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五力模型

領導力五力模型

領導力概念與領導過程、領導行為領導能力、領導知識和領導情境等密切相關,它們共同構成了領導力概念鏈,並詮釋了領導力諸要素的關係:處於核心層(第一圈層)的是領導過程;第二圈層的領導行為、領導能力和領導知識都是領導過程的直接或間接產物;第三圈層的領導情境是指確保領導過程正常運行的環境因素的總和,是領導行為領導能力和領導知識等要素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領導力五力模型
  • 套用學科:企業經營管理
  • 內容:感召、前瞻、影響、決斷和控制力
基本信息,研究,國內,中科院組,五力模型,六維領導力,內容,感召力,前瞻力,影響力,決斷力,控制力,評價,

基本信息

領導力五力模型領導力五力模型
一個組織的持續成功總會有三點必須得到保證:正確的戰略;確保戰略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高素質組織及相對靈活的管理系統;保證組織成員相互信任、協作,目標清楚、狀態良好的領導力量。在領導力概念鏈的邏輯關係中,作為領導能力總稱的領導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核心作用, 領導者一方面需要整合各種領導知識並通過領導實踐使這些知識升華為領導力,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領導行為套用這些能力從而影響群體或組織的目標及其實現過程。領導力的特殊重要性預示著領導學研究將由領導行為研究範式轉向領導力研究範式。
領導力的構成要素。領導力是決定領導者領導行為的內在力量.是實現群體或組織目標、確保領導過程順暢運行的動力。從領導力的角度分析,早期特質理論的核心是領導力問題而非領導問題。

研究

Stogdill觀點
曾於1948年和1974年兩次對領導特質理論進行調查研究.他在1974年得出的結論表明,領導者必須具備八個方面的能力或素質,即成就、韌性、洞察力、主動性、自信心責任感協調能力寬容、影響力和社交能力。學者Northouse則在總結多種特質領導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歸納了領導力的主要特性:才智自信、決策力、正直和社交能力。特質領導理論經過20世紀中期的進化,到加世紀70年代發展為魅力型領導理論。魅力型領導理論的代表人物Horse認為,魅力型領導力主要包括支配慾、強烈的影響欲、自信心和強烈的道德價值觀等。
領導力模型領導力模型
除特質領導理論外,其他領導和領導力理論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領導力的構成。英國領導學學者Adair認為領導者在履行職責時需要展現以下品質或特性:群體影響力、指揮行動、冷靜判斷力專注和責任心。美國學者哈維·羅森(Rosen)認為領導者必須具備八項要素,即前瞻性、信任、參與意識、求知精神、多樣性、創造性、篤實精神和集體意識。
Cashman觀點
領導能力開發的角度討論了領導力。他認為,領導是由內向外的,領導不是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它源自個體內部的某個地方。一個人可以通過七種路徑實現由內至外的領導,這七種路徑分別是目標控制、變化控制、人際控制、本質控制、平衡控制、行動控制和個人控制。Cashman提出的七條路徑也就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七種能力。
Cuephy觀點
在《領導學》中進一步區分了基本領導技能和高級領導技能。基本領導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從經驗中學習,溝通,傾聽,果斷,提供建設性反饋,對有效的壓力管理的指導;構建技術方面的任職能力,與上級構建良好的關係,與同事構建良好的關係,設定目標,懲罰,召開會議。高級領導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內容:授權,調解衝突,談判,解決問題,提高創造力,診斷個人、群體及組織層面的績效問題,工作團隊的塑造。排除團隊塑造障礙,高層團隊的創造,(領導力)開發計畫,可信度,輔導。
Chapman觀點
在《發現,然後培育領導力》中提了出了一個經典的領導力形成模式,該模式包括六個要素,即充滿理想色彩的使命感、果斷而正確的決策、共享報酬、高效溝通、足夠影響他人的能力和積極的態度(見右圖)。需要注意,領導力深深紮根於其賴以生存的土壤——被賦予力量的被領導者,領導者的力量來源於被領導者而不是他們的上級。他們還給出了領導力公式,領導力是前五個要素的和與第六個要素的乘積。
領導力開發模型領導力開發模型

國內

中科院組

經過課題攻關,基於領導過程構建了領導力五力模型(苗建明霍國慶等,2006)。
根據領導力概念譜系,領導力是支撐領導行為的各種領導能力的總稱,其著力點是領導過程;換言之,領導力是為確保領導過程的進行或者說領導目標的順利實現服務的。基於領導過程進行分析,可以認為,領導者必須具備如下領導能力:
領導力五力模型
(1)對應於群體或組織目標的目標和戰略制定能力(前瞻力);
(2)對應於或來源於被領導者的能力,包括吸引被領導者的能力(感召力)及影響被領導者和情境的能力(影響力);
(3)對應於群體或組織目標實現過程的能力,主要包括正確而果斷決策的能力(決斷力)和控制目標實現過程的能力(控制力)。
這五種關鍵的領導能力就構成了領導力五力模型(見右圖)。

