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溜河

頭道溜河

頭道溜河,為松花江一級支流,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東南部,白山鎮境內。其發源於溜河北山東側谷地,北—南流向。先後接納15條小型河流。在東經127°19',北緯42°38'處流入松花江。頭道溜河流程21.7千米,流域面積109平方千米。

兩江口以東為松花江上游第一條支流,故此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頭道溜河
  • 所屬水系:松花江
  •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東南部,白山鎮境內
  • 發源地:溜河北山東側谷地
  • 河長:21.7 km
  • 流域面積:109 km
  • 平均流量:34880000 m/s
  • 流向:北—南
河流情況,水文特徵,所屬水系,流域概況,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文化,社會發展,自然資源,生態保護,

河流情況

頭道溜河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東南部,白山鎮境內。其發源於溜河北山東側谷地,北—南流向。先後接納15條小型河流。在東經127°19',北緯42°38'處流入松花江。
頭道溜河流程21.7千米,河床均寬5米,卵石河床,坡降9.6‰,流域面積109平方千米。
頭道溜河

水文特徵

頭道溜河多年平均徑流量3488萬立方米。

所屬水系

頭道溜河為松花江一級支流,松花江發源於中朝邊境的長白山天池。東經128°04′,北緯42°00′。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注入黑龍江,全長1972千米,流域面積54.7萬平方千米。較大支流有嫩江、整龍河、飲馬河、牡丹江、呼蘭河等,占中國江河第六位,是吉林省主要河流。

流域概況

地質

頭道溜河上段為斜長角閃岩、輝石角閃岩、斜長片麻岩,因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含磷灰石一般較高;中段及下段左岸為石榴黑雲斜長片麻岩、石榴黑雲變粒岩,夾角閃黑雲斜長片麻岩及少量榴輝閃斜片麻岩;下段右岸為混合花崗岩。

地貌

頭道溜河整個河段地處連綿群山之中。上游分水嶺海拔873米,入江口處海拔300米,河谷最寬點280米。

土壤

頭道溜河谷地為灰棕土壤,在河谷地帶為沖積土,土質肥沃,宜發展糧食生產。

植被

頭道溜河西岸遍布松、輸、柞等樹木。植被較好,水土流失少,河床比較穩定。

文化

  • 名稱來歷
兩江口以東為松花江上游第一條支流,故此得名。
  • 紅色歷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在頭道溜河之密林中曾舉辦黨員訓練班。

社會發展

頭道溜河流域的林中有山參、蘑菇、木耳、林蛙等土特產。

自然資源

頭道溜河二道高麗溝區位於樺甸市夾皮溝金礦南西部,發現的大架溝金礦、冰湖溝金礦就位於這個區域內。
20世紀90年代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0八隊在二道高麗溝區投入了地質、物化探綜合找礦,在該區發現了3條礦化蝕變帶,其中Ⅰ號為礦化蝕變帶、Ⅱ、Ⅲ號為礦化角礫岩帶,內深部發現6條金銀礦體和二條礦化體,與金、銀礦化相伴產出的金屬礦化主要有黃鐵礦化、方鉛礦化、閃鋅礦化。與成礦關係密切的蝕變主要有矽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高嶺土化、碳酸鹽化等,屬中低溫熱液蝕變組合。

生態保護

2017年6月6日,中共樺甸市委辦公室、樺甸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樺甸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工作方案》。全市所有河湖全面實行河長制。按照全省《方案》要求,結合樺甸市實際,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以獨立河湖為單位分級分段實行河長制;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下河流及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以下的自然湖泊,打捆併入其匯流的主要河湖共同實行河長制。樺甸市實行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河長。
截至2017年9月29日,頭道溜河縣級河長為劉延春,鄉級河長為張旭明,村級河長為劉繼軍。
自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覆蓋的地埋式垃圾桶及江河兩岸的廁所改造使農村民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不斷改善,經過河道治理和日常監督護河,村里現在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堤也穩固結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