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內容很豐富,我沒能一一介紹其內容。這裡僅舉本書第五章第二節《顧祠與孔廟》為例。在這一節中,作者展示了時代的發展如何逐漸改變了人們對先儒與孔廟祀典的認知,顧、黃、王三人的形象愈來愈脫離了他們原來的軌道,被塑造成新興政治觀念的代表人物。反過來,對他們的崇祀也發揮了現實政治功能,清廷試著借表彰他們來宣示立憲的誠意。此外,他運用了一份從未有人使用的史料,搭配晚清各家文集,把三儒從祀過程中的時代趨勢、個人心態,與崇祀活動三者的複雜互動,處理得栩栩如生,對於前人誤說也有恰當的反駁。而顧炎武入祀孔廟時,也正是顧祠祭祀沒落的時候,對於這個奇特的現象,他也有很好的解釋。
基本介紹
- 書名:顧祠:顧炎武與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 作者:段志強
- ISBN:9787309116571
- 類別:歷史研究
- 頁數:320頁
- 定價:38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書籍信息,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 | 段志強 著 | ||
定價: | 38 元 | 頁數: | 320頁 |
ISBN: | 978-7-309-11657-1/K.543 | 字數: | 265千字 |
開本: | 32 開 | 裝幀: | 平裝 |
出版日期: | 2015年8月 |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世運之關鍵”
二、研究史
三、清代前期文化政策及其影響
四、顧炎武的身後
第一章 紙上祠堂
第一節 張穆之前的顧炎武年譜
第二節 車持謙與顧炎武入祀鄉賢
一、車持謙與顧炎武
二、顧炎武入祀鄉賢
第三節 從紙上祠堂到地上祠堂
一、張穆本顧炎武年譜的編纂
二、歷史記憶的復活
三、“時忌”的模糊
四、顧譜與顧祠
小結
第二章 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道鹹政局中的顧祠會祭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文人雅集和士林領袖
一、清代中期的文人雅集活動
二、1830年代北京城的士林領袖
第二節 鴉片戰爭與顧祠的創建
一、“台灣之獄”
二、顧祠的發起
三、顧祠創始人傳(一):張穆
四、顧祠創始人傳(二):何紹基
第三節 顧祠同人的政治抱負及其挫折
一、“諫垣三直”:顧祠會祭中的言官
二、“下僚經世”:湯鵬的例子
三、士論同聲惜此行:陳慶鏞出都事件
第四節 太平天國戰亂中的顧祠會祭
一、鹹豐初年顧祠的慘澹與復興
二、參與平亂的顧祠同人
三、道鹹時代士大夫的生命歷程:徐鼒
小結
第三章 超越漢宋:顧祠中的學術糾葛
第一節 亦漢亦宋顧炎武
一、“經濟”的勝出
二、“反宋”還是“宗朱”
第二節 學術偶像與考據學的蛻變及延續
一、《水經注》案與學術偶像的消長
二、顧、閻並祀與考據學風氣的延續
第三節 顧祠會祭中的宋學與宋學家
一、《宋元學案》的刊刻
二、早期顧祠會祭中的宋學家
第四節 漢宋調和的背後
一、漢宋之爭與士大夫的政治角色:朴珪壽的看法
二、 “學行合一”取代“漢宋融合”
小結第四章 京師顧祠與西北邊疆
第一節 作為邊疆史地學術中心的京師
一、京師對經世學者的意義
二、從江南到京師:沈垚學術生命的場域轉移
第二節 顧祠群體與西北史地研究的私學化
一、作為私家學者的顧炎武
二、“成一家之私書”:祁韻士的學者生涯
三、壽陽祁氏家族與顧祠會祭
第三節 考據學對西北史地研究的“接管”
一、初期顧祠會祭的考據學色彩
二、“原本經術、長於地理”:徐松
三、“一家言”的經世意:張穆
四、顧祠學人群體的共同後學:何秋濤
