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項部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術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

手術名稱

頸項部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術

別名

頸項部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

分類

口腔科/頸部帶蒂皮瓣面頰部缺損修復術

ICD編碼

86.7404

概述

頸項部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術用於頜面部缺損的治療。 頸項皮瓣是蒂在乳突枕平面、沿頸外側面向下延伸,末端跨過肩部達三角肌區的皮膚瓣。頸項皮瓣的血運主要來自枕動脈、耳後動脈降支及顳淺動脈後支。頸淺、頸橫動脈和肩胛後動脈也有分支參與供應。
頸項皮瓣基部平面較低,約在頸中部上方,可用於修復口腔、面頸部,尤其是咽部。為擴大皮瓣套用範圍,向下延伸皮瓣的長度和加寬皮瓣的基部,必要時需行皮瓣延遲手術。頸部的表面標誌及解剖。

適應症

頸項部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術適用於頸面部、口腔及咽部缺損畸形的矯正。對頸部、頜下瘢痕攣縮畸形修復較為合適,對下唇、咽部缺損的修復也較常用。

禁忌症

頸上部瘢痕、損傷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損傷,血供受限及頸部炎症等。

術前準備

1.測量缺損範圍、大小和部位。
2.測定枕動脈、耳後動脈、頸淺動脈的行徑,並設計皮瓣的部位、方向和大小。
3.保持受區和供區的清潔、無炎症。
4.需要延遲的皮瓣,先作皮瓣延遲手術。

麻醉和體位

麻醉方法應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局麻或全麻。
體位可選用側臥位或頭偏向健側的平仰臥位。

手術步驟

1.設計皮瓣 皮瓣的基部設計在乳突區,蒂部位於後上頸部和枕部,前緣自乳突開始,沿三角肌前緣向下延伸,後緣從枕部下方靠近後正中線開始向下延伸至肩後部。有時,皮瓣前緣可從下頜角附近開始向下延伸。皮瓣蒂部的寬度為16~22cm,皮瓣遠端寬度為9~15cm左右,長寬比例為4∶1或3∶1。若修復頜面部穿通缺損,需要皮瓣摺疊時,皮瓣遠端部分應作橫向延伸。為保證皮瓣的成活,皮瓣的蒂部常要包括頸闊肌和胸鎖乳突肌形成複合組織蒂以增加皮瓣的血液供應,提高皮瓣的成活率,若有必要,可先行皮瓣延遲。
2.按設計切口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在頸闊肌深面翻起皮瓣。
3.轉移皮瓣並修復缺損區,蒂部根據情況可縫合成管狀,供皮區潛行分離後,可直接拉攏縫合。3周后斷蒂,修整創緣,多餘的皮膚縫回原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