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3個部分,由《風吹過村莊》《樹梢上奔跑的男孩》《我記得那些帶風的遊戲》《羊不是村莊的過客》《我擋住了蟲子和螞蟻的路》等文章組成。作者用一幅幅風景畫、一幀幀風俗圖譜寫了黃土高原上的田園牧歌,試圖帶領讀者一同捕捉、體會村莊的溫暖記憶,回味獨特的具有地域風情的生活風物,以激發讀者心靈上的共鳴,復原現代人鄉愁記憶的精神慰藉。
作品目錄
第一輯 風吹過村莊 | 第二輯 黃土的形狀 | 第三輯 羊不是村莊的過客 |
---|
風吹過村莊 大地一直很美 樹梢上奔跑的男孩 一個草人接一個草人 看場 長在樹上的香菜 風聲里 不會露在外面的洋芋 一年最勞累的是大地 尋找果實 夜色包裹的村莊 奔向大地的一場場白雨 長在夏天的事物 回不去的澇池 | 黃土的形狀 黃土窯 溝不在深 感恩大地 只剩下樹坑 遠逝的農具 我記得那些帶風的遊戲 炊煙的味道 土堆上的蘿蔔 搖搖晃晃的堂哥 誰不是在夢裡長大的呢 一輩子沒有走出過村莊的人 山頂有棵樹 每株玉米都是一棵樹 一些雲從樹梢上掉下來 | 羊不是村莊的過客 豬這一輩子 來一個人與走一個人 貓未曾忘記回家 狼跡 村莊的時間 我擋住了蟲子和螞蟻的路 樹上的村莊 鄉間熬茶 虎子想悄悄地離去 城鄉穿梭記 嘗菜記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時光落在梧桐樹下 鼠宅 不一樣的村莊 後記 |
作品鑑賞
《風吹過村莊》中的意象豐富,情感真摯。作者對故土的再現並不面面俱到,也不像同類型散文那般將故土進行工筆描繪,而是通過諸多意象的刻畫使村莊逐漸豐滿起來。在該書中,作者選擇一些具有隴東特點的物象進行發散,如土窯、白雨、澇池、樹坑,寫出了大西北的荒涼、惡劣和窮苦;同時,也藉助羊、豬、貓、狼、鳥兒、老鼠等與人類休戚與共的畜類,折射出村莊生活的險惡與困窘。這些意象都是村莊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林林總總,點點滴滴,在作者細膩而平實的文字中,還原出一個充滿情思的立體的鄉土。例如,《貓未曾忘記回家》一文,寫家裡一隻經常拴著繩子的貓總想逃出去,但一時掙脫不得,只好戴著鐐銬跳舞般逮麻雀耍。其實,村莊人從不虧待貓,而貓出於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則總是帶著繩子跑掉。在一家人快要真正忘掉它的時候,這隻貓又回來了。作者最後感慨,貓就像整個村莊的孩子,一直想離開家,到外面去走一走,但也一直沒有忘記回家的路。明面上寫貓,其實寫的是成長於村莊的人,像作者一樣離開家鄉的人。對貓的心理刻畫,在一定意義上表明了作者故土難離、鄉情難捨的內心情感。
《風吹過村莊》構思精巧,語言富有張力。以《鼠宅》為例,作者從發現村莊裡的老鼠洞切入,引出村莊宜居的窯洞以及窯洞裡曾經煙火裊裊的人間生活;從老鼠洞裡發現的幾顆糧食,聯想到村子裡養貓的風氣,並對人與老鼠之間的生存關係進行了哲理性解讀;老鼠對糧食的態度似乎也是理性的,會把大部分留給村民,因為村莊裡的生境艱苦,只有溝里的水才能長出各種野菜、果子,才能在貧窮年代救贖村莊;在黃土高原,風是長了腳的,也許老鼠也是風牽來的,因此老鼠無所不至,就像作者對村莊的每個角落都熟悉的童年。最後作者回到窯洞,跟隨老鼠留下來的蹤跡,思考鄉村生活的邏輯。全文始終以老鼠為線索,取材廣泛自由,時空任意切換,收放自如,把村莊所處的特殊條件、人們的生存狀態、作者的童年生活等細節一一展現出來,表達了對日益蕭條的鄉土的無限思慮。
作品影響
入選書單
2021年7月19日,該書入選中青閱讀2021年6月推薦書單。
作品評價
慶陽市作協主席
付興奎:“《風吹過村莊》用童話一樣的語言,用大地、風、玉米、麥子、草人、澇池、炊煙和鳥巢構築起村莊。祿永峰筆下所描寫的村莊既是普遍的,又是具象的。風是作者曾經的生活和成長的經歷,村莊則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又帶有祿永峰特徵,並被他賦予了全部感情的黃土意義上的一個村莊。《風吹過村莊》打通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界限,打通了現實世界和想像世界的界限,打通了情感語言、抽象語言、機械語言、聲像語言和畫面語言的界限,為我們融通了一個厚重、晶瑩、詩意、溫情的村莊。”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祿永峰,男,甘肅正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有作品發表於《人民文學》《湖南文學》《湘江文藝》《天津文學》《散文選刊》《安徽文學》《四川文學》《飛天》《雨花》《山西文學》《黃河文學》等文學期刊。出版散文集《風吹過村莊》,隨筆集《暖評中國,給快時代理性的力量》。有作品被《散文選刊》《作家文摘》《海外文摘》《意林》《思維與智慧》等轉載,入選《中國自然資源散文雙年選》《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作品選》。有三件作品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人民文學》雜誌徵文獎和《飛天》雜誌徵文獎。策劃音視頻副刊欄目“一點慶陽”獲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甘肅省新聞獎“名專欄”。現就職於隴東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