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範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基本範疇,實質是對文藝作品的美學要求。“風骨”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是習用語。其先用於品評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骨
  • 定義: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基本範疇,實質是對文藝作品的美學要求
如《宋書·武帝記》稱劉裕“風骨奇特”,《世說新語·賞鑒》注引《晉安帝記》曰“羲之風骨清舉”。大抵“風骨”兼謂“風神”、“骨相”,骨相是指人的外形,風神則指人的精神氣質的外在表現。後來“風骨”又移植於畫論。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評曹不興畫“觀其風骨,名豈虛成”。謝赫“六法”,一曰“氣韻生動”,實即風;二曰“骨法用筆”,實即骨。而最早用於文學領域,並做系統論述的,是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開篇即云:“詩總六義,鳳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將“風”與儒家傳統詩學相聯繫,“風以動之,教以化之”,有了“風”,言志抒情就有感染力,就能起到教化作用。對於劉勰“風骨”一詞的解釋,歷來眾說紛紜,從《風骨》篇本文的闡述來看,大致可以肯定:風是屬於文意方面的,骨是屬於文辭方面的。但“風”不是一般的文意,而是明朗駿爽的文意,“骨”也不是一般的文辭,而是剛健挺拔的文辭。劉勰引用《周易》文明以健一語,以“明”與“健”集中概括了風骨的特徵。“明”和“健”體現了一個共同要求,就是“力”,風骨論突出了作品中“力”的要素。劉勰標舉風骨是為了矯正當時盛行的輕靡柔弱的文風。劉勰之後,風骨成為沿用不衰的文學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