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心經:領導者從卓越到圓滿的佛法智慧》是一本管理者的佛法書!將深奧的佛經通俗化,把智慧的思想大眾化。卓越的企業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財商,還要有一定的佛商。佛教經典雖浩如煙海,但其精華都集中在了《心經》一書當中。作者通過對《心經》逐字逐句地解讀,將佛教思想中的精華深入淺出地分析開來,並將其運用到如何提高企業領導者領導力的實踐當中。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領導力的領導者提供了一條新的認識自我、升華自我的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領袖心經:領導者從卓越到圓滿的佛法智慧
-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作者:陳竹友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5413137, 754541313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領袖心經:領導者從卓越到圓滿的佛法智慧》編輯推薦:人們常說:“領導者的心有多大,企業就能夠做多大。”所以,人們通常認為,所謂領導者之“心”,指的是企業領導者追求卓越的野心、超越競爭對手的雄心、堅持理想的恆心和實現目標的信心。但作者通過對《心經》的研讀,領悟到人們平常所提到的“心”,指的只是欲望,是妄心;而佛教所說的“心”,指的卻是真我自性。
作者簡介
陳竹友人,中國企業發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中國企業基因戰略管理理論創始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廈門大學、青島大學等12所大學總裁班特聘教授,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合作嘉賓,《北大商業評論》、《中國中小企業》、《市場行銷》、《徽商》等專業雜誌專欄作者和特約撰稿人。著有管理專著《企業成長密碼》。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心經》是佛教經典中的經典,企業領導者如果能依其智慧觀照修行,自覺覺他,自度度人,必能成就實現自我、創造價值、造福社會的圓滿功德。
——安徽天柱山三祖禪寺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寬容法師
佛教的核心是“般若”,領導的關鍵是智慧。在現代商業社會,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領導因素,更多地取決於企業領導者個人境界以及對於商業智慧的覺悟程度。
——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聯合會主席、總裁網創始人兼CEO 沈洋
陳竹友老師深厚的國學底蘊和獨到的佛學見解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本書會給大家帶來智慧的領導覺悟和奇妙的心靈震撼。
——清華大學海天國際經理人俱樂部理事長 胡濤
知識和方法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而智慧和境界則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用心感悟才能擁有。
——廣東華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崇弟
我對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一直心存敬畏。本書是我繼閱讀了南懷瑾大師的佛學經典之後讀到的又·本好書,我相信本書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從佛學中尋找到智慧的根源,值得用心去讀。
——《徽商》雜誌社副總編輯 許祝生
——安徽天柱山三祖禪寺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寬容法師
佛教的核心是“般若”,領導的關鍵是智慧。在現代商業社會,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領導因素,更多地取決於企業領導者個人境界以及對於商業智慧的覺悟程度。
——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聯合會主席、總裁網創始人兼CEO 沈洋
陳竹友老師深厚的國學底蘊和獨到的佛學見解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本書會給大家帶來智慧的領導覺悟和奇妙的心靈震撼。
——清華大學海天國際經理人俱樂部理事長 胡濤
知識和方法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而智慧和境界則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用心感悟才能擁有。
——廣東華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崇弟
