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冥矮行星

“類冥矮行星”(plutoid)是指星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交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類冥矮行星
  • 外文名:plutoid
  • 重點:類冥矮行星不同於類冥小天體
定義,術語的歷史,類冥矮行星,

定義

注意區別類冥矮行星(plutoid)與類冥小天體(plutino)。

術語的歷史

在尚未定名前,這新的類型在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大會中曾經建議命名為"pluton"或"plutonian object"(類冥天體),但這些都被否決了。前者被否決是因為"pluton"是已經存在的地質學術語,許多地質學家都反對,因此在編審的中途就被否決了,並且在最後的6b議案中被摒棄;"Plutonian object"(類冥天體)是因為plutonian是之前就有的形容詞,因此在2008年8月24日的會員大會表決中以183對186未能贏得多數的支持而失敗,所以,許多天文學家依循四個最大的行星稱為“氣體巨星”的先例,繼續使用“冰矮星”稱呼這樣的天體。
在初期階段,這個類別的定義還不明確。最初(被稱為"pluton"時)IAU行星定義委員會於2006年8月16日曾提出行星新定義的第5號動議,當中同時提出的行星概念──公轉一圈需時超過200儒略年、而軌道又比八顆1900年發現的行星的軌道傾斜(與黃道面夾角較大)及橢圓的天體。這個提議會改變(剝奪)冥王星是行星的狀態(資格),這種依據周期、軌道傾角和離心率的分類類型,符合了海王星外天體中與冥王星類似的矮行星,結果8月24日內部審議時被否決,而最後的決議也偏離了原來的定義,連名稱都是後來新創的。
繼IAU的會員大會之後,小天體命名委員會 (CSBN) 接受第三分會依據IAU為行星系統命名原則工作群組(WGPSN)的提議,由IAU執行委員會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奧斯陸召開的會議中議決為類冥矮行星(plutoid)。這個新名稱在執行委員會議之後就公布了,只是非常簡單的定義:所有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都是類冥矮行星。
“類冥矮行星”在運轉時,不會撞擊其他星體。符合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新定義的12顆太陽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屬於“類冥矮行星”。天文學家認為,“類冥矮行星”的軌道通常不是規則的圓形,而是偏心率較大的橢圓形。這類行星的來源,很可能與太陽系內其他行星不同。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天文學家還有可能在太陽系邊緣發現更多大天體。未來太陽系的行星名單如果繼續擴大,新增的也將是“類冥矮行星”。

類冥矮行星

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四顆矮行星是已經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承認的類冥矮行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