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實甫

顏實甫

顏實甫(1898—1974),重慶市江津石蟆二溪人。16歲中學畢業後,入上海大同學院攻讀法文。1918年赴法勤工儉學,自學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後考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又入巴黎大學研究院研究哲學,同時用法文向西方翻譯介紹《中國莊子哲學》,著述哲學著作《沉思偶錄》。1936年回國,任山東大學教授、國立編譯館編審,從事《哲學詞典》和有關法文書籍的編譯工作。1938年任四川國立教育學院院長,對學院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其間撰輯有《中國古陶圖說》。1946年任重慶大學中文系主任,1952年調任四川大學講授世界文學,翻譯了名著《羅蘭之歌》和《哲學之貧困》。1974年去世,享年7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實甫
  • 別名:名學榮,號歆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江津二溪鄉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1974年4月2日
  • 職業:教育家、翻譯家
  • 畢業院校:里昂中法大學
  • 代表作品:譯作《羅蘭之歌》、撰輯《中國古陶圖說》、著《沉思偶錄》等
顏實甫(1898-1974),學榮,歆,重慶江津二溪鄉人。
4歲入塾,繼從外曾祖父邵涵學讀四書五經,自謂生平學業之基,肇始於此。稍長就讀於白沙聚奎國小。後升入涪陵省立第四中學,16歲卒業。繼往上海大同學院攻讀法文。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加緊侵略中國,顏實甫基於愛國熱情,多次撰文支持北京工人罷工、學生罷課鬥爭,宣傳除奸救國,抵制日貨,深得院長胡敦復讚許。
1919年,與聚奎同學鄧矩芳等赴法國勤工儉學。自學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等,在里昂中法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旋考入巴黎大學研究院,研究柏格森(Bengson)哲學,常往來於精神病院,探尋病人的病因病情,取得變態心理的原始資料,以作科學驗證。對柏格森哲學的研究,亦猶柏格森研究斯賓塞哲學,初肯定,繼而否定。顏實甫以柏格森所謂衝動並不可貴,可貴在於控制;欲望並不可貴,可貴在於平衡。
譯述《中國莊子哲學》,闡述莊子思想為積極的而非消極的,積稿數十萬言。另有哲學筆記《沉思偶錄》。繼後在巴黎大學、里昂大學任教,繼續從事文學、哲學研究工作。時曾琦、李璜等組織“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內定顏實甫坐第三把交椅,他不為所動,當面將曾、李所交名單撕毀。
“九·一八”事變後,友人相繼去函敦促其返國,共謀救亡。顏實甫於1935年夏歸國,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川任國立編譯館編審,擔任哲學辭典、法文翻譯工作。1938年初任省教育廳主任秘書。是年8月,調任四川省教育學院院長。就任後全力以赴,改革中國師範教育體制,首先改科為系,開設教育系,中、外文史地系,數、理、化、生物系,農作物栽培、農產品製造試驗系等。增強師資力量,聘請名教授來院任職或兼職,安排名技師指導,充實實驗設備和圖書,提高科研能力,使畢業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學科,適應教育或教學之需要。歷時八載,畢業學生近千人。其間,他還應松溉、白沙人士之請,擔任精誠中學董事長,兼任聚奎中學校長,常到兩校督課。
1946年,受聘為重慶大學中文系主任,講授文藝評論。1953年調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講世界文學。
其譯作有法國文學巨著《羅蘭之歌》、蒲魯東《哲學之貧困》,撰輯有《中國古陶圖說》,著《沉思偶錄》、《中國美術史增編提綱》等。在“文化大革命”中手稿被抄查散失。
1974年4月2日,病逝於北京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