我對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一直心存敬畏。本書是我繼閱讀了南懷瑾大師的佛學經典之後讀到的又·本好書,我相信本書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從佛學中尋找到智慧的根源,值得用心去讀。
——《徽商》雜誌社副總編輯 許祝生
名人推薦
《心經》是佛教經典中的經典,企業領導者如果能依其智慧觀照修行,自覺覺他,自度度人,必能成就實現自我、創造價值、造福社會的圓滿功德。
——安黴天柱山三祖撣寺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寬容法師
佛教的核心是“般若”,領導的關鍵是智慧。在現代商業社會,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領導因素,更多地取決於企業領導者個人境界以及對於商業智慧的覺悟程度。
——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聯合會主席、總裁網創始人兼CEO 沈洋
陳竹友老師深厚的國學底蘊和獨到的佛學見解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本書會給大家帶來智慧的領導覺悟和奇妙的心靈震撼。
——清華大學海天國際經理人俱樂部理事長 胡濤
知識和方法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而智慧和境界則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用心感悟才能擁有。
——廣東華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崇弟
我對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一直心存敬畏。本書是我繼閱讀了南懷瑾大師的佛學經典之後讀到的又一本好書,我相信本書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從佛學中尋找到智慧的根源,值得用心去讀。
——《徽商》雜誌社副總編輯 許祝生
——安黴天柱山三祖撣寺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寬容法師
佛教的核心是“般若”,領導的關鍵是智慧。在現代商業社會,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領導因素,更多地取決於企業領導者個人境界以及對於商業智慧的覺悟程度。
——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聯合會主席、總裁網創始人兼CEO 沈洋
陳竹友老師深厚的國學底蘊和獨到的佛學見解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本書會給大家帶來智慧的領導覺悟和奇妙的心靈震撼。
——清華大學海天國際經理人俱樂部理事長 胡濤
知識和方法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而智慧和境界則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用心感悟才能擁有。
——廣東華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崇弟
我對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一直心存敬畏。本書是我繼閱讀了南懷瑾大師的佛學經典之後讀到的又一本好書,我相信本書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從佛學中尋找到智慧的根源,值得用心去讀。
——《徽商》雜誌社副總編輯 許祝生
圖書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領導者的成“佛”之路
眾生皆“迷”,“悟”即成佛。
佛教把執迷不悟的芸芸眾生稱之為“凡”,把參透實相的覺悟智者稱之為“佛”。生活在“六凡法界”中的凡夫,因無法看清生命的本質而隨波逐流,在痛苦的六道中循環往復,輪迴不止。只有智慧的覺悟者才能超凡入聖,立地成佛。
能成佛的領導者 3
第一階段:凡夫之欲,領導者的動機 7
——領導者對現況的不滿意和具有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強烈動機
第二階段:自覺的阿羅漢,領導者的自我修煉 9
——領導者對目標的執著追求和堅持不懈地付諸行動
第三階段:覺他的菩薩,尋找同盟者 12
——複製成功的模式,支持者越多,領導者的成就越大
第四階段:求得正果的佛陀,領導者的涅槃 15
——凝聚團隊,超凡脫俗的佛商智慧
第二章 菩提心,佛商領袖的心智模式
觀世音菩薩站在大海邊反問自己:“是誰聽到了海潮聲?是我嗎?我是誰?”觀世音菩薩通過反觀自我、透視內心的智慧使自己覺悟成佛。領導者也應該不斷地反問自己:“坐在領導崗位上的這個人是誰?領導是什麼?是崗位、權力、地位或者名譽、威信的象徵嗎?領導的功能是什麼?是決策、指揮、命令,還是對別人的影響力、號召力?領導者應該乾什麼?領導者的價值和功能應該如何體現?”
“我”不是領導者 21
自我,權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3
實我,能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5
