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漢語詞語)

風土(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風土,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土地、山川、氣候、物產等)和風俗、習慣的總稱。語出《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於籍東南,鐘而藏之,而時布之於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土
  • 外文名: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 拼音:fēng tǔ
  • 注音:ㄈㄥ ㄊㄨˇ
拼音注音,引證解釋,

拼音注音

【拼音】fēng tǔ
【注音】ㄈㄥ ㄊㄨˇ

引證解釋

1. 本指一方的氣候和土地。
《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於籍東南,鐘而藏之,而時布之於農。” 韋昭 註:“風土,以音律省風土,風氣和則土氣養也。”
宋 梅堯臣 《九月見梅花》詩:“ 江 南風土暖,九月見梅花。”
王禎《農書》卷八:“蓋風土所宜,其實大而味甘,非他種可比。”
2. 泛指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
《後漢書·張堪傳》:“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
劉長卿《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詩:“南方風土勞君問, 賈誼 長沙 豈不知。”
金 元好問 《商正叔<隴山行役圖>》詩之一:“ 隴坂 經行十過春,也隨風土變真淳。”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余宦遊所至,其風土大畧相同。”
冰心《寄小讀者》十八:“從此漸漸的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到海的盡頭,再見陸地時,人情風土都不同了,為之悵然。”
3. 被風吹起的塵土。
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造神麴並酒等》:“﹝全餅麴﹞可三日曬,然後細銼,布帊,盛高屋廚上,曬經一日,莫使風土穢污。”
唐 李商隱 有《東下三旬苦於風土馬上戲作》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