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曹仲本出示譙國公迎請太后圖自肅天仗以下皆紀畫也

《題曹仲本出示譙國公迎請太后圖自肅天仗以下皆紀畫也》是南宋詩人、文學家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該詩借題譙國公迎請太后圖,極力渲染趙構迎韋太后時的氣派,以及韋太后母子相見的情景,敘說曹勛的功勞蓋世;結尾露出真意,表明以上種種都是用岳飛的冤死換來的,暗諷宋高宗趙構恬不知恥,以辱為榮,客觀上否定了和議之功,而痛惜抗金功臣之被害。全詩語意深刻,極為沉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曹仲本出示譙國公迎請太后圖自肅天仗以下皆紀畫也
  • 作者:楊萬里
  • 創作年代:南宋
  • 出處:《誠齋集》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題曹仲本出示譙國公迎請太后圖自肅天仗以下皆紀畫也
德壽宮前春晝長,宮內花開宮外香。
太皇頤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
今晨忽見肅天仗,翠華黃屋從天降。
一聲清蹕萬人看,天街冰銷樓雪殘。
北來又有一紅繖,八鸞三騑金轂端。
輦中自是瑤池母,鳳舄霞裳剪雲霧。
太皇望見天開顏,萬國春風百花舞。
乃是慈寧太后迴鑾圖,母子如初千古無。
朔雲邊雪旗腳濕,御柳宮梅寒影疏。
向來慈寧隔沙漠,倩雁傳書雁難托。
迎還騩馭彼何人?魏武子孫曹將軍。
將軍原是一縫掖,忽攘兩臂挽五石。
長揖單于如小兒,奉歸慈輦如折枝。
功蓋天下只戲劇,笑隨赤松蠟雙屐,飄然南山之南、北山之北。
君不見岳飛功成不抽身,卻遣秦家丞相嗔。