名我,魅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8
聖我,慈悲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30
無我,菩提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33
第三章 三法印,佛商領袖的境界格局
“三法印”是佛教驗證佛法是否正統的三大標準,也是衡量一個人的修煉程度是否達到成佛境界的準則。對於領導者來說,檢驗和衡量領導者水平高低的標準也有三種“法印”,它們分別是:領導行為與領導定位、領導性格與領導風格以及領導境界與領導藝術。
三法印,衡量佛法的標準 39
諸行無常,領導行為與領導定位 45
諸法無我,領導性格與領導風格 53
寂靜涅槃,領導境界與領導藝術 57
第四章 四聖諦,佛商領袖的成功之路
“四聖諦”是佛教理論中四種最基本、最核心的真理觀。“四聖諦”的根本宗旨是“緣起因果”。領導結果也是由緣起因果所決定的,只有正確的領導之因,才能產生正確的領導之果。它具體體現在領導者的規劃、決策、取捨和實施的過程與結果的因果循環之中。
四聖諦,領導者的“因”與“果” 65
苦諦,領導者的成敗之道 68
集諦,領導者的規劃之道 70
滅諦,領導者的取捨之道 74
道諦,領導者的成功之路 77
第五章 五蘊空,佛商領袖的團隊打造
佛教理論認為,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眾生與生俱來的智慧無法正常顯現;眾生智慧不能顯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看似明亮的雙眼,全都被色、受、想、行、識五種纏結不散的烏雲遮蔽了,而領導者之所以無法實現團隊目標、實現自我價值,也是因為不能突破籠罩在企業運營和團隊管理外表的“五蘊”,不能了徹運營管理的本質真相。
領導智慧,被“五蘊”遮蔽的光明 85
色蘊,團隊更需要系統管理 87
受蘊,團隊凝聚力 92
想蘊,團隊吸引力 96
行蘊,團隊行動力 100
識蘊,團隊知識管理 103
第六章 六波羅蜜,佛商領袖的智慧修煉
“六波羅蜜”是釋迦牟尼提供給所有佛教徒得道成佛的六種方法和路徑。只要修行者持之以恆地按照這六種方法潛心修煉,就一定可以到達彼岸,入聖成佛。佛商領袖也可以運用佛教的成佛法門修習心靈、感悟智慧,達到超越自我、卓爾不凡的領袖境界和成功彼岸。
領導者的“六波羅蜜” 111
布施波羅蜜,領導者的捨得之道 115
持戒波羅蜜,領導者的自律自覺 119
忍辱波羅蜜,領導者的自強不息 123
精進波羅蜜,領導者的進取不止 126
禪定波羅蜜,領導者的禪定修煉 130
般若波羅蜜,領導者的智慧修煉 135
第七章 般若行,佛商領袖的菩提路
釋迦牟尼告誡眾生: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人人都應該以“智慧”為舟,從當下出發,渡盡苦難,到達彼岸。通往彼岸的成長之路,叫做“菩提路”;用智慧通達彼岸的生命旅行,叫做“般若行”。企業經營和組織管理的過程,也應該是一次又一次完美的旅行。帶領團隊,實現理想的路途,就是佛商領袖的“菩提路”;用智慧成就自我、自渡渡人的領導行為,就是佛商領袖的“般若行”。
般若行,選擇領導方法的智慧 143
八正道,孕育領導思維的邏輯 148
菩提路,啟迪領導智慧的禪修 156
涅槃,從領導到佛商領袖的嬗變 162
前言
第一章 領導者的成“佛”之路
眾生皆“迷”,“悟”即成佛。
佛教把執迷不悟的芸芸眾生稱之為“凡”,把參透實相的覺悟智者稱之為“佛”。生活在“六凡法界”中的凡夫,因無法看清生命的本質而隨波逐流,在痛苦的六道中循環往復,輪迴不止。只有智慧的覺悟者才能超凡入聖,立地成佛。
能成佛的領導者 3
第一階段:凡夫之欲,領導者的動機 7
——領導者對現況的不滿意和具有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強烈動機
第二階段:自覺的阿羅漢,領導者的自我修煉 9
——領導者對目標的執著追求和堅持不懈地付諸行動
第三階段:覺他的菩薩,尋找同盟者 12
——複製成功的模式,支持者越多,領導者的成就越大
第四階段:求得正果的佛陀,領導者的涅槃 15
——凝聚團隊,超凡脫俗的佛商智慧
第二章 菩提心,佛商領袖的心智模式
觀世音菩薩站在大海邊反問自己:“是誰聽到了海潮聲?是我嗎?我是誰?”觀世音菩薩通過反觀自我、透視內心的智慧使自己覺悟成佛。領導者也應該不斷地反問自己:“坐在領導崗位上的這個人是誰?領導是什麼?是崗位、權力、地位或者名譽、威信的象徵嗎?領導的功能是什麼?是決策、指揮、命令,還是對別人的影響力、號召力?領導者應該乾什麼?領導者的價值和功能應該如何體現?”
“我”不是領導者 21
自我,權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3
實我,能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5
名我,魅力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28
聖我,慈悲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30
無我,菩提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33
第三章 三法印,佛商領袖的境界格局
“三法印”是佛教驗證佛法是否正統的三大標準,也是衡量一個人的修煉程度是否達到成佛境界的準則。對於領導者來說,檢驗和衡量領導者水平高低的標準也有三種“法印”,它們分別是:領導行為與領導定位、領導性格與領導風格以及領導境界與領導藝術。
