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誠齋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二首
其一
第一山頭第一亭,聞名未到負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萬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無情。
登臨不覺風煙暮,腸斷漁燈隔岸明。
其二
建隆家業大於天,慶曆春風一萬年。
廊廟謀謨出童蔡,笑談京洛博幽燕。
白溝舊在鴻溝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後年來世情了,一波分護兩涯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③建隆:宋太祖的第一個年號,共四年(960年-963年)。
④慶曆:宋仁宗的年號,共八年(1041年-1048年)。
⑦白溝:屬拒馬河支流,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是宋遼分界線。五代至宋時,白溝自今河北省定興縣西向東流,經今白溝河鎮、霸縣信安鎮,直抵天津。宋遼以白溝為界,故又稱界河。明初白溝改道,故道埋塞,今白溝河在河北省新城縣東,北向南流。鴻溝:戰國魏惠王時所開運河,楚漢相爭時一度以鴻溝為界,溝以西歸漢,溝以東屬楚。宋遼或宋金邊界都與鴻溝無涉,作者是為組成“巧對”才把鴻溝扯了進來,句意只是說明宋與北方鄰國的界河本在遙遠的北方。
⑧易水:在河北省西部,為大清河上源之一。易水同白溝一樣是北宋北邊的界河。自中原淪陷。宋室南遷,金宋界河一下南移千里到了淮河。《大清一統志)卷十《保定府·易水》:“易水在定興縣西南自易州流入與拒馬河合,即中易也。”又同卷《拒馬河》云:“白溝乃巨馬支津,下流在今涿州界,自宋以來始號巨馬為白溝。”易水既流入巨馬河,宋以來號巨馬為白溝,當亦可視易水為白溝,故萬里詩以“易水今移淮水前”詠宋金之分界。
⑨川後:水神。
⑩兩涯:兩岸。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其一
第一山上的第一座亭,鼎鼎大名已經聽說很久了,一直沒能遊覽,簡直辜負生命。
如果不是因為有國家公務需要出差,怎么能夠和高人一起遊覽此山呢。
站在山上北望中原,青翠萬里,無邊無際。低下頭來俯視淮河,半篙碧水,浩浩蕩蕩。
天色漸晚,暮靄重重,涼風四起,我卻渾然不覺,只凝視著淮河北岸熒熒的漁燈,痛斷肝腸。
其二
宋太祖統一中原,建立宋朝,留下天大的家業,宋仁宗治理國家,盛世春風,太平安定。
到了徽宗朝,國家決策都出自童貫蔡京這樣的奸臣之手,他們輕敵大意,想要在談笑間收復幽燕之地,卻最終給北宋朝廷帶來莫大的危害。
過去宋遼分界線在白溝一帶,今天宋金的分界線卻來到了淮河中流。
希望南北統一以後這種一水分治的局面能夠結束,一河波浪可以護送兩岸的舟船。
創作背景
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百般屈辱地與金人媾和,訂下了“割唐、鄧二州,以淮水中流劃疆”(《宋史·高宗紀六》的和約。從此以後淮河便變成了宋、金二國的分界線,而盱眙正是宋金分界線上的重要城鎮,宋人出使金國,金人南使宋國,規定都要在盱眙過境,宋人在盱眙執行外交迎送接待任務,看著那碧綠的淮水,當然會產生一種國土日蹙和國勢積弱不振的悲傷憤懣心情。宋人在盱眙留下了許多發抒愛國之情的詩歌。
楊萬里於淳熙十六年(1189年)以煥章閣學士的身份作為金國賀正旦的接伴使,來到宋金分界線上的重要城鎮盱眙。面對淮水北望中原,回顧南方,心中興起無限感慨,遂寫下了這兩首七律以及《初入淮河四絕句》等,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感情。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先析第二首,作者首先以飽滿充沛的熱情歌頌了宋太祖、宋仁宗,追述了北宋的歷史。“建隆家業大於天,慶曆春風一萬年”,宋太祖結束了五代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宋王朝,;宋仁宗享國最長,達四十三年之久,政治比較清明,在慶曆年間國力鼎盛,舊史家和小說、講史人都愛以宋仁宗為宋極盛之世。