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職務 顧曰國教授師從國際著名語言學家Leech,1988年畢業於英國蘭開斯特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著名語言學家許國璋教授指導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目前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工程”千名學術帶頭人。
顧教授是CSSCI刊物《當代語言學》雜誌主編、國際語用學協會常務理事,國際著名SSCI刊物《篇章學》、《語用學》(國際語用學協會會刊)諮詢編審、英國諾丁漢大學特聘教授 (2004-2007)、英國學術院王寬城基金會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外學術委員和學術顧問、首都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重慶大學、山西大學等校特聘教授、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
獲得榮譽 他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四屆青年教師科研類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國家級“優秀回國人員”稱號,教育部中央電大系統優秀教材一等獎等。 顧教授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教育部重大課題、英國學術院資助課題、中英兩國政府核心課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等。
人物履歷 1987年獲該系語用學與修辭學博士學位,師從英國學術院院士Leech院士。
1988年回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許國璋教授。
1990年出站留校工作。
1991-1993年任該校英語二系主任。
1993年至1998年任該校校長助理兼套用英語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 顧曰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用學,話語分析,語料庫語言學,修辭學和英語教育。先後主持了中英遠程教育、中英網路教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等研究項目。現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3篇,國內刊物上發表文章22篇,國際雜誌特邀專號主編1期,編輯學術著作3部,英語和語言學教材36部。國際會議特邀主題發言9次,先後應邀在
英國利茲大學 、
蘭開斯特大學 、魯敦大學、
諾丁漢大學 、新堡大學、德倫大學、班葛大學、荷蘭阿姆斯特旦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 、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等校作學術演講。
社會兼職 國際《語用學》、《篇章學》、《語用學》(國際語用學協會會刊)諮詢編審,國際語用學協會常務理事。英國諾定漢大學特聘教授 (2004-2007)。英國學術院王寬城基金會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外學術委員和學術顧問。首都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
重慶大學 、山西大學等校特聘教授。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四屆青年教師科研類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國家級“優秀回國人員”稱號,教育部中央電大系統優秀教材一等獎等。
有代表性的論文有: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The impasse of perlocu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
Pragmatics and rhetoric: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onversation (Pretending to Communicate, ed. by Herman Parrat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93)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as goal-directed discourse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1996)
Five ways of handling a bedpan (Text),(1997)
Speaker, hearer and an actual user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
Towards a model of situated discourse analysi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nterface, ed. Ken Turner),(1999)
什麼是會話修辭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1989);
西方古典修辭學與新修辭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 批判與借鑑《國外語言學》(1994)。
顧曰國先後獲霍英東科研一等獎、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國氏"博士後獎,全國優秀博士後等。
科研成果 近年來承擔的重大課題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現場即席話語語料庫研製與開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口語語料庫的切分與標註”,教育部重大課題“網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套用”,英國學術院資助課題“中英言語行為對比研究”,中英兩國政府核心課題“網路技術與國際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字典編撰自動化研究”等。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5篇,國內雜誌上發表文章23篇,國際雜誌特邀專號主編2期,合編、著學術著作4部,英語和語言學教材40部。
論文專著 西方古典修辭學與西方新修辭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2
顧曰國 利奇的修辭學理論 《外語研究》,1992.4
禮貌、語用與文化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轉載於《語言與文化論文集》(Reprinted in Language andCulture)胡文仲編(ed. by Hu Wenzhong )1993及2001年束定芳主編《中國語用學研究論文精選》(Pragmatic Studies in China)。
John Searle 的言語行為理論:借鑑與批判(John 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application and criticism)。《國外語言學》(Linguistics 與香港浸會大學黃月圓合作(co-authored with Yueyuan Huang)以學生為中心,多維一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法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
語料庫與語言研究兼編者的話,《當代語言學》,1998(試刊)第1期
