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類型北京”是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本科三年級專題設計選題,作為北京系列的第三部,本課程聚焦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快速城市化發展進程,堅持開放式教學理念,關注本土文化,倡導學生對現有建築空間類型與市民生活形態進行反思,發現問題,並基於對建築原型的分析,改進原有的建築功能與類型,探索新的建築類型。本書選取2006—2013年部分優秀學生作品,力求為讀者呈現“類型北京”的多元思考與探索,並希望傳達這樣一個基本信念:基於人類需求的建築設計,既源於生活本身,又可以影響和引領生活。本書適合具有一定建築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基礎和設計能力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在提高設計能力的同時,加強其對城市建設和專業發展的思考,提高獨立研究能力。
前言
2005年,我受單軍教授的邀請加盟“類型北京”教學,一路走來已經十年
了。對於人生來說,十年並不是一段短暫的光陰,不知不覺中我已步入不惑
之年;而對於一門課程來說,十年也不是一段輕鬆的歷程,有挫折、有苦惱
也有求索,用句時髦的話說——“類型北京”這十年,我們痛並快樂著。究
竟為什麼能夠為一門課程執著地堅持這么久?捫心自問,似乎有某種充滿魔
力的東西一直在吸引著我、引領著我。
最初吸引我的是課程的選題。說來也巧,首批教學團隊的三人均來
自北京,雖然各自成長的環境略有不同,但是對於這座城市的熱愛不謀而合。
我在北京出生和長大,在西城古老的恭王府旁完成中學學習,愛著那一條條
濃蔭密布的街道、曲折幽靜的胡同;愛著楊柳輕拂的什剎海、落日餘暉映襯
下的筒子河……四十餘年,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北京留下了太多的青春記
憶。以“北京”為題,仿佛把自己最珍愛的寶貝拿出來,深厚的歷史底蘊和
豐富的文化積澱對於建築學人來說是一份永遠取之不竭的寶藏。
不僅如此,北京還是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快速城鎮化為這座古都帶來
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不斷擴張,寬闊的馬路充斥著汽車、密集的小區擠
滿高樓大廈,很多老地方消失了,這座城市越來越令人感到陌生;人口持續
增長,原有的社會結構在變、生活節奏在變,現代生活所帶來的快感和困境
並存,令人無法迴避。以“類型”為題,正是契合當前的時代背景,鼓勵學
生從現代生活出發,發現社會的真實需求,並以類型學的視角探索建築的發
展趨勢。“類型北京”與其說是一個設計選題,不如說是一項研究課題更為
準確。
細數這十年積澱下來的作品,其中有很多研究雖然不敢說引領,但是仍具有
重要的前瞻性:“最後一公里·北京”早在政府推出公共腳踏車體系之前就
開始探討非機動車相關設備和環境改造問題;“平改坡”和“青年公寓”則
早在因“唐家嶺現象”引起社會關注之前就開始嘗試為職場新人解決居住困
難;同樣,“綠環”“灰線”對於城市的思考非常深刻,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
定會真正地影響城市的發展。
教學理念的提升令我受益匪淺。之前一直參加本科二年級設計課的
教學,屬於基礎平台範疇,課程選題主要以建築類型劃分,面對專業基礎尚
淺的學生,採用以傳授和輔導為主的教學方法。初次加入三年級“類型北京”
教學團隊,身為教師的我也經歷了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的重大轉變。作為
開放式專題課程,不規定具體建築類型、建設地點、建設內容,設計成果也
因選題的差異而大相逕庭。說實話,較之二年級輔導時的輕車熟路,本課程
給任課教師帶來更多的挑戰,每每面對十餘位學生、思考數個迥異的選題(特
別是並非每個選題都是之前熟悉的領域),整個教學過程需要不停地進行頭
腦風暴,體力也要經受大大的考驗。
從本質上來說,“類型北京”真正的指導教師是社會生活,這也是我們非常
希望學生們能夠體會的,設計來源於生活、回饋於生活,生活是建築師的根基。
清華校園中矗立著為王國維先生所做的紀念碑,其中陳寅恪先生所題“自由
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對所有清華人的期望。鼓勵學生獨立發現問題,鼓
勵質疑與反思,使他們了解發問和答案一樣重要,是“類型北京”的指導思
想。記得看過一部由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電影《YENTL》,描寫猶太神學
院的學習生活,基本上就是提問與辯論的過程,法理在辯論中逐漸清晰。同
樣,在“類型北京”的課堂上,師生關係不再是教與學,而是共同研究和探
討的關係;教師的角色也不再是傳授者,相反更像是提問者,通過鍥而不捨
的質詢和追問,啟發學生剖開表面現象而發掘事物的本質。
作為清華教師是很幸福的,因為我們擁有特別好的學生,他們的智慧和努力
時時給我們驚喜,使我們忘卻了身體的疲憊。
收穫和感悟促進學術思想的成長。在“類型北京”的十年歷程中,
單軍教授清晰的教學思想和前瞻的教學理念令我受益良多。同樣,學生們激
昂的理想和熱情也令我為之感動,可以說我在和學生們一起成長。至此,課
程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它的影響卻悄悄地改變著我們。“類型北京”強
化理性分析與思考,經過十年教學相長的過程,這種習慣已經根植於我個人
的學術思想,無論是教學還是實踐,更加傾向於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對於
設計成果亦更加追求邏輯合理的解決方案。如今,我已經成為兩門研究生設
計課程的負責人,在建立自己獨立的教學體系時,“類型北京”的收穫和感
悟時時激勵和啟發著我。
《禮記》名篇《學記》中有:“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
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
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教學相長也。”
“類型北京”宛如一場教學相長的盛宴,我們共同收穫思想的
美味,甘之如飴。
程曉青
2015年5月於清華園
目錄
自序:北京系列十年記——從飲食北京、電影北京到類型北京單軍1
Preface:ADecadeofBeijingSeriesShanJun7
類型北京:一場教學相長的盛宴程曉青15
01互動設計|CO-DESIGN阮昊傅平川001
02愛情北京|BEIJINGLOVE郭璐蒲潔宇015
03寄生胡同|PARASITISMALLEY郭一茫張婷029
04書園|BOOKGARDEN錢曉慶陳曉蘭041
05綠環|GREENRING陳茸張健新051
06定位|GPS王鈺李若星063
07灰線|GREYLINE韋詩譽劉雋瑤075
08鏡像北京|MIRRORBEIJING宋壯壯曹夢醒091
09上城下鐵|UNDERGROUNDCITY伍毅敏李明揚105
10水塔|WATERTOWER鄭旭航餘地117
1110分鐘北京|10MINBEIJING楊心慧熊哲昆劉芳鑠129
12留聲|RESERVEDSOUND吉亞君李晨星141
13衣棧|SHOPINN高菁辰張晗悠153
14書盒|BOOX楊天宇郭嘉169
15輕軌橋下|LIGHTRAILMARKET程思佳厲奇宇191
16捷運書站|BOOKSSS韓冰鄧陽雪203
17圍城|WALLBLOCK黨雨田謝殷睿215
附錄:類型北京作品名單227
致謝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