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子家語》之第十八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
作品原文
魯定公問於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①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②。”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③人也。”顏回退。後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人於廄④。”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
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於使民,造父⑤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⑥;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願少進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⑦,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公悅,遂以告孔子。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於使民,造父⑤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⑥;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願少進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⑦,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公悅,遂以告孔子。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作品注釋
①東野畢:春秋時善於駕車的人,也作東野稷。
②佚:走失,失散。
③誣:欺騙。《荀子·哀公》作“讒”,指背後說人壞話。
④驂(cān):古代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服:駕車時居中的馬稱服。廄:馬棚。
⑤造父:西周時期一位善於駕車的人。
⑥朝禮畢矣:指馬的步法已調理完畢。舊註:“‘朝’與‘調’古字通,《毛》言‘調飢’即‘朝飢’,此言馬之馳驟皆調習也。”又註:“馬步驟馳騁,盡禮之儀也。”
⑦攫(jué):用爪子抓
作品譯文
魯定公問顏回:“你也聽說過東野畢善於駕車的事嗎?”顏回回答說:“他確實善於駕車,儘管如此,他的馬必定會散失。”魯定公聽了很不高興,對身邊的人說:“君子中竟然也有騙人的人。”
顏回退下。過了三天,養馬的人來告訴說:“東野畢的馬散失了,兩匹驂馬拖著兩匹服馬進了馬棚。”魯定公聽了,越過席站起來,立刻讓人駕車去接顏回。顏回來了,魯定公說:“前天我問你東野畢駕車的事,而你說:‘他確實善於駕車,但他的馬一定會走失。’我不明白您是怎樣知道的?”
顏回說:“我是根據政治情況知道的。從前舜帝善於役使百姓,造父善於駕御馬。舜帝不用盡民力,造父不用盡馬力,因此舜帝時代沒有流民,造父沒有走失的馬。現在東野畢駕車,讓馬駕上車拉緊韁繩,上好馬嚼子;時而慢跑時而快跑,步法已經調理完成;經歷險峻之地和長途奔跑,馬的力氣已經耗盡,然而還讓馬不停地奔跑。我因此知道馬會走失。”
魯定公說:“說得好!的確如你說的那樣。你的這些話,意義很大啊!希望能進一步地講一講。”顏回說:“我聽說,鳥急了會啄人,獸急了會抓人,人走投無路則會詐欺,馬筋疲力盡則會逃走。從古至今,沒有使手下人陷入困窮而他自己沒有危險的。”
魯哀公聽了很高興,於是把此事告訴了孔子。孔子對他說:“他所以是顏回,就因為常有這一類的表現,不足以過分地稱讚啊!”
顏回退下。過了三天,養馬的人來告訴說:“東野畢的馬散失了,兩匹驂馬拖著兩匹服馬進了馬棚。”魯定公聽了,越過席站起來,立刻讓人駕車去接顏回。顏回來了,魯定公說:“前天我問你東野畢駕車的事,而你說:‘他確實善於駕車,但他的馬一定會走失。’我不明白您是怎樣知道的?”
顏回說:“我是根據政治情況知道的。從前舜帝善於役使百姓,造父善於駕御馬。舜帝不用盡民力,造父不用盡馬力,因此舜帝時代沒有流民,造父沒有走失的馬。現在東野畢駕車,讓馬駕上車拉緊韁繩,上好馬嚼子;時而慢跑時而快跑,步法已經調理完成;經歷險峻之地和長途奔跑,馬的力氣已經耗盡,然而還讓馬不停地奔跑。我因此知道馬會走失。”
魯定公說:“說得好!的確如你說的那樣。你的這些話,意義很大啊!希望能進一步地講一講。”顏回說:“我聽說,鳥急了會啄人,獸急了會抓人,人走投無路則會詐欺,馬筋疲力盡則會逃走。從古至今,沒有使手下人陷入困窮而他自己沒有危險的。”
魯哀公聽了很高興,於是把此事告訴了孔子。孔子對他說:“他所以是顏回,就因為常有這一類的表現,不足以過分地稱讚啊!”
作品評析
這篇是記載顏回言行的。“魯定公問”章,顏回以御馬比喻治理國家,御馬“不窮其馬力”,同樣,治民“不窮其民力”,否則就會出現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