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毒蘊證,中醫病證名。是指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郁阻肌膚所表現出來的一類病證。根據病變部位相同,其證候類型及臨床表現比較簡單。本證見於丹毒、扁瘊,相當於西醫病名急性網狀淋巴管炎和疣。
病因,病機,治法,常用腧穴,常見病證,風熱毒蘊證 丹毒,風熱毒蘊證 扁瘊,預防調護,
病因
外感風熱毒邪,素體血分有熱。
病機
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郁阻肌膚,故見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甚則發生水皰;經絡阻塞,氣血不暢,故皮膚腫脹疼痛,甚則眼胞腫脹難睜,或伴頭痛;風熱毒邪與正氣相爭,故見惡寒發熱;舌紅、苔薄黃、脈滑數為邪熱尚在表之象。
治法
疏風清熱解毒。
常用腧穴
翳風、頭維、四白、合谷等。
常見病證
風熱毒蘊證 丹毒
臨床表現:發於頭面部,皮膚焮紅灼熱,腫脹疼痛,甚則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伴惡寒,發熱,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常用方劑:普濟消毒飲。
常用中藥:牛蒡子、黃芩、黃連、甘草、桔梗、板藍根、馬勃、連翹、玄參、升麻、柴胡、陳皮、僵蠶、薄荷。
風熱毒蘊證 扁瘊
臨床表現:突然發病,顏面部起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如芝麻至黃豆大,淡紅色或正常皮色,自覺瘙癢,搔抓可有新皮損出現;舌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散結。
常用方劑:桑菊消疣湯加減。
常用中藥:桑葉、野菊花、蒲公英、大青葉、赤芍、紅花、馬齒莧、土茯苓、生龍牡、磁石。
預防調護
1.患者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床邊隔離。
2.有皮膚黏膜破損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毒邪。
3.扁瘊應避免搔抓,以防出現新的皮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