三法印,衡量佛法的標準 39
諸行無常,領導行為與領導定位 45
諸法無我,領導性格與領導風格 53
寂靜涅槃,領導境界與領導藝術 57
第四章 四聖諦,佛商領袖的成功之路
“四聖諦”是佛教理論中四種最基本、最核心的真理觀。“四聖諦”的根本宗旨是“緣起因果”。領導結果也是由緣起因果所決定的,只有正確的領導之因,才能產生正確的領導之果。它具體體現在領導者的規劃、決策、取捨和實施的過程與結果的因果循環之中。
四聖諦,領導者的“因”與“果” 65
苦諦,領導者的成敗之道 68
集諦,領導者的規劃之道 70
滅諦,領導者的取捨之道 74
道諦,領導者的成功之路 77
第五章 五蘊空,佛商領袖的團隊打造
佛教理論認為,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眾生與生俱來的智慧無法正常顯現;眾生智慧不能顯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看似明亮的雙眼,全都被色、受、想、行、識五種纏結不散的烏雲遮蔽了,而領導者之所以無法實現團隊目標、實現自我價值,也是因為不能突破籠罩在企業運營和團隊管理外表的“五蘊”,不能了徹運營管理的本質真相。
領導智慧,被“五蘊”遮蔽的光明 85
色蘊,團隊更需要系統管理 87
受蘊,團隊凝聚力 92
想蘊,團隊吸引力 96
行蘊,團隊行動力 100
識蘊,團隊知識管理 103
第六章 六波羅蜜,佛商領袖的智慧修煉
“六波羅蜜”是釋迦牟尼提供給所有佛教徒得道成佛的六種方法和路徑。只要修行者持之以恆地按照這六種方法潛心修煉,就一定可以到達彼岸,入聖成佛。佛商領袖也可以運用佛教的成佛法門修習心靈、感悟智慧,達到超越自我、卓爾不凡的領袖境界和成功彼岸。
領導者的“六波羅蜜” 111
布施波羅蜜,領導者的捨得之道 115
持戒波羅蜜,領導者的自律自覺 119
忍辱波羅蜜,領導者的自強不息 123
精進波羅蜜,領導者的進取不止 126
禪定波羅蜜,領導者的禪定修煉 130
般若波羅蜜,領導者的智慧修煉 135
第七章 般若行,佛商領袖的菩提路
釋迦牟尼告誡眾生: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人人都應該以“智慧”為舟,從當下出發,渡盡苦難,到達彼岸。通往彼岸的成長之路,叫做“菩提路”;用智慧通達彼岸的生命旅行,叫做“般若行”。企業經營和組織管理的過程,也應該是一次又一次完美的旅行。帶領團隊,實現理想的路途,就是佛商領袖的“菩提路”;用智慧成就自我、自渡渡人的領導行為,就是佛商領袖的“般若行”。
般若行,選擇領導方法的智慧 143
八正道,孕育領導思維的邏輯 148
菩提路,啟迪領導智慧的禪修 156
涅槃,從領導到佛商領袖的嬗變 162
文摘
第一章:領導者的成“佛”之路
本章導讀:
眾生皆“迷”,“悟”即成佛。
佛教把執迷不悟的芸芸眾生稱之為“凡”,把參透實相的覺悟智者稱之為“佛”。生活在“六凡法界”中的凡夫,因無法看清生命的本質而隨波逐流,在痛苦的六道中循環往復輪迴不止。只有智慧的覺悟者才能超凡入聖,立地成佛。
凡夫的成佛之路,需要經歷“四聖法界”的層層歷煉和持續不斷的自我超越,才能修成正果;而企業領袖的成長之路,除了需要超越“平凡”的能力、自我突破的勇氣和追求“卓越”信念以外,還必須具備覺悟本質的“佛商智慧”和超凡脫俗的“佛商境界”。
經題:《心經》
經解領導力:
心:真我、自性。——領導成就,是領導者自我境界和格局所決定的。
經: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路。——領導者必須找到一條能讓自己和下屬同時成功的路。
領導感悟:普通的領導者,領導“人”;卓越的領導者,領導“心”。
能成“佛”的領導者
佛說:眾生皆有佛性。
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沒覺悟的佛。
凡夫之所以叫凡夫,是因為凡夫沒有像佛陀那樣用般若智慧解脫自已,用無上正覺②參破實相③!
32歲的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遙望夜空,深遠的天幕上繁星點點。一顆最亮的星辰刺破黑幕,划過蒼穹,像夜明燈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釋迦牟尼沐浴著如夢的星光,當下開悟,立地成佛。他脫口而出說出了成佛後的第一句話:“奇怪啊,奇怪啊!世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不具有像星光一樣燦爛的智慧,只是因為被種種假相的烏雲迷惑蔽擋,才無法展現出真我的本性。”
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降生在皇宮貴胄之門,成長於錦玉溫柔之鄉,享受著榮華富貴之養。但現實生活中永恆存在的生、老、病、死,和誰都無法改變、不可逆轉的世間無常,讓悉達多太子倍感迷茫。他試圖尋找出一條能永離生死的解脫之道,達到超越輪迴的生命涅槃。
26歲的悉達多太子在深夜裡悄悄地離開皇宮,他割斷頭髮,進入茂密的叢林和蒼莽無人的山澗修行解脫之法。然而,儘管他遍訪仙人、刻苦精進,甚至苦修到每日僅食一麻一麥的極限,但是整整6年過去了,卻仍然一無所成。連他父王派來暗中保護他的五個最為忠誠的侍從都對他失去了信心,離他而去。
一天,受盡磨難的悉達多太子,改變了自已堅持6年的苦修方式。他走出叢林,用尼連禪河的河水洗淨身上的污垢。他決定不再向身外求法,轉而向內心尋找解脫的法門。他來到伽耶山上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接受了一個牧童送給他的草墊,然後端坐在菩提樹下,發下誓言:“如果再不能成佛,誓不離座!”