詞句注釋

1.曹仲本:名耜(sì),字仲本,為曹勛的次子。譙國公:指曹勛,字公顯,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太后:指顯仁太后,姓韋,是宋徽宗趙佶的妃子,宋高宗趙構的母親。肅:整肅。天仗:皇帝的儀仗。時宋高宗趙構尤在位,親迎太后於臨平鎮。又,按題所示,“肅天仗”以下紀畫。
2.德壽宮:宋高宗趙構傳位於宋孝宗趙昚後,以太上皇居德壽宮內。
3.太皇:太上皇帝,指趙構。頤神:保養精神,含有無事可做一味享受之意。玉霄上:如言“天上”。
4.都人:指京都人士。瞻清光:得見趙構的顏面。
5.“今晨”句:題已說明,從這句開始,接入敘畫中情景。
6.翠華:皇帝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旌旗。杜甫北征》:“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黃屋:帝王車蓋,以黃繒為蓋里,故名。
7.清蹕(bì):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是封建統治者害怕人民反抗他的措施。看(kān):看守。
8.繖(sǎn):同“傘”。
9.八鸞:結在馬脖上的鈴擋叫鑾,稱鑾玲,一馬二鈴,四馬八鈴,稱八鑾。鸞,通“鑾”。三騑(fēi):指三駕馬車。古時駕車之馬,中間架轅者稱“服馬”,兩旁的稱“騑馬”,亦稱“驂馬”。《隋書·禮儀志》:“皇太子鸞輅,駕三馬,左右騑。”金轂(gǔ)端:以金飾車轂的兩端。轂,車輪中間車軸貫入處的圓木。安在車輪兩側軸上,使車輪不內外傾斜。
10.輦(niǎn):古時人拉的車,後來多指皇帝用的車。瑤池母:神話中居住在瑤池的西王母,此指韋太后。
11.舄(xì):鞋。剪雲霧:形容衣裳美好如裁剪雲霧而成。
12.天顏開:亦作“開天顏”,指皇帝面露笑容。古時稱皇帝的臉色為“天顏”“龍顏”。
13.萬國:萬邦,指中國大地。
14.慈寧太后:韋太后還朝後入居慈寧宮,故有此稱。回鸞:鸞駕返回。鸞,同“鑾”。
15.母子如初:指死裡逃生重逢會面,再作母子。千古無:表面是頌詞,千古未有之“盛事”,實則是千古未有之恥辱。
16.朔雲邊雪:北方邊遠地區的雲雪。旗腳:旗的下半部分。此句暗喻韋太后在金國的受屈生活。
17.“御柳”句:此句隱言韋太后還朝後過寡居生活。
18.“向來”句:韋太后于靖康二年(1127)被俘北行,至紹興十二年(1142)返回,居金國十五年之久。
19.“倩雁”句:此句用漢代蘇武羈北雁足傳書事。蘇武等被匈奴羈留,漢昭帝時與匈奴和親,派人求將蘇武等放回,匈奴假言蘇武已死。後來常惠教給漢朝使臣一個計策,向匈奴王說:“我們漢朝皇帝在上林苑射中一隻雁,腳上繫著書信,寫明蘇武等在某處澤中——根本沒有死。” 匈奴王大驚。因此後來每每說“雁足傳書”,其實未曾有此事。這裡用此典故,用以切合被北國羈囚的事情。倩,藉助,請別人為己做事叫“倩”。
20.騩(guī)馭(yù):指韋太后的車駕。
21.“魏武”句:此句用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將軍魏武之子孫”句。指曹勛。魏武:曹操謚為太祖武皇帝,簡稱魏武。
22.縫掖:也作“逄掖”,寬袖單衣,古代儒生所服,因亦作儒生的代稱。
23.忽攘:捋起(衣袖),露臂。挽五石:拉開五石的強弓。漢制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約一百二十多斤的重量。
24.長揖(yī):拱手自上而下以為禮,乃尋常之禮。單(chán)於:匈奴稱王為“單于”,此指金國國主。
25.慈輦:指太后車駕。如折枝:如折樹枝一樣輕而易舉。
26.只戲劇:如同兒戲。
27.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漢書·張良傳》:“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屐(jī):木鞋。蠟:動詞,上蠟。古人常著屐遨遊山水。
28.“飄然”句:《後漢書·法真傳》載,太守欲聘法真為功曹,法真說:“若欲吏之,真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29.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後被丞相秦檜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岳飛被害死同時,秦檜也正在與金人議和,並派處使臣往金國請迎韋太后。
30.“卻遣”句:此句化用杜甫《麗人行》詩:“切莫近前丞相嗔。”此詩中的丞相指秦檜。秦檜秉承趙構意志,以“莫須有”罪名殺岳飛以求和降金。嗔(chēn):生氣,發怒,怪罪。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春日德壽官的白天格外長,宮中花開宮外也能聞到香。
怡情養性的太上皇仿佛生活在天上,京都臣民久久未能得見他的面。
今天早晨忽然見到皇帝儀仗,旗飄翠羽車泛赭黃從天而降。
一聲“清街”,萬人爭相觀看,天街和樓頭頓時間冰消雪殘。
北邊翩翩又來一頂大紅蓋傘,三馬駕八鸞鳴車轂金光燦燦。
車中坐的仿佛是瑤池仙母,鳳鞋霞衣一似剪裁了雲霧。
望見鳳輦太皇臉上笑容浮,如沐春風神州處處百花舞。
這是一幅慈寧太后迴鑾圖,母子如初這等盛事千古無。
北地雲雪沾濕了旌旗一角,御園柳梅只剩下寒影稀疏。
太后久久遠隔千里沙漠,想請鴻雁捎信鴻雁難托。
迎還太后鑾駕的是何人:魏武太祖的子孫曹將軍。
將軍原本文質彬彬一儒生,奮臂而起忽然強弓挽五石。
拱手面對單于渾似對小兒,奉歸太后鑾駕如折枝一般容易。
功蓋天下不過如同兒戲,笑隨赤松腳登一雙上蠟的木鞋,山南山北飄然了無蹤跡。
君不見岳飛功成不抽身,反道是惹得秦家丞相發怒生氣。