使用者話語的語言學地位綜述,《當代語言學》,1999.3
北京地區現場即席話語語料庫的取樣與代表性問題 《全球化與21世紀--首屆“中法學術論壇”論文集》,2002
網路教育的基本理念、現存問題及發展方向研究報告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研究(第二輯)》,2004
“資源學習”的革命 《中國遠程教育》,2004.4
教育生態學模型與網路教育 《外語電化教學》,2005.4
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 《外語電化教學》,2007.2
人物觀點 學習誤區 我雖然是專職研究人員,但我首先是英語教師。我喜歡教書,因為這樣我可以有許多學生。現在我想根據我的經驗,把一些我認為英語學習中的常見誤區跟大家交流。
第一誤區
就是把五種技能學習變成單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們習慣上把英語學習分解成五項技能,聽說讀寫譯。這樣分解是否科學,在此暫且不論,有不少學習者往往把是否看懂當成學習的標準。比如說,拿到一本口語教材,翻開幾頁一看,都看懂了,就認為人簡單了,對自己不合適。這裡的錯誤是把看懂代替了會說。看懂不等於會說。練習口語,內容不能難,目的是通過一些能看懂的內容來操練“上口”。也就是說,目的是讓學習者通過練習,自己能說出書中相關的內容。口語教材的優劣首先要看語言是否能學到,是否地道。
第二誤區
是把知識當成技能。打個比方,假如你想學騎腳踏車。我給你一本題目叫“如何騎腳踏車”的書,把書從頭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這時你有了專家級的關於如何騎腳踏車的知識。但是你肯定不會騎。原因是騎腳踏車不是簡單的知識問題,它首先是一項技能。要學會一項技能,核心問題是練,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學外語當然比學騎腳踏車要複雜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項技能,光看語法書、默背單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練,要把知識變成技能。知道不等於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於實際上會做。從知道怎么做到實際會做中間有個反覆練習的環節,也就是苦功夫。學技能所遵循的原則是“做中得學”。
第三個誤區
是速成心理。必須認識到,要想學好英語,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沒有一個外國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學好英語的。所謂的“速成”純屬無稽之談。學好英語沒有捷徑,只有方法的好壞。比如記英語單詞,低著頭拼著命地默寫,這就不是一個好辦法。好的方法是大聲地朗讀,反覆訓練發音器官和耳朵,把聲音銘刻在腦子裡。這樣既可以提高聽力,又可以改進口語發音,還記了單詞。默寫只是訓練了眼睛和手,可是它們不能替你聽和說。
第四個誤區
是通過漢字記音。現在有人推廣通過漢字來記英語發音,如“古帝拜”記good-bye。甚至把這種做法作為成果出版請獎。這是極其錯誤的,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大家千萬不要這么做。錯誤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間裡無法講清楚。
第五個誤區
是重結果不重過程。應試教育是重結果,帶來的後果是整天做模擬題,找出打勾的規律。這是教育的大敵。質量和學習效果取決於學習過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學習的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真學。只要學習對路,好的結果自然會有。
第六個誤區
是對教師的依賴。大家要仔細揣摩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這句話點出了學習的本質。任何一種學習,歸根結底是在學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師。
第七個誤區
是缺乏系統性。現在市場上學英語的材料是鋪天蓋地。這是好事,但處理不好也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今天用這個教材、明天換另一個教材,學習便失去了系統性。我不是說我們不換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適合的教材就是要換。但不能總是換個不停。好的做法應該是選中一套教材,以它為主,其餘材料都作為補充材料。
成功要素 我認為,成功的學習者要具備6個要素:一是自信心,二是決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管理,五是自我約束,六是求知的童心。我在這裡作些簡要說明。
先談自信心
如何樹立自信心有許多方法,我在這裡強調的是不能傷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不要過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別人嘰里呱啦說英語,就覺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要想到的是積沙成塔,積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決心
我們往往是多次下決心而從不付諸行動。所以大家在下決心的時候要把決心變成具體的學習計畫。如制定周、月和學期計畫,通過這些計畫把決心變成行動。
第三是毅力
毅力就是說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達是學好外語的大忌。我們今天學到的新東西,都是貯存在我們大腦的臨時記憶里。臨時記憶的東西有的只能保留幾秒鐘,最長的難以超過三天。假如你對貯存在臨時記憶里的東西不進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們從臨時記憶貯存到長期記憶中,大腦就會把它們自動清除掉(因為大腦要保護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臨時信息都存著)。所以,一定要有反覆學習的毅力。這裡說的反覆學,不是說去機械地重複原來學的東西,而是創造性地使用學過的東西。如把原來的聽力變成朗讀。把原來的朗讀變成聽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
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一身數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責任,有家庭上的責任,有親朋好友的人際關係上的責任。等等。這些責任如果處理不好,都將跟你們的學習發生衝突。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顯得特別重要。
第五是自我約束的能力
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學習上你們沒有上課時間的約束和老師的約束,這既可以變成有利的條件,也可以變成不利的隱患。關鍵在你有沒有自我約束力。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賽的誘惑而去做作業,你就有了自我約束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
兒童見到不知道的東西都想知道,不會的都想試一把,而且不厭其煩地問個沒完。假如我們學外語也有這顆求知的童心,我們就不怕學不好英語。你見到一樣東西。不妨就問自己英文怎么說。不怕出醜,不厭其煩,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夠學好英語。
我要強調的是,學好英語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一個“全人”的問題。所謂“全人”,英文叫“awholeperson”,就是素質全面的人。在此祝你們早日成為學好外語的一個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