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黃韌帶骨化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其同局部力學因素、代謝異常、家族遺傳等眾多因素關係密切。各種使黃韌帶的骨附著部負荷異常增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韌帶損傷,而反覆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將導致韌帶的骨化。
與後縱韌帶骨化發病情況一樣,黃韌帶骨化症在日本、東南亞等以食含糖量較高食物(稻穀類)為主的地區及患有
糖尿病人群中多發,可見黃韌帶骨化與糖代謝等有關。許多作者提出黃韌帶骨化實際上屬於脊柱韌帶骨化症的一部分,也有人提出該病同遺傳因素,如HLA抗原系統、種族差異均有關。
臨床表現
黃韌帶骨化在頸、胸、腰椎均可發病,但頸椎較少見,而以胸椎和腰椎居多且此類患者伴有另外一些脊柱韌帶骨化,如前縱韌帶、後縱韌帶、棘上韌帶骨化等。
頸椎黃韌帶骨化常見於中、下頸椎,以頸5~6與頸6~7,病變範圍多為1~2個椎節,多節段黃韌帶骨化十分少見,而在同一節段內,兩側病灶與單側病灶的發生率相近。單側病灶中,以左側多見。
頸椎黃韌帶骨化症在臨床上表現為頸椎管狹窄引起的
脊髓壓迫症狀,患者大多以肢體疼痛、麻木起病,尤以上肢及手指麻木居多,症狀加重,出現腫脹、乏力、僵硬、肢體不靈活,伴有頸部疼痛、僵直、活動受限、酸脹等症狀,部分患者可有胸部束帶感,下肢肌力不同程度減退,出現行走不穩,如踩棉花樣感覺,嚴重者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和
性功能障礙,脊髓受壓明顯時,出現錐體束症狀,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膝踝陣攣陽性,病理反射陽性等。感覺障礙表現不盡相同,可出現脊髓節段平面性感覺障礙,神經根分布的區域性感覺障礙和脊髓半側損傷綜合徵。
檢查
1.X線平片
黃韌帶骨化陰影常與椎體影像重疊而難以辨別。在側位片上,可見椎板腹側或椎板之間有密度增高的骨化塊陰影,下緣起於下一椎板上緣,上緣終止於該椎板中1/2處,其形狀常為三角形,如骨化灶較小或辨認有困難的,可攝斷層片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X線上還常可觀察到其他不同部位、不同韌帶的骨化現象,在頸椎黃韌帶骨化患者中,有近一半發生脊柱不同部位韌帶骨化,如胸椎黃韌帶骨化,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等。除此之外,尚可觀察到其他頸椎疾病,如頸椎退行性改變、發育性椎管狹窄以及先天性頸椎畸形等。
2.脊髓造影
表現為同骨化水平相一致的完全性梗阻或不完全性硬阻,在X線片上常可見不完全梗阻的壓迫來源來自於硬膜囊的後方。
3.CT掃描
可清晰地顯示位於頸椎椎板腹側的團塊狀骨化灶,並向椎管內突出,壓迫頸脊髓,其CT值與骨相同,如作CT脊髓造影檢查,可見頸脊髓硬膜囊受壓移位情況,進一步判定其受壓程度。
4.MRI檢查
在MRI的T1及T2加權矢狀面圖像上,增厚、骨化的黃韌帶常低信號影突向椎管,造成頸椎背側硬膜囊壓迫。骨化灶則為單節段三角形影,而且壓迫程度較為嚴重。
儘管在橫斷面圖像上,MRI顯示頸椎黃韌帶骨化不及CT掃描清晰,但其可直接進行矢狀面成像,除顯示骨化對脊髓壓迫程度之外,還可反映出脊髓受壓後的信號變化情況,判斷疾病預後。
診斷
鑑別診斷
該病應與多種疾患進行鑑別,其中尤應注意除外脊髓型
頸椎病椎管內占位
性病變、
脊髓空洞症和運動神經元疾患等。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對症狀較輕者,可採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頸部制動、頸托固定、理療、藥物治療等。但大多數患者非手術治療往往效果不佳。
2.手術治療
當脊髓或神經根受壓症狀明顯時,應行頸椎後路手術,徹底切除骨化增厚的黃韌帶,這是解除壓迫、恢復脊髓功能的有效措施。手術方式包括單純椎板切除術和椎板成形術。由於黃韌帶骨化灶常與椎板緣連續且與硬膜囊粘連,故在手術操作時要十分仔細,防止
脊髓損傷及
腦脊液漏的發生,有硬膜囊破損時,應該進行手術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