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阿桃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太倉市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98年
- 職業:農民
- 稱號:文革時期的“學毛著標兵”
人物經歷,社會活動,外界評價,
人物經歷
1965年林彪夫人葉群到太倉縣沙溪鎮洪涇村參加“四清”工作隊蹲點,發現她語言俚俗、生動、合韻,諸如“舊社會把我們當棵草,新社會把我們當成寶”,“我是藥材店的揩檯布,甜酸苦辣都嘗過”,“現在我們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常有即興發揮,天然妙得,很有煽動性和說服力。她記憶力強,能背誦許多毛主席語錄和老三篇。被樹立成為講用心得體會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的一個新型農民”。到處有人她請到各地傳授學習經驗。因為不識字,請人畫示意圖利用“看圖說話”提示宣講。
1966年被邀赴京參加國慶觀禮。在天安門城樓上,她曾雙手送給毛主席一份她的看圖講用稿。1969年,當上了中共“九大”代表、不脫產的江蘇省革委會常委、地區縣的領導成員。每次運動都有記者採訪她,報上都有她配合政治時事、緊跟中央的表態性發言,作為社會動員的符號、典型樣板。她的例子,被引用來證明“毛澤東思想已經在我國七億人民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毛澤東思想培育著革命化的新人”。1976年免職回鄉,重新務農。
社會活動
今天的人不知道顧阿桃,就像四十年後,人們將不再記得眼下最當紅的歌星影星。四十年前,一字不識的顧阿桃,牛氣沖天地登上天安門城樓,和毛主席他老人家一起,向歡呼著的人民大眾揮手。
毛主席揮著他的軍帽,說:“人民萬歲!”
徐娘半老的顧阿桃會說什麼呢,大約只惦記著一遍遍地喊“毛主席萬歲”。這個一字不識的農村婦女,這個特殊時代的特殊人物,在“文化大革命”的血雨腥風裡,因為“活學活用”四個字,不但當上了九大代表,而且還進入大會的主席團。人生如夢,不用再說這個那個了,就憑她能如此轟轟烈烈一場,已是何等榮耀和耐人尋味。
顧阿桃最風光的日子,我剛好十歲,在江陰農村上國小。那時候江陰不像現在這么富裕,連電燈都沒有。學習顧阿桃的熱潮突然開始了,老師帶著我們去一戶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家參觀,這是全大隊最窮的一家人,雖然當時大多數農民都把豬養在家裡,都有豬糞臭,可是像這位老農家這樣又黑又髒又臭,真是不多見。
老師是位復員軍人,他把我們領了進去,自己捂鼻子走了,留給他的學生一個艱巨任務,數數有多少幅毛主席像。在這位老農的家裡,到處都是毛主席像,用繩子像晾衣服似的掛著,我們數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沒有數清楚,所有的同學都忽視了在林副主席的胸口,還掛著一枚小小的毛主席像章。
四十年後,在顧阿桃舊居,聽說這裡當年也是到處掛著毛主席寶像。多少年來,一直以為是我所知道的那位老農獨創,現在終於明白,原來還是顧阿桃的原創傳到了離此地不遠的江陰,傳到了我所在的那個生產大隊。
外界評價
一位目不識丁的農婦被利用、樹為“學毛著標兵”的“顧阿桃現象”遭到人們的批評。有副對聯諷刺說“顧阿桃指點陳寅恪做學問,甫志高教導許雲峰講氣節”,雖然缺乏同情的理解、寬容,卻表達了一種引起普遍共鳴的譴責。
從輝煌重歸平淡的她,晚年種責任田和自留地掙錢;靠賣冰棍補貼生活。村里還發放每人100多元的養老金。仍被鄉親尊敬地稱為“顧媽媽”。
其1960年代學習毛選的事跡,2000年代被收錄進編纂中的地方志太倉名人錄。該新聞被記者解讀為說明人們開始“公正、客觀地審視歷史,也說明政治包容度越來越大”。
顧阿桃性格開朗能說會道,這一點,不由讓人想起了《沙家浜》里的阿慶嫂。輝煌十分短暫,她是葉群培養的典型,林副主席折戟沉沙,好日子便到了頭。雖然貴為省革委會常委,相當於今天的省委常委,顧阿桃的遭人白眼,很快就是家常便飯。還是同為大老粗的許世友將軍給她面子,說“我們那么多人都給林彪蒙了,她一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上當受騙又有什麼奇怪。”
如果顧阿桃活著,今年正好九十歲。她的老公還健在,一個不能再老的瘦老頭子,眼淚汪汪有些辛酸地看著我們,知道來參觀的這些人,好奇的目光都是衝著他死去的老妻。往事不再,據說他當年很不贊成妻子的行為,一個女人不安分守己,拋頭露面出風頭,何苦呢。
顧阿桃一生清貧,她的舊居像個標本,破敗,哀怨,充滿歷史滄桑。在它周圍,一座座漂亮小樓房拔地而起。此地農民正令人難以置信地致富,他們對顧阿桃的美好記憶正在模糊,也許,很快就會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