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

風煙

風煙,漢語辭彙。

拼音:fēng yān

釋義:1、風與煙(或霧氣):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2、指朦朧的景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3、猶風塵,塵世。

4、比喻戰亂:不管風煙家萬里,五更懷裡囀歌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煙
  • 拼音:fēng yān
  • 釋義:風與煙
  • 出處:《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
拼音,引證解釋,

拼音

fēng yān

引證解釋

  1. 風與煙;風與塵。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風煙四時犯,霜雨朝夜沐。”
    南朝 梁 吳均與朱元思書》:“風煙俱浄,天山共色。”
    唐 寒山 《詩》之二九七:“昨來攀葛上,半路困風煙。徑窄衣難進,苔黏履不全。”
  2. 景象風光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風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別》詩:“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宋 劉過 《行香子·山水畫面》詞:“無限風煙,景趣天然,最宜他、隱者盤旋。”
    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儘是愁。”
  3. 風塵塵世
    駱賓王秋日送尹大赴京》詩序:“雖道術相望,協神交於靈府,而風煙懸隔,貴申心於翰林。”
    宋 蘇舜欽 《揚州城南延賓亭》詩:“風煙遠近思高遁,豺虎縱橫難息機。”
    明 王世貞 《自燕中來者雲斥逐輕薄朝士殆盡賦此解嘲》詩:“爭道誤一叱,中讒墮風煙。”
  4. 戰亂戰火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四郊增氣象,萬里絕風煙。”
    明 許承欽 《白溝河》詩:“ 遼 宋 曾戎馬,風煙十六州。”
    毛澤東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詞:“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