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是指因退行性變波及頸椎後方小關節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現損傷性關節炎反應,並產生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骨科
- 常見發病部位:頸2~3或頸5~6小關節
- 常見病因:創傷和退變
- 常見症狀:頸痛慢性頸痛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創傷和退變則是引起本病發病的兩個因素。創傷和退變間無明確的界限,作為致病因素,兩者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創傷加速退變的發展,而退變又增加了創傷的機會。
臨床表現
頸痛慢性頸痛是本病特徵性表現,多為持續性鈍痛,活動時可誘發或加劇,頸2~3或頸5~6小關節受到創傷和勞損發生率高,不同節段的小關節病變可引起不同區域的疼痛,分布具有一定特徵:
1.頸2~3小關節
疼痛位於上頸區,並延至枕區,嚴重者範圍可擴大至耳,頭頂,前額或眼等。
2.頸3~4小關節
疼痛位於頸側後方區域,向上可延伸至枕下,但不超過枕區,向下不超過肩胛帶,其分布形狀類似於提肩胛肌。
3.頸4~5小關節
疼痛類似於三角形區域分布,兩邊為後正中線與頸側後方界限,底為經鎖骨外,中1/3交點,平行於肩胛岡的假設虛線。
4.頸5~6小關節
疼痛呈三角形套狀分布,尖指向頸後正中,包繞肩胛帶的前、後及頂部,基線為肩胛岡。
5.頸6~7小關節
疼痛分布似覆蓋於肩胛岡上窩和岡下窩的四邊形狀。
6.頸7~胸1小關節
一般認為疼痛集中於頸6~7下半部分。
以上疼痛分布規律是各節段小關節病變時產生的主要區域,在嚴重者分布可擴散至更廣範圍,但此區常最為嚴重,疼痛可因雙側小關節受累而雙側分布,多個小關節受累則使疼痛區域重疊,將會給診斷帶來困難。
牽涉痛由於頸神經根在頭,頸,胸,上肢等有廣泛分布,因此除局部疼痛外,還常可引起牽涉痛表現,頭痛主要由於頸2~3小關節受累引起的牽涉痛。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常有明顯固定壓痛,活動時加劇,可因疼痛而使頸部活動減少,甚至頸部可處於強迫體位,局部相應支配小關節的脊神經後內側支阻滯可使疼痛緩解。
檢查
1.X線片
均需拍正側位片及左右斜位片,早期常無明顯改變,以後則顯示關節間隙狹窄,鬆動;逐漸於關節突起外增生,形成尖形骨刺;後期該關節呈現肥大性改變,周邊部伴有明顯的骨贅形成,並使椎間孔變小、變形。
2.斷層攝影
可較清楚地顯示出關節晚期的狹窄,骨贅及變形。
3.CT掃描
可由橫斷面十分清楚地顯示出小關節病變的程度及其與椎管,根管之間的聯繫,常見徵象為:①小關節邊緣骨刺形成;②小關節突肥大;③關節間隙變窄;④關節軟骨變薄;⑤小關節內“真空現象”;⑥關節囊鈣化;⑦關節突軟骨下骨質硬化等,但在早期CT掃描不如X線片,CT掃描的一個優點是可同時觀察椎間盤而排除椎間盤疾病。
4.SPECT常規ECT圖像
對於觀察本病無多大幫助,但高間隙解析度ECT圖像可清楚地顯示小關節核素攝入量增加,該法具有敏感性高的優點,可以作為行小關節關節造影前的一種篩選手段。
5.小關節造影術
對早期診斷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有較大幫助,須在電視透視下進行。一般早期可見到關節囊鬆弛或破裂,還可見到小關節炎性改變徵象,晚期則因穿刺困難及影像學徵象改變明顯而常不進行,造影結束後注射局麻藥和激素混合液,可同時起治療作用。
6.其他檢查
為排除可能合併椎管內病變,椎間盤病變及其他病變,有條件時可行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及椎間盤造影等檢驗以明確診斷。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治療
目前,對頸椎創傷性退變性小關節炎雖有多種治療方案,但尚缺乏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保守治療應根據病情選擇不同方法進行處理。
1.急性加重期治療
以休息、熱療及鎮痛為主。局部按摩、針刺、口服消炎止痛藥物以及封閉治療,均能奏效。臥木板床休息,臨床起床時用頸圍保護。急性期後,可適當開始體療及自我推拿操作,使頸肌得以鍛鍊。適度的運動,不僅可防止相對軟骨面牢固地及連續地受擠壓,又可使關節軟骨從滑液中得到營養,因此宜注意動靜結合。對頑固性疼痛,保守治療無效、發作頻繁、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應考慮注射療法及手術療法。
2.神經阻滯療法
既有明確診斷作用,同時又可起到止痛,緩解局部肌肉痙攣等治療性作用。無論是急性加重期還是慢性期,都是緩解疼痛的有效手段。
3.小關節注射法
這既是有效的診斷手段,同時更是一種療效頗佳的治療方法,該法對神經阻滯試驗陽性者均可。須在電視透視下進行。
4.頸後路小關節減壓術
已有明確小關節增生,骨贅形成壓迫脊神經根而產生根性症狀者宜行此術。由於小關節毗鄰椎管、椎動脈和脊神經根等重要結構,因此手術危險性較大,技術要求較高。術者須具有豐富臨床知識和較高的手術技巧方可進行,同時須嚴格掌握適應證。
5.射頻法脊神經後內側枝熱凝術及直視下脊神經後內側枝切斷術
由於其破壞性操作和遠期預後較差,目前均已很少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