創作背景

該詩是一首題畫詩,創作於淳熙十二年(1185),時作者在京都吏部郎中任上。譙國公迎請太后圖所畫的是紹興十二年(1142)宋高宗迎回其生母韋太后的情景。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汴京,虜趙佶(徽宗)、趙桓(欽宗)、韋賢妃、趙構的妻子邢氏等人北去,曹勛是隨從同行者。不久逃回,把趙佶、韋妃、邢氏等的秘信帶給趙構;並建議募感死之士航海入金國設法把徽宗救回來。但因此之故卻被調離出守外郡,九年不得遷升。後來宰相秦檜賣國投降議和,金人才答應把趙佶、趙桓的靈柩和韋賢妃(這時已遙尊為太后)送回;曹勛充當“報謝”金國副使。正使是何鑄,見了金兀朮竟嚇得伏地不能講話,曹勛一力交涉,才算成功。紹興十二年(1142)六月,曹勛又充接伴使迎接韋太后。八月,至浙江臨平鎮,趙構來迎,封韋太后入居慈寧宮。

文學賞析

該詩是一首題畫詩,畫中是“萬國春風百花舞"的感人場景,但在詩人看來紹興議和屈膝投降, 進貢稱臣,誅殺大將, 最終不過換回屈辱的“和平”以及一個老寡婦韋太后,這一場面其實是讓人羞愧的國恥。楊萬里作為在朝官員,這種身份使得詩人不得不用曲筆諷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觀點。
該詩從開篇到“飄然南山之南北山北”句,均是贊語。其中前四句表面陳述宋高宗當前生活及環境,其實暗含譏諷,言趙構於國勢艱危之時,苟安深宮,享樂晚年,在人們的心目中名聲並不好。從“肅天仗”紀畫到“御柳官梅寒影疏”是寫韋太后回到南宋與高宗相見的“盛事”,後面十一句是寫曹勛迎回韋太后的功績,以及他功成歸隱的選擇。詩的最後兩句是石破天驚之語,點明了全詩的諷刺內涵,詩人用責備語氣說岳飛不知功成抽身,加重了諷刺的效果。在最後兩句之前,看到的是掛念母親的高宗、歷經磨難的韋太后、立下功勳後飄然歸隱的曹勛,而最後兩句卻突然出現了這一歷史事件中的另外兩個人物——一個是主戰派的大將岳飛,他雖然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卻被害致死;一個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奸相秦檜,他殘害忠良卻平步青雲。這兩個人物的出現表明:韋太后的迴鑾“盛事”其實是充滿了屈辱和血腥的交易的一個結果。
該詩政治色彩很濃,敘事論政,都貼近現實。因事關朝廷,兼涉國恥,所以語多隱晦,如“朔雲邊雪旗腳濕”,暗喻太后北地受辱,“御柳宮梅寒影疏”,隱言趙佶已死,太后寡居。隱晦之餘,詩人又婉而多諷。如“母子如初千古無”,諷嘲千古無此奇恥大辱。全詩最大諷嘲尤在結尾兩句。表面上看,是以岳飛“功成不抽身”自招其禍為鑑,勸戒曹勛早早隱退山林,並似乎有為秦檜開脫罪責之意。實際上,詩人以婉曲之筆揭示出了定和議、迎太后一事的要害:不獨向金稱臣歲貢,更以殺害抗金英雄岳飛為代價。換言之,矛頭直指趙構、秦檜,說他們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罪責難逃。

名家點評

太原學院院長張瑞君《楊萬里傳》:“全詩讚揚曹勛,卻被最後一句否定了,令人捉摸不透,但又不得不嘆服其奇妙。全詩結構獨特,發人深省。”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5)進士。歷仕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朝,官至秘書監。主張抗金,秉性剛直。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為詩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終於獨立門戶,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號“誠齋體”。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