因此詩人把他們作為民族景仰的代表來歌頌,這樣起題以喚起愛國之思的手法是比較精簡凝練的。頷聯點出宋徽宗信任奸臣蔡京、童貫,本來收復幽燕是應該的,但應該從政治、軍事上充分準備,而宋徽宗信用的奸臣卻以笑談出之,結果收復幽燕落了空,為國家造成損害。頸聯緊承頷聯,指出了紹興十一年(1141)與金約和造成了“易水今移淮水前"的局面。易水是河北的一條河,與白溝河相通,用以象徵宋遼的分界線。而今宋和金的分界線卻南移到了淮河,感慨是深沉的。尾聯最後表達了作者的願望,願國家強大,恢復中原,要改變淮河“兩岸舟船各背馳”的局面,同時也只有在中原恢復之後,淮河才不成為界河,才可以“一波分護兩涯船”。
第二首的歷史背景明了之後,就不難讀第一首了,萬里的詩以白描、不掉書袋,不避俚俗著名,他善於從日常生活和眼前景物中,尋找題材。並能以新鮮活潑的筆觸,發抒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意境清新感情真摯。此詩首聯“第一山頭第一亭,聞名未到負平生”,便是以非常接近白話的語句開始的。除“第一山"需要略加詮解外,沒有一個難字。“第一山”在此詩里具有喚起讀者注意,敲起國土淪喪的警鐘作用,一開頭就使人感到盱眙軍這裡不平常,使人感到作者在另一首《初人淮河四絕句》所表達的“人到淮河意不佳”的沉重氣氛。頷聯“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緊緊申明首聯,若不是受朝命來接待金國使臣,是不會到這樣一個最前線的要地的。頸聯“萬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無情”,傾瀉了作者對中原的無限深情,表達了作者對在金人殘酷統治下廣大北方人民的懷念。
中原是華夏古老文化發祥之地,也是宋代的興王之地,北宋的列祖列宗都葬在河南,然而因為宋徽宗的昏庸,以致入於金人之手,滔滔的淮水把本是一家的人民分割成兩地而居,長期得不到統一,碧綠的淮水真是無情。這正如作者在《初入淮河》所說的“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淮河兩岸的人民還不如淮河中的鷗鷺,可以“北去南來自在飛”。還不如天邊的歸鴻,可以“一年一度到江南”。因此頸聯十四個字表達了統一和收復失地的心愿,用非常經濟的筆墨,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尾聯“登臨不覺風煙暮,腸斷魚燈隔岸明" ,對全詩再作一次概括,在暮靄蒼茫的時候,從盱眙東南第一山北眺,可以看見被金人統治的淮河北岸漁火,那兒的人民該有多少辛酸和苦難,他們會有多少不堪忍受的痛苦要向親人訴說,可是滔滔的淮河無情地把他們要想傾訴的話隔住了,而南岸的趙宋小朝廷卻歌舞湖山,沒有一絲一毫的雄心壯志去恢復失地。在這樣臨高遠眺的時刻,望淮北,念中原,想南方,怎能不使詩人腸斷心傷。
楊萬里的詩風著意創新,“(故)其爭新也在意,而不在詞,當其意有所得,雖村夫牧豎之俚言稚語一切闌入,初不以為嫌,及其既成,則俚者轉覺其雅,稚者轉覺其老”(趙翼《楊誠齋詩集序》)。此詩在辭彙上如“不因”、“小出”、“那得"都是當時的口語,但經過他巧妙的組合,完全不覺得質俚無文,真做到了趙翼所說“俚者轉覺其雅,稚者轉覺其老”。全詩音節鏗鏘,餘韻悠揚,在他的詩集中,應該算是上品。
名家點評
太原師範學院教授張瑞君《楊萬里評傳》:“第一首詩人遙望中原,悲痛欲絕。第二首反思歷史,痛斥奸臣誤國。”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中華經典詩詞2000首·第8卷》:“這首詩(其一)作於楊萬里迎接金使途中,詩人遊覽盱眙名山,抒發了中原陸沉,難以統一的痛苦憂憤之情。這首詩(其二)追溯宋朝興亡歷史,感慨今日的半壁局面,期盼國家早日收復中原,實現統一,是一首詠史抒懷的愛國詩。”
湖北師範學院教授黃瑞雲《詩苑英華·宋金詩卷》:“(廊廟謀謨出童蔡,笑談京洛博幽燕)二句是對徽宗朝用人執政的批判。徽宗荒於政務,信用童蔡等權臣奸相,玩弄權柄,隳敗國政。他們侈談收復幽燕,而後來連中原都全部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