第四節 西北知識的流傳及其意義
一、顧祠同人的刻書事業
二、西北史地成為話題
三、顧祠與《肇域志》的流傳
四、顧祠交友圈中的魏源
小結
第五章 紀念的流變:顧祠的重生與結束
第一節 重心轉移:同光時代的顧祠及其周邊
一、“相從飲酒,修飾故事”
二、馮桂芬與思想地理重心的轉移
三、“京朝官”的蛻變:對比同治十年龍樹寺雅集
第二節 顧祠與孔廟
一、顧炎武從祀孔廟
二、顧祠與顧炎武從祀的思想淵源
三、胡玉縉與亭林公祭
第三節 從顧炎武到戴震:通儒理想的變遷
一、顧炎武移祀蘇太誼園
二、顧祠的終結
三、戴學的勃興
小結
結論
一
二
三
四
附錄一 顧祠年表
附錄二 顧祠建築
附錄三 顧祠文獻
附錄四 顧祠禮制
附錄五 北京之外的顧祠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一、“世運之關鍵”
二、研究史
三、清代前期文化政策及其影響
四、顧炎武的身後
第一章 紙上祠堂
第一節 張穆之前的顧炎武年譜
第二節 車持謙與顧炎武入祀鄉賢
一、車持謙與顧炎武
二、顧炎武入祀鄉賢
第三節 從紙上祠堂到地上祠堂
一、張穆本顧炎武年譜的編纂
二、歷史記憶的復活
三、“時忌”的模糊
四、顧譜與顧祠
小結
第二章 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道鹹政局中的顧祠會祭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文人雅集和士林領袖
一、清代中期的文人雅集活動
二、1830年代北京城的士林領袖
第二節 鴉片戰爭與顧祠的創建
一、“台灣之獄”
二、顧祠的發起
三、顧祠創始人傳(一):張穆
四、顧祠創始人傳(二):何紹基
第三節 顧祠同人的政治抱負及其挫折
一、“諫垣三直”:顧祠會祭中的言官
二、“下僚經世”:湯鵬的例子
三、士論同聲惜此行:陳慶鏞出都事件
第四節 太平天國戰亂中的顧祠會祭
一、鹹豐初年顧祠的慘澹與復興
二、參與平亂的顧祠同人
三、道鹹時代士大夫的生命歷程:徐鼒
小結
第三章 超越漢宋:顧祠中的學術糾葛
第一節 亦漢亦宋顧炎武
一、“經濟”的勝出
二、“反宋”還是“宗朱”
第二節 學術偶像與考據學的蛻變及延續
一、《水經注》案與學術偶像的消長
二、顧、閻並祀與考據學風氣的延續
第三節 顧祠會祭中的宋學與宋學家
一、《宋元學案》的刊刻
二、早期顧祠會祭中的宋學家
第四節 漢宋調和的背後
一、漢宋之爭與士大夫的政治角色:朴珪壽的看法
二、 “學行合一”取代“漢宋融合”
小結第四章 京師顧祠與西北邊疆
第一節 作為邊疆史地學術中心的京師
一、京師對經世學者的意義
二、從江南到京師:沈垚學術生命的場域轉移
第二節 顧祠群體與西北史地研究的私學化
一、作為私家學者的顧炎武
二、“成一家之私書”:祁韻士的學者生涯
三、壽陽祁氏家族與顧祠會祭
第三節 考據學對西北史地研究的“接管”
一、初期顧祠會祭的考據學色彩
二、“原本經術、長於地理”:徐松
三、“一家言”的經世意:張穆
四、顧祠學人群體的共同後學:何秋濤
第四節 西北知識的流傳及其意義
一、顧祠同人的刻書事業
二、西北史地成為話題
三、顧祠與《肇域志》的流傳
四、顧祠交友圈中的魏源
小結
第五章 紀念的流變:顧祠的重生與結束
第一節 重心轉移:同光時代的顧祠及其周邊
一、“相從飲酒,修飾故事”
二、馮桂芬與思想地理重心的轉移
三、“京朝官”的蛻變:對比同治十年龍樹寺雅集
第二節 顧祠與孔廟
一、顧炎武從祀孔廟
二、顧祠與顧炎武從祀的思想淵源
三、胡玉縉與亭林公祭
第三節 從顧炎武到戴震:通儒理想的變遷
一、顧炎武移祀蘇太誼園
二、顧祠的終結
三、戴學的勃興
小結
結論
一
二
三
四
附錄一 顧祠年表
附錄二 顧祠建築
附錄三 顧祠文獻
附錄四 顧祠禮制
附錄五 北京之外的顧祠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