經過7天7夜的禪思冥想,悉達多太子終於降伏心魔,打開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之門。曾經對他失望並離他而去的憍陳如等五位侍從,聽說太子成佛,重又回到釋迦牟尼的身邊,向佛陀懺悔,請求佛陀的原諒。釋迦牟尼把這五位侍從收為弟子,他們五人成為了佛陀最早度化的僧侶,他們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批僧團。自此,佛教體系中最核心的佛、法、僧三寶全部俱足。佛陀的思想,也通過三寶廣布天下、傳播萬方,成就眾生離苦得樂的無上功德。
“佛”,漢意為“覺悟者”,指修成正果的境界。成佛的人,也就意味著永遠超脫了凡夫俗子的六道輪迴。
在佛的世界裡,釋迦牟尼為我們描繪了凡夫在這一生的生命結束之後可能去往的十個地方。並根據“苦”和“樂”的程度,把這些地方分成了十個等級,佛教稱之為“十方法界”。
“十方法界”依照從極惡到極善、從極苦到極樂、從極低層到極高層遞進次序排列而成。最下面的六個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凡夫層);從包括“聲聞”到“佛”的四個法界,叫做“四聖法界”。越向上的等級越高,越向下等級越低。
佛陀告誡眾生,因果循環,六道輪迴。人在一生中的所有行為,都將被累積成決定我們死後去往何處的“因”,並直接導致我們去往何處的“果”。
凡夫不知因果,所以永遠會在六道中循環往復。只有從進入第七位的阿羅漢(聲聞法界的最高果位)開始,凡夫才會永遠了脫生死,超凡入聖。
佛法描述的“十方法界”結構模型,如圖1-1所示。
圖1-1:佛教“十方法界”等級示意圖
在佛教的理論體系里,愚痴的眾生如果想要完成由凡入聖的全部過程,有時候需要經過千百億那由他④世的劫難。而那些根器⑤猛利的佛家弟子們,卻能在剎那之間頓悟成佛。兩種差距的存在,並不表示眾生生來的不平等。恰恰相反,佛陀告訴我們的卻是“眾生皆佛”,人人皆有佛性。兩者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別,秘密就隱藏在我們的內心中!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有一次向達摩師祖請教:“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
這段經典的對白,明確地告訴我們:凡夫與佛之間的界限,就隱藏在“空”和“有”之間!唯物者認為空有相對,佛教認為空有不二。只有認識二者之間的真有妙用,才能徹底解脫束縛我們心靈的鐵鏈枷鎖。所以,《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管是佛教的理論體系,還是釋迦牟尼成佛之路的現身說法,無論在形式上、方法上,還是步驟上都在暗示我們:一個有所作為的領導者,至少必須跨越四道台階,才能脫胎換骨、成就大業。
如果把凡夫成佛的各個階段,和領導自我修煉的成長階段對應起來,一個普通的“凡夫型”領導,想要成長為“佛陀型”的領導者,至少需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如圖1-2所示。
領導者需要經歷的四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凡夫之欲,領導者的動機
第二階段:羅漢自覺,領導者的修煉
第三階段:菩薩覺他,領導者的同盟
第四階段:佛陀正果,領導者的涅槃
本章導讀:
眾生皆“迷”,“悟”即成佛。
佛教把執迷不悟的芸芸眾生稱之為“凡”,把參透實相的覺悟智者稱之為“佛”。生活在“六凡法界”中的凡夫,因無法看清生命的本質而隨波逐流,在痛苦的六道中循環往復輪迴不止。只有智慧的覺悟者才能超凡入聖,立地成佛。
凡夫的成佛之路,需要經歷“四聖法界”的層層歷煉和持續不斷的自我超越,才能修成正果;而企業領袖的成長之路,除了需要超越“平凡”的能力、自我突破的勇氣和追求“卓越”信念以外,還必須具備覺悟本質的“佛商智慧”和超凡脫俗的“佛商境界”。
經題:《心經》
經解領導力:
心:真我、自性。——領導成就,是領導者自我境界和格局所決定的。
經: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路。——領導者必須找到一條能讓自己和下屬同時成功的路。
領導感悟:普通的領導者,領導“人”;卓越的領導者,領導“心”。
能成“佛”的領導者
佛說:眾生皆有佛性。
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沒覺悟的佛。
凡夫之所以叫凡夫,是因為凡夫沒有像佛陀那樣用般若智慧解脫自已,用無上正覺②參破實相③!
32歲的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遙望夜空,深遠的天幕上繁星點點。一顆最亮的星辰刺破黑幕,划過蒼穹,像夜明燈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釋迦牟尼沐浴著如夢的星光,當下開悟,立地成佛。他脫口而出說出了成佛後的第一句話:“奇怪啊,奇怪啊!世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不具有像星光一樣燦爛的智慧,只是因為被種種假相的烏雲迷惑蔽擋,才無法展現出真我的本性。”
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降生在皇宮貴胄之門,成長於錦玉溫柔之鄉,享受著榮華富貴之養。但現實生活中永恆存在的生、老、病、死,和誰都無法改變、不可逆轉的世間無常,讓悉達多太子倍感迷茫。他試圖尋找出一條能永離生死的解脫之道,達到超越輪迴的生命涅槃。
26歲的悉達多太子在深夜裡悄悄地離開皇宮,他割斷頭髮,進入茂密的叢林和蒼莽無人的山澗修行解脫之法。然而,儘管他遍訪仙人、刻苦精進,甚至苦修到每日僅食一麻一麥的極限,但是整整6年過去了,卻仍然一無所成。連他父王派來暗中保護他的五個最為忠誠的侍從都對他失去了信心,離他而去。
一天,受盡磨難的悉達多太子,改變了自已堅持6年的苦修方式。他走出叢林,用尼連禪河的河水洗淨身上的污垢。他決定不再向身外求法,轉而向內心尋找解脫的法門。他來到伽耶山上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接受了一個牧童送給他的草墊,然後端坐在菩提樹下,發下誓言:“如果再不能成佛,誓不離座!”
