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臾故城

顓臾故城

顓臾故城,初為上古時期的一個古國。相傳以風為姓的東夷部落首領太皞,在遠古時代就建立了顓臾方國。西周初期,成王封之為“顓臾王”,周天子顓臾國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或代替周王室祭祀蒙山。顓臾國勢弱小,地位卑微,春秋初期就作為魯國附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顓臾故城
  • 年代:上古時期
  • 特點:上古時期古國
  • 位置平邑縣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皥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 杜預 註:“ 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通志·氏族略》載:“顓臾氏,風姓,伏羲氏之後,魯附庸國,主東蒙及濟水之祀。”
《封建考》也載“ 於周亦有任、宿、須句、顓臾,實祀有濟 ,蓋(意地位卑微)諸侯。”
讀史方輿紀要》亦載“顓臾城,(費)縣西北八十里。在蒙山之陽,魯附庸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謂此。城東南十里曰南武陽城,漢縣也,屬泰山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曰武陽縣。後魏屬東泰山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顓臾縣,屬沂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省入費縣。《志》云:故城在今(費)縣西北七十里。”
顓臾故城顓臾故城
春秋顓臾國故城,位於山東省平邑縣柏林鎮賈莊村西南、固城村東北的浚河故道西岸。緊靠顓臾故城遺址,僅一路之隔的固城村,因顓臾故城舊稱“固(堌)城”而得名。在固城村西南、縣城東4公里處的顓臾村,今為顓臾社區之地,傳為古顓臾後裔,在顓臾國被滅後遷居於此。
顓臾故城的城址近四正方形,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城垣輪廓清晰,城牆用當地黃土夯築而成,現南面城牆殘存較少。西、北兩面高4米,西北、東北和東南城角殘垣高達9米,基寬達12米。城內文化堆積厚約2米,採集有春秋夾砂灰陶鬲,及泥質灰陶豆等。
清代曹寅有《過沂水有懷芷園弟》一詩曾云:“寒事顓臾早,征軺沂水初。西風正驅雁,回首益躊躇。”
顓臾故城,初屬費縣境,1949年劃入新成立的平邑縣。1979年8月被平邑縣革命委員會定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顓臾為蒙山腳下一處古老封國,為祭祀東方聖山蒙山而存在,歷夏商周三代而不輟。與其他封國不同,顓臾本身面積不大,實力無法與各國抗衡,從分封原則上,既非王室宗親之屏衛,也非功臣強藩之酬傭,不可謂富庶,也絕非強橫,卻能歷經改朝換代而福祚延綿,強鄰環伺機而獨善其身,處大國夾縫而安然無堵,必有其獨特之處,也有其令諸侯不敢侵迫的理由。這便是本文開頭拈出一段羅馬頌詞的用意所在。
簡而言之,顓臾並非單純出於政治軍事角度的一般封國,而是遠古先祖出於對自然的敬畏、對神靈的敬慕而設立的一處原始宗教信仰的祭祀之國,是一處不可侵犯的聖地,而顓臾國的先民,便是遠古專司聖事的祭司階層的後人,是傳說中華夏始祖之一、擁有神權的部落聯盟首領伏羲氏的後人。這就像古以色列的利未家族世代承襲祭祀上帝耶和華的聖職一般。
要考究顓臾古國的歷史,先要從顓臾所在的蒙山區域說起。蒙山位於山東省中部,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山區面積1125平方公里。蒙山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尚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即在傳說中的大禹時期,先民便已經在這裡疏浚河道、治理洪水、進行農業種植,有了文明的源頭。至聖先師孔子留下“登東山而小魯”的慨嘆,孔門七十二聖賢多出於此,為中國傳統文化作出極大貢獻。以算聖劉洪、智聖諸葛亮、孝聖王祥、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愛國名將左寶貴等為代表的沂蒙先賢,從各方面對歷史文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盛唐詩壇一仙一聖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吟詩嚮往,康熙大帝、乾隆大帝多次駐蹕巡遊。可以說,蒙山鐘靈毓秀,人傑地靈。
