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後縱韌帶骨化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一般的常規化驗檢查,如血常規、血清蛋白等均在正常範圍。其與葡萄糖代謝之間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後縱韌帶骨化症是一種老年性疾病,好發於50~60歲老人中,60歲以上的發病率可高達20%。
臨床表現
1.一般概況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發生與發展一般均較緩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現任何臨床症狀。但當骨化塊增厚增寬到一定程度引起頸椎椎管狹窄時,或是病變進程較快以及遇到外傷時,或後縱韌帶骨化雖不嚴重,但伴有發育性椎管狹窄症時,則可造成對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壓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後出現症狀。
2.頸部症狀
病變早期患者頸部可由無痛而逐漸出現輕度酸痛及不適,頸椎活動大多正常或有輕度受限,以頭頸後伸受限為明顯。當被動活動超出其正常活動範圍時,可引起頸部疼痛或酸脹感。
3.神經症狀
主要是脊髓壓迫症狀,其特點是不同程度、有間歇期、慢性進行性、痙攣性四肢癱瘓。一般先從下肢開始,逐漸出現上肢症狀。少數病例亦可先出現上肢症狀或四肢同時發病。
(1)上肢症狀 主要是一側或雙側手部或臂部肌力減弱,並出現麻木、無力及手部活動靈活性減退,嚴重者不能拿筆持筷或捏取細小物品。患者握力大多減退,肌肉呈中度或輕度萎縮,尤以大、小魚際為明顯。
(2)下肢症狀 主要表現為雙下肢無力,抬舉困難,拖地而行或步態顫抖不穩,有踩棉花感。內收肌痙攣明顯者行路呈剪式步態,同時可有雙下肢麻木、無力、痙攣,嚴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完全癱於床上。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或活躍,髕陣攣陽性,病理反射多為陽性,可有深感覺及淺感覺減退。
(3)其他症狀 主要是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表現為排尿困難或小便失禁。排便功能亦多低下,每3~5天一次,常有便秘及腹脹。患者胸腹部可有束帶感,並易於查出痛覺障礙,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
4.後縱韌帶骨化症脊髓受累程度的分型
脊髓及脊神經根受累的程度不一,甚至可毫無改變。臨床上一般是根據神經組織受累的程度不同而分為以下五型:
(1)脊髓橫斷癱瘓型 包括四肢麻木、運動障礙、手指精巧活動受限、步行困難及排尿失控等表現。
(2)布朗-色夸征 表現為一側運動麻痹而對側感覺障礙,此在後縱韌帶骨化症中較為常見。
(3)襪套樣麻痹型 手與足的指、趾部感覺異常(麻木異物感),並伴有手足的運動障礙等,呈套狀。
(4)脊髓中央管型 表現為手部嚴重癱瘓,而足部卻幾乎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度運動障礙。
(5)神經根型 患者有頸項部疼痛或一側上肢疼痛。
檢查
1.X線檢查
表現及骨化類型,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的X線片主要特徵為椎體後緣異常的高密度條狀陰影。為準確判斷狹窄程度,可採用普通X線攝片和片來測量椎管的狹窄率。
2.CT掃描
是診斷後縱韌帶骨化症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橫斷面上觀察和測量骨化物的形態分布及其與脊髓的關係。在CT掃描圖像上,可見椎體後緣有高密度骨化塊突向椎管,椎管狹窄、容量變小,脊髓和神經根受壓移位變形。可用椎管橫斷面狹窄率來表示椎管狹窄程度,CT三維重建可觀察對橫斷面圖像進行矢狀面重建的骨化物在椎管縱向、橫向的發展情況,從而對後縱韌帶骨化的範圍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3.MRI
可根據脊柱韌帶的形態和信號變化判斷韌帶的正常或異常情況,在MRI的T1加權、T2加權圖像上,骨化的後縱韌帶常呈低信號強度凸入椎管,並可見硬膜囊外脂肪減少及硬膜囊受壓。在相應橫斷面上,可見椎體後緣呈低信號的後縱韌帶骨化影從椎管前方壓迫脊髓及神經根。
診斷
根據上述神經學檢查,結合X線、CT、MRI等影像學所見,常可作出明確診斷。
治療
後縱韌帶骨化症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對於症狀輕微,或症狀明顯,但經休息能得到緩解者,以及年齡較大有器質性疾病者,均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有持續頭顱牽引、臥床休息、頸托固定、理療和藥物治療等。由於後縱韌帶的骨化塊既可以對脊髓產生直接壓迫,又可以在頸部活動時對脊髓產生摩擦,採用保守療法將頸部固定後可以消除摩擦引起的刺激,取得的療效往往較預期的為好。對於頸椎的間歇性牽引法與推拿療法,有引起症狀加重的報導,應慎重選用。藥物療法可採用注射消炎止痛、神經營養藥物,有一定的療效。
2.手術治療
對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患者應首先採取保守治療,若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療法仍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