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痰凝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多因風溫、風火客於肺胃,內有肝鬱胃熱,積熱上壅,挾痰蘊結所表現出來的局部結塊,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一類病證。本病證見於癭癰,相當於西醫病名急性或亞急性甲狀腺炎。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常用方劑,常用中藥,預防調護,轉歸,
病因
外感風溫、風火之邪,內有肝鬱胃熱。
病機
風熱客於肺胃,灼津為痰,積熱挾痰上壅,蘊結於結喉,故頸部結塊;風熱痰凝,蘊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結塊疼痛;毒熱熾盛,故見寒戰高熱、咽乾、脈滑數等熱象;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上壅之象。
辨證要點
局部結塊,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
臨床表現
頸前結塊紅腫灼熱(初起皮色不變),疼痛明顯;伴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咽乾;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
治法
疏風清熱,化痰消癰。
常用方劑
牛蒡解肌湯加減。
常用中藥
牛蒡子、薄荷、荊芥、連翹、山梔子、丹皮、石斛、元參、夏枯草。
預防調護
1. 加強體育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2. 保持心情舒暢,少食辛辣之品。
3. 病重者宜臥床休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轉歸
若本病早期診斷,治療方法得當,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