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骶療法

顱骶療法

顱骶療法(Craniosacral Therapy,CST) 是一種輕柔的非入侵式的手法觸診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骶療法
  • 外文名:Craniosacral Therapy
  • 類別:輕柔的非入侵式的手法觸診療法
  • 起源:美國
簡介,起源,主要方法,調節呼吸與冥想,局部調理手法,專家質疑,偽醫學,研究,

簡介

顱骶療法(Craniosacral Therapy,CST) 是一種輕柔的非入侵式的手法觸診療法,通過觸摸人體中軸顱骶系統的不同部位,改變腦脊液的流動節律和流量,直接調節腦和脊髓的功能狀態,使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系統恢復正常聯繫和自然運動,可用以評估(診斷)和修正(治療)人體中軸顱骶系統的失衡和約束,治療機體的多種疾病和創傷,以及解除情感或心理的困擾。

起源

顱骶療法起源於美國,Andrew Taylor Still, M.D. (1828-1917) ,創立了整骨療法 (Osteopathy)
威廉·G·薩瑟蘭(1873-1954) ,顱骶療法 (Craniosacral Therapy) 創始人
目前(截止2012年)在歐美國家十分流行並形成行業協會如:
(1)英國顱骶療法協會
(2)北美顱骶療法協會(Craniosacral Thera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 CSTA/NA)、
(3)澳大利亞顱骶療法協會
(4)南非顱骶療法協會(Craniosacral Therapy Association of South Africa, CST-SA)、
(5)印度顱骶療法協會等。

主要方法

調節呼吸與冥想

1. 傾聽顱骶節律
術者用手柔和地觸摸不同部位傾聽顱骶節律,引導受術者感受頭、胸、腹、盆部和四肢的起伏運動,讓一種輕微變化的意念感在身體中產生。當受術者感到一種“充滿”與“排空”的運動時,術者引導受術者在這種局部的搖動中“衝浪”,隨著這種運動微微擺動身體,讓身體遵循這種感覺或想像的波動達到放鬆。當局部的波動停止時,受術者會自發地出現不受任何干擾的靜止點,此時腦脊液的波動停止。體內的波動會變得平靜、勻稱和充滿生機,精神得到釋放,心靈會得到升華。
(1)觸摸頭部節律
(2)觸摸胸部節律
(3)觸摸骶部節律
2. 顱骨骨縫放鬆法
手部輕貼受術者的頭部有意識的施加輕微的( 5 克以下的)作用力,用指端輕輕地牽拉骨縫以對抗結締組織的抵抗力。在某些點可以感覺到顱骨向不同的方向輕微移動,保持牽拉的推力與你施加的有意識的作用力相反。就可將顱骨骨縫放鬆,猶如“四兩撥千斤”之勢。如:
(1)額骨縫放鬆法(冠狀縫);
(2)頂骨縫放鬆法(矢狀縫);
(3)顳骨縫放鬆法(H 形縫);
(4)蝶骨縫放鬆法(H 形縫);
(5)枕骨縫放鬆法(人字縫);
(6)上頜骨放鬆法
(7)下頜骨放鬆法(顳下頜關節) 。
3. 硬腦脊膜管放鬆法
硬腦脊膜管放鬆法有:
(1)天平擺動
(2)彈簧拉伸式
(3)海浪波動式。
4. 橫膈膜和骶骨放鬆法
(1)舌骨橫膈膜
(2)胸廓上口放鬆法
(3)呼吸橫膈膜放鬆法
(4)盆部橫膈膜和骶骨放鬆法
5. 激發能量靜止點
可以輕微的抵抗頭顱“充滿”或“排空”中的一相,誘發一個靜止點。當伸展(排空)時,感覺枕部變窄。繼續這個動作再次仔細傾聽,節律會變得更加勻稱、平滑、持續而平衡。目的是激活受術者自身天然的反應能力。能量的方向可作用於相應的受限部位,也可用於筋膜、顱骶節律和骨縫活動的受限。

局部調理手法

1. 頭顱調理
通過“傾聽頭部節律、放鬆顱骨骨縫、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頭顱的緊張,調節大腦的功能。
2. 頸肩調理
通過“傾聽胸部節律、放鬆頸胸部橫隔膜、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頸胸部的緊張,調節頸胸部的功能。
3.脊柱調理
通過“傾聽顱骶節律、放鬆胸腹部橫隔膜、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胸腹部的緊張,調節脊柱的功能。
4.腹部調理
通過“傾聽腹部節律、放鬆胸腹部橫隔膜、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胸腹部的緊張,調節胸腹部的功能。
5.盆部調理
通過“傾聽腹盆部節律、放鬆腹盆部橫隔膜、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腹盆部的緊張,調節腹盆部的功能。
6.四肢調理
通過“傾聽顱骶節律、放鬆四肢關節、尋找靜止點、激發能量”等步驟,舒解四肢的緊張,調節四肢的功能。

專家質疑

偽醫學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顱腦外科)主任王向宇教授表示,顱骶療法是一種偽醫學。
王向宇教授指出,人在出生後幾塊顱骨沒有連上,留下的空間稱為囟門,如前囟後囟,從而適應因不斷發育而膨脹的大腦,表現為顱骨之間可以有輕微的相對移動。但到了一歲半以後,顱骨之間逐漸長成緊密連線的骨縫,成人的顱骨更是堅固到可以用“頭槌”頂足球的程度,因此單純通過手法觸摸施加硬幣重量大小的力是無法“放鬆顱骨骨縫”的。
王向宇教授介紹說,腦脊液是由腦室中的脈絡叢毛細血管分泌的清亮液體,最後在蛛網膜下腔被回吸收到靜脈,對腦和脊髓神經組織起到保護和提供營養的作用。腦脊液的壓力是比較穩定的,受呼吸、靜脈血回流壓力、胸腔和腹部壓力影響也會有所波動,這種波動的生理、病理意義尚不明確。大腦、脊髓被周圍的結締組織包裹得很緊,外面還有骨性顱腔和椎管腔包裹,因此腦脊液的波動不可能用手摸到,更不能用手改變腦脊液的流動方向和壓力。

研究

全美反衛生欺詐委員會副會長、醫學博士史蒂芬·巴雷特稱,顱骶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假的,在治療上沒有任何價值。他列舉了顱骶療法的多項科學研究:
1999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健康技術評估辦公室綜合分析各種研究後,認為顱骶療法是無效的,其報告結論是:“推薦顱骶療法是沒有足夠證據的。”
2002年,美國新英格蘭大學骨科醫學院兩名教授研究顱骶療法後得出結論:顱骶療法聲稱的機理是不成立的,其診斷的可靠度約等於零。
2011年,一項研究比較了142名5~12歲的腦癱兒童,半數接受了6個療程的顱骶療法,半數沒有接受,6個月後研究人員未發現兩組患者在整體運動功能與生活質量上有明顯差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