經過7天7夜的禪思冥想,悉達多太子終於降伏心魔,打開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之門。曾經對他失望並離他而去的憍陳如等五位侍從,聽說太子成佛,重又回到釋迦牟尼的身邊,向佛陀懺悔,請求佛陀的原諒。釋迦牟尼把這五位侍從收為弟子,他們五人成為了佛陀最早度化的僧侶,他們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批僧團。自此,佛教體系中最核心的佛、法、僧三寶全部俱足。佛陀的思想,也通過三寶廣布天下、傳播萬方,成就眾生離苦得樂的無上功德。
“佛”,漢意為“覺悟者”,指修成正果的境界。成佛的人,也就意味著永遠超脫了凡夫俗子的六道輪迴。
在佛的世界裡,釋迦牟尼為我們描繪了凡夫在這一生的生命結束之後可能去往的十個地方。並根據“苦”和“樂”的程度,把這些地方分成了十個等級,佛教稱之為“十方法界”。
“十方法界”依照從極惡到極善、從極苦到極樂、從極低層到極高層遞進次序排列而成。最下面的六個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凡夫層);從包括“聲聞”到“佛”的四個法界,叫做“四聖法界”。越向上的等級越高,越向下等級越低。
佛陀告誡眾生,因果循環,六道輪迴。人在一生中的所有行為,都將被累積成決定我們死後去往何處的“因”,並直接導致我們去往何處的“果”。
凡夫不知因果,所以永遠會在六道中循環往復。只有從進入第七位的阿羅漢(聲聞法界的最高果位)開始,凡夫才會永遠了脫生死,超凡入聖。
佛法描述的“十方法界”結構模型,如圖1-1所示。
圖1-1:佛教“十方法界”等級示意圖
在佛教的理論體系里,愚痴的眾生如果想要完成由凡入聖的全部過程,有時候需要經過千百億那由他④世的劫難。而那些根器⑤猛利的佛家弟子們,卻能在剎那之間頓悟成佛。兩種差距的存在,並不表示眾生生來的不平等。恰恰相反,佛陀告訴我們的卻是“眾生皆佛”,人人皆有佛性。兩者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別,秘密就隱藏在我們的內心中!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有一次向達摩師祖請教:“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
這段經典的對白,明確地告訴我們:凡夫與佛之間的界限,就隱藏在“空”和“有”之間!唯物者認為空有相對,佛教認為空有不二。只有認識二者之間的真有妙用,才能徹底解脫束縛我們心靈的鐵鏈枷鎖。所以,《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管是佛教的理論體系,還是釋迦牟尼成佛之路的現身說法,無論在形式上、方法上,還是步驟上都在暗示我們:一個有所作為的領導者,至少必須跨越四道台階,才能脫胎換骨、成就大業。
如果把凡夫成佛的各個階段,和領導自我修煉的成長階段對應起來,一個普通的“凡夫型”領導,想要成長為“佛陀型”的領導者,至少需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如圖1-2所示。
領導者需要經歷的四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凡夫之欲,領導者的動機
第二階段:羅漢自覺,領導者的修煉
第三階段:菩薩覺他,領導者的同盟
第四階段:佛陀正果,領導者的涅槃
序言
人們常說:“領導者的心有多大,企業就能夠做多大。”
我們通常認為,企業成長速度的快與慢,發展規模的大與小,甚至企業競爭能力的強與弱,都與企業領導者的“心”有關。所以筆者認為,所謂領導者之“心”,指的是企業領導者追求卓越的野心、超越競爭對手的雄心、堅持理想的恆心和實現目標的信心。
在多年的企業戰略和領導力培訓生涯中,筆者曾經固執地以為,只要幫助企業領導者提高領導技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和領導工具,就可以幫助領導者解決所有問題了。但自從接觸了佛教,並能獨自讀通《心經》之後,筆者才真正明白:之前我所理解的“心”,指的只是欲望,是妄心;而佛教所說的“心”,指的卻是真我自性。
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禪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意思是說,人只有明心,才能見性。可見,決定企業大小強弱的,並不在於企業領導者有多大的野心和多么宏偉的雄心,而在於領導者是否具有釋迦牟尼所說的藏有般若智慧的“空”心!
