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確2022年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升衛星遙感在氣象核心業務中的套用能力。
《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確2022年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升衛星遙感在氣象核心業務中的套用能力。
《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確2022年風雲氣象衛星套用能力提升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升衛星遙感在氣象核心業務中的套用能力。...
《方案》要求建立國省協同的植被生態衛星遙感監測業務,提升植被生態衛星遙感監測能力;提升基於風雲氣象衛星、高分衛星等多源衛星資料在大範圍乾旱、暴雨洪澇、水體水質、重大滑坡土石流災害等領域的監測服務能力;建立格線化霧霾、沙塵監測融合...
“氣象衛星的工作,我們是白手起家,沒有人去告訴你如何去做,要靠實踐凝練,要花代價去換取經驗和知識。”風雲一號A星地面套用系統總指揮、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原主任鈕寅生說。1988年,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極軌氣象衛星。1999年5月10日和...
技術指標、總體技術方案;風雲三號衛星地面套用系統10個技術分系統的主要任務和功能、技術指標、技術方案等;新型遙感儀器航空校飛試驗、星地對接試驗、在軌測試試驗和外場輻射定標試驗等;風雲三號衛星地面套用系統工程研製工作及技術流程。
圍繞建成協同高效立體化氣象監測體系、提升北京災害性天氣數值預報支撐能力、建成災害性天氣精準預報預警業務技術體系的工作目標,《工作方案》提出五方面重點任務:一是錨定提高災害性天氣精密監測能力,提升雷達觀測能力,強化衛星遙感套用,...
風雲3號01星的發射準備工作進行順利,進場測試情況良好。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的地面套用系統工程建設,包括資料接收、處理、產品生成和分發等,風雲3號於2008年下半年發射成功。風雲三號是新一代極軌衛星,其主要特點應該從三方面...
2024年1月31日,風雲四號03批氣象衛星研製啟動會在上海召開,標誌著風雲四號03批氣象衛星研製工作正式啟動。技術特點 風雲四號衛星首次使用了全新研製的SAST5000平台,該平台採用六面柱體構型、單太陽翼、三軸穩定控制方案,具有承載能力大...
風雲二號D星成功投入業務運行,能夠在加速中國氣象現代化的進程,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中國在氣象領域的國際地位等方面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歷程 升級換代 2008年11月18日,風雲三號A星及地面套用系統投入業務試...
(一)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監測能力建設。最佳化探測裝備布局,加快推進局地天氣雷達監測組網建設,補充布設雨滴譜儀、雲雷達、高性能增雨雲物理機載探測設備等系列雲降水探測設備,與現有風雲氣象衛星、新一代天氣雷達、地面氣象觀測等氣象探測...
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地面套用系統工程初步設計方案中設計了四類主要數據服務手段,即風雲四號衛星直接數據廣播、CMACAST數據廣播、氣象業務區域網路分發、網站數據服務。靜止氣象衛星實時資料在天氣監測和預警業務套用中高時效性極端重要,為保障...
風雲一號C衛星在性能上作的較大改進,被列入世界氣象業務套用衛星的序列,風雲一號D衛星從2000年開始正樣設計,於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B火箭發射升空。發射歷程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於1977年形成總體初步方案,並全面...
風雲五號衛星將突破大承載、高穩定、長壽命、網路化平台技術,高精度、高解析度、長期穩定的新型有效載荷技術以及高時效、大數據、智慧型化的地面套用技術,結合高軌氣象衛星系統,將形成完整的氣象衛星體系,通過體系內衛星互聯、互通、互動,...
1977年,國防科工委在上海召開氣象衛星大總體方案論證會,會議正式上報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一號”,從此開啟了中國風雲氣象衛星研製。1977年11月,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真正進入工程研製軌道。1985年,得益...
風雲一號衛星的成功運行表明中國解決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入軌和長期測控和管理、地面資料接收處理套用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研製歷程 歷史背景 1965年,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實用性軍用氣象衛星“布洛克”一號,向全球播送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