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其中“丹娜絲”是菲律賓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意為經歷。
發展過程
7月14日9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
熱帶低氣壓。當日22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7月15日凌晨,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將其命名為Falcon。當日9時許,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
烈風警報(GW)。隨後台灣“
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當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MEDIUM”。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認定為熱帶低壓。當日21時許,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16日6時30分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HIGH”,並同步發出
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當日15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正式編號06W,隨後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1905,並將其命名為丹娜絲,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17日凌晨,“丹娜絲”西行至菲律賓呂宋島以東近海,並逐漸在呂宋島以西形成了背風低壓。此時隨著
副熱帶高壓逐漸東退,“丹娜絲”開始轉向北上,掠過台灣以東洋面,並與其東側的熱帶擾動90W合併,其西側的背風低壓則獨立發展。當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當日23時許,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19日下午,“丹娜絲”在
舟山以東的東海海面上達到其巔峰強度,由於海溫較低等不利因素影響,“丹娜絲”轉趨減弱。
7月20日11時許,韓國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21時許,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22時許,“丹娜絲”在韓國全羅北道西部沿海登入,登入時中心最大風力有7級。當日23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最後警報(FW)。
7月21日上午,“丹娜絲”從韓國
江原道附近出海,移入
日本海海面。當日21時許,日本氣象廳認定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當日23時,中央氣象台亦認定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並對其停止編號。
預報預警
菲律賓
2019年7月15日23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對
伊莎貝拉省北部、
卡加延省及
巴坦群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7月16日17時,隨著丹娜絲繼續靠近呂宋,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於向卡加延省北部發出二號風暴信號。7月18日,隨著丹娜絲遠離菲律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於相繼取消二號風暴信號及一號風暴信號。
中國
中央部委
中央氣象台:中央氣象台於7月16日6時發布熱帶低壓預報,7月16日18時發布颱風預報,7月17日10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7月20日18時解除颱風藍色預警。
國家防總辦公室:國家防總辦公室於7月16日向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省(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部署颱風“丹娜絲”防範工作。
國家海洋預報台:國家海洋預報台於7月17日16時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於7月17日17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四級應急回響。
福建
福建省氣象台:福建省氣象台於7月16日17時58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7月17日14時51分變更發布颱風黃色預警,7月18日11時55分變更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泉州市氣象台:泉州市氣象台於7月16日20時45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莆田市氣象台:莆田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0時32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福州市氣象台:福州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3時57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廈門市氣象台:廈門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4時40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漳州市氣象台:漳州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7時39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寧德市氣象台:寧德市氣象台於7月18日9時23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台灣
台灣“
中央氣象局”:台灣“中央氣象局”於7月16日23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7月17日11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7月17日20時30分解除陸上颱風警報,7月18日17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廣東
汕頭市氣象台:汕頭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8時發布颱風白色預警。
潮州市氣象台:潮州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8時20分發布颱風白色預警。
揭陽市氣象台:揭陽市氣象台於7月17日18時31分發布颱風白色預警。
颱風影響
中國
台灣
台灣交通部門東部航務中心公告,受“丹娜絲”外圍環流影響,海上風浪不佳,7月17日、18日台東及屏東後壁湖往返蘭嶼航班全面停駛;台東富岡往返綠島部分,在7月17日8時30分疏運旅客回台東後,從10時30分起航班停駛,並視海象及疏運情形調整;7月18日全天停駛。
7月23日下午,台灣“農委會農糧署”統計,“丹娜絲”共造成台灣農作損失742萬元新台幣。
福建
由於台灣海峽掀狂風巨浪,“麗娜輪”原定7月17日開行的第2067次平潭往返台北航班停航。
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通報稱,“海峽號”原定於7月18日第19166次平潭往返台中航班、7月19日第19167次平潭往返台北航班,以及“麗娜輪”原定於7月18日第2068次平潭往返台北航班,全部停航。
7月18日下午,受“丹娜絲”影響,礦砂貨船“長鑫228”輪在廈門鎮海角附近水域貨艙進水,共6名船員隨船遇險。當日14時20分,
東海救助局調派廈門水域待命的大馬力專業救助船“東海救115”輪前往現場救援,至16時18分成功將6名遇險船員全部救下。
浙江
7月19日,受颱風“丹娜絲”影響,舟山全市9000多艘船隻進港避風,舟山所有航線全部停航,台州沿海部分航線也已經停航。
7月19日,在浙江海寧,由於正值錢塘江大潮汛,再加上“丹娜絲”的外圍影響,錢塘潮異常兇猛,風助潮勢,掀起10多米高的巨浪。
7月19日晚,受颱風“丹娜絲”影響,東海海域風浪大作,
馬紹爾群島籍貨櫃船“BAR DU”輪在
長江口以東約25海里處因機械故障失去動力,船上共有20名外籍船員隨船遇險。7月20日5時30分,東海救助局調派專業救助船“東海救101”輪前往現場開展救援,之後又派遣救助船“東海救117”輪前往增援,至16時17分將纜繩帶妥,成功協助難船轉向前往綠華山錨地。
江蘇
7月19日,受颱風“丹娜絲”外圍影響,南京上空“烏雲壓境”。
吉林
7月21日早晨開始,受高空槽雲系和颱風“丹娜絲”外圍水汽共同影響,吉林省大部出現降雨天氣,中東部雨量較大。截至7月22日5時,有5站過程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有115站過程降水量50.0~99.9毫米。
菲律賓
受“丹娜絲”影響,7月17日菲律賓多地停課,海上旅遊暫停。
黎牙實比市防辦公室(OCD)宣布,各級學校7月17日停課。當日,
黎牙實比市一些街道上的洪水已深到腳踝或膝蓋,部分村莊停電。
“丹娜絲”在呂宋島東北部
卡加延省帶來持續降雨,引發洪水,當地政府宣布公立和私立學校高中7月17日停課。
菲律賓中部
班乃島伊洛伊洛市,“丹娜絲”帶來的暴雨淹沒了部分街道,一些城鎮宣布學校停課。
菲律賓中部
米沙鄢群島首府
巴科洛德,7月17日進入“藍色暴雨警報”狀態,市長埃維里奧·萊昂納迪亞在諮詢了城市減災與管理辦公室和教育部後,下令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學前、國小和高中停課。
7月16-17日,菲律賓海上旅遊和交通也受到“丹娜絲”影響,在中部維薩亞斯群島、呂宋島東南部的比科爾半島,數十艘快艇和小型遠洋船被要求停航。
7月18日,菲律賓政府表示颱風“丹娜絲”已致菲律賓4人死亡。
日本
颱風“丹娜絲”連日給日本九州地區帶來強降雨,3人受輕傷,日本政府更一度發布疏散令。
7月21日,受颱風“丹娜絲”影響,日本
福岡縣部分道路遭洪水淹沒,福岡縣
久留米市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投票開始時間推遲兩小時。據日本氣象廳數據,久留米市和附近
佐賀縣的部分城市當天上午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大約1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