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得歡

顧得歡,又名張瑞昌,生於上海市青浦縣的上達橋村。顧家系富戶人家,家有田產400多畝,其父親早年亡故,母親比較開明、達理,有正義感。在顧得歡參加革命工作後,他家裡曾變賣田產,為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提供了一筆可觀的經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得歡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2.9
  • 逝世日期:1993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思想進步,投身革命,工作筆記,

人物簡介

顧得歡顧得歡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縱隊政委。
全國解放以後歷任浙江省省委常委兼財委主任、浙江省副省長,1956年到中科院工作,長期擔任電子研究所所長,後任科學院黨組成員、顧問,為推動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經歷

思想進步

童年的顧得歡就對有錢人的那種勢力、貪婪、腐化等感到厭惡,他鄙視其闊少爺表兄的生活作風。受五四運動愛國熱潮的影響,顧得歡不斷受到激勵,培養了一種上進心和愛國思想。1930年他讀上海交大時就開始接觸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1934年他上山東大學時開始讀英文版《資本論》,1935年下半年,因參加學生運動,學校以缺課太多為由逼顧得歡退學。從此他決心做個革命者。

投身革命

他通過同學陳延熙的關係在上海找到其哥哥陳延廣並投入革命運動。後在上海經陳延廣和胡喬木的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期間,他做全國學聯的籌建工作,任黨團委員,編輯出版《學生呼聲》。1936年秋到北京燕京大學組織燕大的各種民眾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戰爆發後,他回到上海,做難民工作,並根據抗日形勢的發展,提出通過難民回鄉有計畫開展上海郊縣與外圍農村工作的建議,得到領導的讚許和支持。1938年冬,顧得歡到青浦,任青東工委書記,1941年春任京滬路路南特委書記,1942年春任浙東區黨委委員兼秘書長、宣傳部長,協助譚啟龍、何克希,領導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他經常參加區黨委對形勢、方針的討論,起草一些重要檔案,特別在宣傳、教育、文藝、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9月,日本投降,根據當時形勢和國共談判達成的協定,黨中央決定浙東新四軍全部北撤。臨別之前,他夜以繼日地為浙東黨政軍領導機關撰寫了《忍痛告別浙東父老兄弟姐妹書》,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充分表達了我黨我軍與浙東人民的深厚感情。1947年底,顧得歡擔任浙東臨委書記,後又擔任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縱隊政委。全國解放以後歷任浙江省省委常委兼財委主任、浙江省副省長,1956年到中科院工作,長期擔任電子研究所所長,後任科學院黨組成員、顧問,為推動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作筆記

浙江省檔案館陳列的《復仇公館前後》是解放戰爭時期顧得歡同志寫的工作筆記,“復仇公館”指的是戰爭年代浙東人民解放軍行軍途中,露營所搭建的簡易草蓬。顧得歡就是在這種草蓬內寫下了數萬字的工作筆記,他把簡易草蓬取名為“復仇公館”,充分體現了革命者的樂觀主義和不怕困難勇於同敵人拼到底的大無畏精神。誰言草蓬不避風雨,革命理想暖人心,誰言草蓬“寒磣”,看我笑當豪華公館住。顧得歡正是憑著這樣的豪情壯志,於1947年9月在這個簡陋的“公館”里寫下了這份工作筆記,既對4個月來的工作作了客觀的總結,又對存在的問題做出了檢討,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作風表露無遺。今天讀來意義所在,是因為它是一部活生生的黨史教材,使我們了解了那段艱苦鬥爭的歲月,更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老共產黨員的理想與境界。
草蓬精神不朽,《復仇公館前後》永存!
顧得歡手跡《復仇公館前後》顧得歡手跡《復仇公館前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