佛教所說的“空”,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沒有”或“無”。恰恰相反,它是指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無邊境界和吞吐宇宙的無窮格局。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為它讓人類同時擁有了三種不可或缺的元素:真、善和美。真,是物質,是科學。物質讓人類富有,科學使文明進步。善,是精神,是良知。精神讓人類心靈充實,良知使人類,和睦相處。美,是藝術,是修養。藝術可以陶冶人類的情操,修養讓人類的行為脫離低俗。沒有“美”和“善”的科學。只能使人類變得邪惡;沒有“真”和“美”的善良,只能讓人類變得愚蠢;沒有“真”和“善”的藝術。只能令人間充滿虛偽。
愛因斯坦說:“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所以,追求完美的領導者應當透徹地審視自我:不懂藝術的領導行為如同粗魯的莽夫;沒有技巧的領導方式好像騎驢找驢的傻瓜;境界太低、格局太小的領導者就像雙目失明的瞎子,永遠都摸不清“拐杖”範圍之外的環境。而把我們變成莽夫、傻瓜和瞎子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領導者的修養不夠,境界就低;境界太低,格局就小;格局太小,取得的成就也就一定有限。但領導者的修養、境界和格局卻不是用工具和方法就能夠解決得了的,它甚至不能像知識一樣被學習,而是需要領導者進行持續不斷地自我修煉和永不停歇地自我突破。
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像佛教這樣,讓人們徹底地看清自我,系統地幫助人們修繕心靈,提高自我的境界和心胸格局。
《心經》的核心理論是“般若”。佛教用它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稱其為“諸佛之母”。“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人聖的智慧。若用中文的“智慧”一詞來對應它,未免輕淺了些,故用音譯以示與智慧的區別。
釋迦牟尼一生傳經布道了49年,僅僅宣講“般若”二字就整整用了22年,而最能表達“般若”精髓的就是只有260字的《心經》,由此可見《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六祖慧能是個目不識丁的樵夫,但他卻能聞法見性。有一次,比丘尼無盡藏向六祖請教《涅槊經》,六祖一一予以解答,令無盡藏深感震驚:一個不識字的人,怎么能夠如此深刻地理解佛法經典的玄思妙智?
六祖看出了無盡藏的困惑,便用手指著天空的明月對無盡藏說:“佛法真理就像這天空的明月,經書文字就如同指向明月的手指。知道明月在哪裡的人,是不需要藉助手指的指引的。”
手指不是明月,手指只是指引我們看清明月所在位置的工具;經書也不是佛,而是一條引領修行者通往佛國淨土的道路。 《心經》攝受人心的力量,絕不是用語言文字就能窮盡描述和準確表達的。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結果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感受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覺悟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境界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格局也不同!
《老子》第十五章里有這樣一句話:“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能在動盪不安的混沌中最先安靜下來,使它漸漸地變得清純?誰能在苟安無趣的死寂中最先顯現出生機。使它慢慢地充滿活力?讓自己永遠保持一顆至真、至善、至朴、至純的空靈心境。不僅是生活的態度和精神的狀態,更是生命永恆的主題,也是生命的本質所在。
據《左傳》記載,楚武王荊屍……入告夫曰:“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盪王心焉。”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楚武王荊屍對王后鄧曼說:“戢的心最近很亂,不知道內心在煩躁什麼,無法讓心安定下來。”鄧曼嘆了口氣,說:“你之所以煩躁不安,是因為你的內心失去了安詳;既然內心失去了安詳,你所擁有的一切也就快要失去了。”
只有內心安詳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只有內心安詳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幸福如此,快樂如此,人生如此,諸事如此。而這一切,都需要從“心”開始。
《心經》指示眾生應“依真心實相般若之體,起觀照般若之用”。《心經》告訴我們,修心的根本目的是認識真我,明心見性。任何人哪怕能夠從《心經》中學到丁點兒真知,終身都將受用不盡。
今天,筆者以一顆卑微之心,從《心經》里擷取一顆閃爍著般若妙智的水滴,把它和領導力結合起來,期望領導者能從中悟出管理的般若智慧。筆者所能做的,也不過像那“指向明月的手指”一樣,希望讀者通過這根粗拙的“手指”,開啟自性,覺悟自我,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領導力。
手指不是明月,但卻可以讓我們找到明月的所在。《心經》也不是領導力,但領導者卻可以從《心經》里找到隱藏在領導力背後的至真哲理。
我們通常認為,企業成長速度的快與慢,發展規模的大與小,甚至企業競爭能力的強與弱,都與企業領導者的“心”有關。所以筆者認為,所謂領導者之“心”,指的是企業領導者追求卓越的野心、超越競爭對手的雄心、堅持理想的恆心和實現目標的信心。
在多年的企業戰略和領導力培訓生涯中,筆者曾經固執地以為,只要幫助企業領導者提高領導技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和領導工具,就可以幫助領導者解決所有問題了。但自從接觸了佛教,並能獨自讀通《心經》之後,筆者才真正明白:之前我所理解的“心”,指的只是欲望,是妄心;而佛教所說的“心”,指的卻是真我自性。
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禪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意思是說,人只有明心,才能見性。可見,決定企業大小強弱的,並不在於企業領導者有多大的野心和多么宏偉的雄心,而在於領導者是否具有釋迦牟尼所說的藏有般若智慧的“空”心!