五力模型

五種領導能力對領導者而言都非常重要,但這些領導能力並不處於同一層而,在五種領導力中,感召力是最本色的領導能力,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崇高的使命感、令人肅然起敬的道德修養、充沛的激情、寬厚的知識面、超人的能力和獨特的個人彤象,他就只能成為一個管理者而不能修煉為一個領導者,岡此,感召力是處於頂層的領導能力;但是,一個領導者不能僅僅追求自己成為“完人”,領導者的天職是帶領群體或組織實現其使命。這樣就要求領導者能夠看清組織的發展方向和路徑,並能夠通過影響被領導者實現團隊的目標,就此而言,前瞻力和影響力是感召力的延伸或發展。是處於中間層面的領導能力;同時,領導者不能僅僅指明方向就萬事大吉,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新的意想不到的危機和挑戰,這就要求領導者具備超強的決斷力和控制力,存重大危機關頭能夠果斷決策、控制局面、力挽狂瀾,也就是說,作為前瞻力和影響力的延伸和發展,決斷力和控制力是處於實施層面的領導能力。

六維領導力

六維領導力圖示六維領導力圖示
上個世紀80年代,科學家托尼·布贊,提出思維導圖的概念,基於此,國內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提出360度領導力模型構成領導力模型的六種能力,即領導力六維領導力模型。
持續成長的學習力
多謀善斷的決策力
整合資源的組織力
帶隊育人的教導力
達成績效的推行力
凝聚人心的感召力

內容

感召力

感召力是最本色的領導能力,領導學理論中最經典的特質論研究的核心主題就是感召力。感召力主要來自於以下五個方面:
(1)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領導力五力模型內容領導力五力模型內容
(2)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
(3)具有代表一個群體、組織、民族、國家或全人類的倫理價值觀和臻於完善的修養;
(4)具有超越常人的大智慧和豐富曲折的閱歷;
(5)不滿足於現狀,樂於挑戰,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激情。

前瞻力

前瞻力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著眼未來、預測未來和把握未來的能力。具體分析,前瞻力的形成主要與下述因素有關:
(1)領導者和領導團隊的領導理念
(2)組織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3)組織的核心能力;
(4)組織所在行業的發展規律;
(5)組織所處的巨觀環境的發展趨勢。

影響力

影響力是領導者積極主動地影響被領導者的能力,主要體現為:
(1)領導者對被領導者需求和動機的洞察與把握;
(2)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建立的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關係;
(3)領導者平衡各種利益相關者特別是被領導者利益的行為與結果;
(4)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進行溝通的方式、行為與效果;
(5)領導者擁有的各種能夠有效影響被領導者的權力。

決斷力

決斷力是針對戰略實施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而進行快速和有效決策的能力,主要體現為:
(1)掌握和善於利用各種決策理論、決策方法和決策工具;
(2)具備快速和準確評價決策收益的能力;
(3)具備預見、評估、防範和化解風險的意識與能力;
(4)具有實現目標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資源;
(5)具備把握和利用最佳決策及其實施時機的能力。

控制力

控制力是領導者有效控制組織的發展方向、戰略實施過程和成效的能力,一般是通過下述方式來實現的:
(1)確立組織的價值觀並使組織的所有成員接受這些價值觀;
(2)制定規章制度等規範並通過法定力量保證組織成員遵守這些規範;
(3)任命和合理使用能夠貫徹領導意圖的幹部來實現組織的分層控制
(4)建立強大的信息力量以求了解和駕馭局勢;
(5)控制和有效解決各種現實的和潛在的衝突以控制戰略實施過程。

評價

領導力五力模型是領導者領導能力的高度抽象,準確地說,領導力五力模型是作為領導學研究對象的一般領導者的領導能力的概括。在現實的領導實踐中,只有傑出的領導者才能夠在全部五種領導能力方面都達到極高的水準,真正實現領導者的全面發展。
木桶原理木桶原理
對大多數領導者而言,他們大都擁有全部五種領導能力,但他們的領導能力發展不夠均衡,在某種或某幾種領導能力方面存存薄弱環節,用管理學中的“木桶原理”來說明,也就是存在領導能力“短板”。
如果不能夠突破這些“短板”從而實現領導能力的全面均衡發展,他們就較難駕馭和成功領導更大規模或更複雜的組織。領導力五力模型是理論歸納和推導的產物,就其根源而言,領導力五力模型來源於各類領導者的領導實踐。領導力五力模型最終還要用於分析和指導各類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提升領導者的整體領導力,建立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