追古溯源,顓臾古國的歷史應從上古東夷文化說起。蒙山相傳為東夷文化發祥地,為三皇五帝中太昊伏羲氏源泉。伏羲氏為文明始祖,相傳他作八卦以記事,制嫁娶以別男女,教民結網,捕漁打獵,創造文字等。太昊伏羲氏被後世尊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其在華夏文明的源頭地位毋庸置疑。現代考古判斷,伏羲時代在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年左右,考古學上稱為大汶口文化早期。
據考,蒙山之陽遍布與伏羲氏時代相同的大汶口文化及稍晚的龍山文化遺蹟。蒙陽有雷澤,傳說伏羲為雷神之子,故稱。又說聖女華胥游雷澤,踩到神人腳印,感而有孕生伏羲。東夷少昊部落強大後,太昊後裔被迫西遷,餘部在今蒙陽建立顓臾國,周朝受封,專祭太昊、蒙山;另有別支建立了任、宿、須句三國,春秋時尚存,四國共奉太昊為祖。
據載,太昊伏羲氏主體西遷後,其後裔在今蒙陽建立顓臾國,西周初年分封諸侯,顓臾國得到周王室認可,專門祭祀蒙山及祖先太昊氏。《論語·季氏》載:“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昊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便是這段歷史的翔實記述。顓臾之名可能源於顓頊。顓頊為太昊、少昊之後東夷首領,是傳說中五帝之一,號高陽氏。顓臾故城在蒙山南麓柏林鎮固城村北。
《論語·季氏》載:魯國權臣季康子將伐顓臾,季氏家臣冉有、子路告訴老師孔子,孔子反對:“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從季康子到戰國末,所有史料未再提及顓臾下落,應非偶然,從側面說明顓臾可能已被吞併。今平邑縣有顓臾村,傳為顓臾後裔。
據地方史志學者考證,作為東夷文化的發源地,顓臾國所在的蒙山地區也是傳說中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與成長之地。《孟子》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舜以至孝聞名,受堯王器重,堯將女兒娥皇、女英嫁舜為妃,並將天下禪讓於舜。舜在位四十餘年,禪讓於禹,後南巡,葬於江南九嶷山。和太昊伏羲氏一樣,大舜的出生、發祥、遷徙之地頗多爭議。據考,《史記》載“舜耕歷山,漁雷澤”,而絕大多數歷山附近並無雷澤,唯有蒙山之陽,既有歷山,又有雷澤,且有諸馮,還有舜帝廟和舜井等。歷山位於雷澤湖西南,雷澤湖東平邑縣銅石鎮有南諸馮、北諸馮、諸馮鋪三村,雷澤湖南鳳凰莊清末以前亦名諸馮。雷澤湖南曾有舜帝廟,供奉舜帝及二妃。現舜帝廟已不存,尚有舜帝廟村。
周朝代商後,東夷部落不服,多次叛亂。《尚書·序》載:“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西周初年,武王崩,成王年少,周公攝政,東夷聯合商紂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起兵。周公殺武庚、黜三叔後,集中討伐東夷。周公之子伯禽受封魯國,國都曲阜以東交通受阻。伯禽東征,誓師費地,在今費縣。魯國大獲全勝,占有東夷大片疆土,北到泰山,南有嶧山,東包蒙山,直瀕大海。《詩經·魯頌·閟宮》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稱頌此事。沂蒙山區原為東夷根據地,自此為魯國所有。顓臾國成為魯國附庸,世代承襲祭祀蒙山。
春秋戰國時期,蒙山地處齊魯兩大國之間,地位重要。《左傳·哀公十七年》載:“公會齊侯,盟於蒙。”1982年蒙山發現一枚春秋時青銅戈,上有銘文“蒙”字。能製造青銅器並在器物上鑄有族徽,說明顓臾國擁有較為先進的文明形態。
顓臾國祭祀蒙山處在今蒙山主峰腳下古蒙祠。《水經注》載:“東流逕蒙山下,有蒙祠”。唐玄宗天寶五(746)年,朝議大夫、守琅琊別駕李瑗立有《蒙山祠記碑》。宋神宗熙寧八(1075)年,封顓臾王為靈顯潛應侯,蒙祠改稱靈顯廟。宋徽宗宣和五(1123)年,加封為英烈昭濟惠民王,列於祀典,改靈顯廟為顓臾王廟。宣和年間,道士賈文在蒙山南麓建立道觀,此後玉虛觀(今萬壽宮)道士兼祭蒙祠成為慣例。明太祖洪武三(1370)年,朱元璋下詔去除山川神祠歷代封號,顓臾王廟官方祭典遂廢。洪武后,民間祭祀仍沿續。
民間傳說以及一些學者認為,先秦時代的封禪之山並非泰山,而是東山,即東蒙之山,也就是顓臾國所在蒙山區域。自武王伐紂後,東夷民族的安撫與穩定便成為周王室面對的嚴峻問題,除了在今山東地區分封齊、魯兩大國及若干宗室諸侯以進行武力震懾、發展經濟以穩定民心之外,對異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信仰進行承認、保護與尊崇,也是進行文化融合的必要策略。
蒙山地區作為東夷民族重要發祥地和傳統聚居區,對東夷民族世代崇敬的山嶽信仰進行安撫,沿襲前代慣例繼續冊封顓臾國這個袖珍卻神聖的宗教王國、祭祀聖地,並允許其按照本民族禮俗代表周天子祭祀聖山,可以說是周王室給予東夷人的最高榮耀。隨著東夷人逐漸接受了華夏文明並融入其中,對山嶽的崇拜也融入了華夏民族的精神血脈中,傳承千載,延綿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