佛教所說的“空”,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沒有”或“無”。恰恰相反,它是指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無邊境界和吞吐宇宙的無窮格局。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為它讓人類同時擁有了三種不可或缺的元素:真、善和美。真,是物質,是科學。物質讓人類富有,科學使文明進步。善,是精神,是良知。精神讓人類心靈充實,良知使人類,和睦相處。美,是藝術,是修養。藝術可以陶冶人類的情操,修養讓人類的行為脫離低俗。沒有“美”和“善”的科學。只能使人類變得邪惡;沒有“真”和“美”的善良,只能讓人類變得愚蠢;沒有“真”和“善”的藝術。只能令人間充滿虛偽。
愛因斯坦說:“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所以,追求完美的領導者應當透徹地審視自我:不懂藝術的領導行為如同粗魯的莽夫;沒有技巧的領導方式好像騎驢找驢的傻瓜;境界太低、格局太小的領導者就像雙目失明的瞎子,永遠都摸不清“拐杖”範圍之外的環境。而把我們變成莽夫、傻瓜和瞎子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領導者的修養不夠,境界就低;境界太低,格局就小;格局太小,取得的成就也就一定有限。但領導者的修養、境界和格局卻不是用工具和方法就能夠解決得了的,它甚至不能像知識一樣被學習,而是需要領導者進行持續不斷地自我修煉和永不停歇地自我突破。
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像佛教這樣,讓人們徹底地看清自我,系統地幫助人們修繕心靈,提高自我的境界和心胸格局。
《心經》的核心理論是“般若”。佛教用它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稱其為“諸佛之母”。“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人聖的智慧。若用中文的“智慧”一詞來對應它,未免輕淺了些,故用音譯以示與智慧的區別。
釋迦牟尼一生傳經布道了49年,僅僅宣講“般若”二字就整整用了22年,而最能表達“般若”精髓的就是只有260字的《心經》,由此可見《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六祖慧能是個目不識丁的樵夫,但他卻能聞法見性。有一次,比丘尼無盡藏向六祖請教《涅槊經》,六祖一一予以解答,令無盡藏深感震驚:一個不識字的人,怎么能夠如此深刻地理解佛法經典的玄思妙智?
六祖看出了無盡藏的困惑,便用手指著天空的明月對無盡藏說:“佛法真理就像這天空的明月,經書文字就如同指向明月的手指。知道明月在哪裡的人,是不需要藉助手指的指引的。”
手指不是明月,手指只是指引我們看清明月所在位置的工具;經書也不是佛,而是一條引領修行者通往佛國淨土的道路。 《心經》攝受人心的力量,絕不是用語言文字就能窮盡描述和準確表達的。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結果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感受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覺悟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境界不同;不同的人讀《心經》。讀出的格局也不同!
《老子》第十五章里有這樣一句話:“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能在動盪不安的混沌中最先安靜下來,使它漸漸地變得清純?誰能在苟安無趣的死寂中最先顯現出生機。使它慢慢地充滿活力?讓自己永遠保持一顆至真、至善、至朴、至純的空靈心境。不僅是生活的態度和精神的狀態,更是生命永恆的主題,也是生命的本質所在。
據《左傳》記載,楚武王荊屍……入告夫曰:“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盪王心焉。”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楚武王荊屍對王后鄧曼說:“戢的心最近很亂,不知道內心在煩躁什麼,無法讓心安定下來。”鄧曼嘆了口氣,說:“你之所以煩躁不安,是因為你的內心失去了安詳;既然內心失去了安詳,你所擁有的一切也就快要失去了。”
只有內心安詳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只有內心安詳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幸福如此,快樂如此,人生如此,諸事如此。而這一切,都需要從“心”開始。
《心經》指示眾生應“依真心實相般若之體,起觀照般若之用”。《心經》告訴我們,修心的根本目的是認識真我,明心見性。任何人哪怕能夠從《心經》中學到丁點兒真知,終身都將受用不盡。
今天,筆者以一顆卑微之心,從《心經》里擷取一顆閃爍著般若妙智的水滴,把它和領導力結合起來,期望領導者能從中悟出管理的般若智慧。筆者所能做的,也不過像那“指向明月的手指”一樣,希望讀者通過這根粗拙的“手指”,開啟自性,覺悟自我,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領導力。
手指不是明月,但卻可以讓我們找到明月的所在。《心經》也不是領導力,但領導者卻可以從《心經》里找到隱藏在領導力背後的至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