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沈君琴》是宋朝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沈君琴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武昌主簿吳亮君采,攜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說,與高齋先生之銘、空洞之文、太平之頌以示予。予不識沈君,而讀其書,乃得其義趣,如見其人,如聞其十二琴之聲。予昔從高齋先生游,嘗見其寶一琴,無銘無識,不知其何代物也。請以告二子,使從先生求觀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後和。元豐六年閏八月。(序)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注釋譯文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高齋:高雅的書齋,常用作對他人屋舍的敬稱。
作品鑑賞
蘇軾並不象他自謙的那樣“素不解彈”,而是對於古琴有著很深的感情和造詣。這可以從他一生所作眾多聽琴、彈琴、論琴的詩文中得知。他的審美趣味,應該是比較傳統的。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一支樂曲的產生單靠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里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複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係。
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題沈君琴》否定了琴、指兩者和音樂之聲的關係,其思想和《楞言經》“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真實”相通。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著有《東坡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