線,反而在其東面直接轉向,趨向日本南部洋面。
另外,在之前的預報中,燦鴻被預計可能登入日本南部,並影響近畿地方、中部地方和關東地方,但經過多次的路徑南調之後,燦鴻最後並沒有登入日本,只是在其南部海域擦過。但實際上,燦鴻對日本的天氣影響反而較登入更大,一方面,燦鴻因此收到的陸地削弱更少,能夠吸引更多的冷空氣南下,從而形成更強的對流天氣,另一方面,燦鴻的北側雲系會北上覆蓋本州中部大範圍地區,因此對日本有更大的影響。
預報預警
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於2020年10月7日8時發布海浪黃色警報,於10月8日16時繼續發布海浪黃色預警。
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於2020年10月8日16時發布海浪藍色警報。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於2020年10月8日14時發布海浪藍色警報。
颱風影響
中國
受颱風“燦鴻”外圍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0月8日夜間到9日白天,杭州灣將產生2米到3米的中到大浪,浙北和浙中南海域都將產生3.5米到5.5米的大到巨浪,而浙北海域最大將出現5.5米的巨浪;9日下午,浙江全省海域的浪高將稍有回落,但浪級維持不變,浙北、浙中和浙南海域依然將出現3到4米的大到巨浪,杭州灣也將有1.5米到2.5米的中到大浪。近岸海域方面,舟山、寧波近岸海域也將有2.5米到3.4米的大浪,台州、溫州近岸海域有1.8米到3.0米左右的中到大浪。長江口近岸海域有2到3.4米中到大浪,杭州灣北近岸海域有0.6到1.2米輕浪。
日本
除了對中國華東沿海產生一定風浪影響外,“燦鴻”對日本則產生直接的強風暴雨影響。在冷暖結合的情況下,颱風雨更容易發生且強度還將加強。中央氣象台發布的日本強降水預報圖指出,10月9日開始,24小時內,日本四國島、本州島的中南部,有大面積暴雨,瀨戶內海沿岸一帶,即四國島、近畿地方有大範圍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到10月10日,颱風雨帶開始東移,日本本州島中部,即中部地方、關東地方,暴雨、大暴雨各占一半。關東地方的颱風雨最厲害,有大範圍的大暴雨與局地特大暴雨,對以山地地形為主的日本或加劇其洪澇、滑坡、土石流等各種氣象或地質災害。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10月7日報導,颱風“燦鴻”或將於10月8日接近日本沖繩縣的大東島地區,並在10月9日以後從九州島東南部沿著本州島南部向東偏北方向移動,預計西日本和東日本地區將出現大雨。日本氣象廳呼籲當地民眾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