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琴譜收錄-琴之界
琴之界收錄的古琴譜中以“風雷引”為題的古琴曲有三十八部琴譜收錄,最早是1552年李仁撰輯的《
太音傳習》古琴譜,原譜共十段,宮調曲譜。另以’”風雷“為名的古琴曲最早是1525年《西麓堂琴統》中收錄的版本。二者在某些版本之間或許有些關聯。
琴之界古琴譜庫 | 琴譜撰刊年代 | 琴曲簡介 |
---|
| 1802 | 徵音 凡十段 |
琴香堂琴譜 | 1760
| 商音 凡十則 |
杏莊太音補遺 | 1557 | 凡八段 |
| 1590 | 凡九段 |
臥雲樓琴譜 | 1722
| 商音 凡九段 |
| 1589
| 凡八段 |
天聞閣琴譜 | 1876 | 徵音 凡十段 |
風宣玄品 | 1539
| 凡八段 |
枯木禪琴譜 | 1893
| 商音 凡十段 |
五知齋琴譜 | 1721
| 商音 凡十段 |
焦菴琴譜 | 1868 | 徵音 凡十段 |
松弦館琴譜 | 1614
| 商音 凡九段 |
| 1931 | 林锺調宮音 凡七段 |
琴苑心傳全編 | 1667 | 商調 凡九段 |
太音傳習 | 1552 | 凡十段 宮調 |
琴曲解析-琴之界
曲意解題
風雷引古琴曲名,相傳為春秋時期魯國琴人賀雲遇神所授,其曲節奏如風之烈,如雷之迅,後用來反映古人將神秘的風雷看作不可抗拒的神權象徵,因而必需遷善改過,以免遭天譴。
樂曲描寫雷雨大作的情景,從風雨欲來的醞釀之勢,進入
迅雷烈風、陣雨如注的磅礴氣勢。
雷聲隆隆,風聲蕭蕭,尚有欲罷不能之勢,最後以雨過天晴而結束。
本曲節奏奇縱突兀,蒼鬱險峻,氣勢威武雄壯
中國國歷代琴譜中有多部記載《風雷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五知齋琴譜》和《蕉菴琴譜》,近代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就曾為其打譜,可見其琴曲之代表性。
其中在琴譜中的原文解題為:魯人賀雲,遇神人授之。其音溜亮幽奇,宜緊彈,五句入調,句句風雲,聲聲雷雨。大凡皷曲,頭慢中緊,尾稍緩至曲終。此曲音韻一氣重彈,貫串到底,與他曲音調迥異。細辨勾剔,律注分明,同好者審之。
琴曲後記記載
《臥雲樓琴譜》記載:
風雷引以蜀派最佳。壬子春閒遊宜留山中,在翠峰寺聞一僧彈此曲,與各譜不同,古節雄渾,滿指風雷,真奇響也。畄連二日,得授斯曲。後於山東青州益都購得臥雲樓,對譜鼓之與所彈音莭指法均合,是以記之。乙卯九月書於蘿月草堂 詩夢居士
是曲魯人賀雲遇神所授。其音溜亮,句句風雲雷雨,彈宜輕重間,投按宜堅霊並濟,庶得渾厚而見纎麗清健,中含圓潤,抑揚起伏,纍若懸珠,其神采精微異於常曲也。采自逺堂原譜與大還閣及聼桐先生傳譜合參,曲意詳內篇。按曲本不轉弦,林鐘均宮韻舊譜皆訛作正調,雜用一弦十徽,二弦十二徽,三弦散音及七徽,四弦十二徽,五弦八半等位,悉系黃鐘均之正位,不當用於林鐘均,內且四弦十二徽,乃五弦主調之宮位,即正調亦須避用,況林鐘乎音調既經淆亂句韻,因此牽強,凡大題全神之曲而失於音調不純者,殊為可惜。茲譜依律較正,則不但句順音和,更覺精神煥發,英氣勃然,抑或非此二均之錯雜而另藏別調,更有深微者尚冀,博雅君子再正。
1634年的《
古音正宗》中將琴曲分為十段其每段段標題為:一 起蘋生浪二 出地發天三 偃草鳴條四 發萌驚蜇五 倒海掀江六 破山送雨七 播揚乾坤八 宣揚號令九 八節吹噓十 萬物作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