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單位
文獻出處
滿洲國政府 公布
關鍵字
官制 滿洲國 滿洲國
主題詞
f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領事官官制
- 公布單位:滿洲國政府
公布單位
文獻出處
滿洲國政府 公布
關鍵字
官制 滿洲國 滿洲國
主題詞
f
領事制度出現較早,始於民間,幾經興衰。雙邊領事條約或條款最早出現於17世紀的通商、航海條約之中,並開始將民間性質的領事制度納入官方,到18、19世紀變得越來越普遍。而自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出於維護國家利益和效率的考慮,逐漸把外交官制與領事官制合併,使領事和外交官更接近甚至等同...
《漢書·百官公卿表》云:“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丞相之名,始於戰國。《戰國策·魏策二》記載蘇代說梁王:“莫如太子之自相,是三人皆以太子為非固相也,皆將務以其國事魏,而欲置丞相之璽。”秦國官制多仿三晉,惠王十年始有張儀相秦,武王二年設左、右丞相,才有丞相的...
所謂“官制文化”,就是殖民地文化專制、法西斯文化專制。偽滿文化具有高度集中、壟斷的特徵。一切文化宣傳事業都操縱在日偽統治者所統轄的文化機構手中。日本侵略者給這種文化專制概括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官制文化”。新聞、廣播在現代思想文化宣傳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日本帝國主義在侵占我國東北的第二年...
三《資政院院章》、《內閣官制》及《弼德院官制》對外交權力的劃分 四《十九信條》對最高外交權力的界定 第二節 外交制度建設 一外務部的設立及其專業化改造 二外交官養成制度的初現雛形 三外交禮儀的國際化 四對地方外交權的限制與管理 五對使領館管理的規範化 第三章 維護主權與回爭權利的展開 第一節 清...
(一)厘定官制:尋找突破口 (二)部院之爭:司法權的爭奪 (三)從大理院到各級審判廳之建制 二、《法院編制法》之出台前後 (一)將出未出之際的真空填補 (二)《法院編制法》之出台及內容 (三)作為補充的其他立法 第五章 襲取日本:修律後期的訴訟立法 一、《訴訟暫行章程》之轉向嘗試 (一)暫行...
文官制改革 面對接連不斷的政治醜聞的困擾和文官改革的輿論壓力,格蘭特政府將文官改革提上議事日程。1871年國會通過了文官撥款法,並依據該法組成了負責制定文官管理規則的委員會,任命柯蒂斯為主席,開創了由獨立的政府機構統一管理文官事務的先例。1872年舉行了第一次文官考試,並制定了新的文官分類規則,在美國文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官制改革,理藩院改為理藩部,《理藩院則例》也相應改為《理藩部則例》。《理藩院則例》確立了蒙、回部的行政系統,加強了對該地區的司法管轄,有利於清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⑧ 《兵部督捕則例》順治三年為維護封建農奴制而制定的懲罰旗下逃亡奴僕的法律。凡屬“逃人”鞭一百歸還本主。但...
總理衙門的這種特殊操作方式客觀上已在否定舊有文官制度的完美,在搖動著封建文官制度之根,使舊有的文官制度開始發生衍變,並為後來的官制改革作了鋪墊。外交 在外交事務上,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簽約、換約的交涉權都歸於總理衙門。隨著中外交往的日益頻繁,總署處理的外交事務還涉及華工出國、華僑保護、出國考察、遣使...
軍部為達到這個目的,要求實行“陸海軍大臣、次官現役武官擔任制”。5月18日,根據敕令,陸軍省、海軍省修改官制,從“陸海軍大臣官制附表備註欄”中消除了“預、後備役”的文字,恢復了陸海軍大臣、次官必須由現役武官擔任的制度。這件事的經緯是,4月17日陸相提出關於陸海軍大臣現役專任制的規定草案,24日在內閣...
沿革 光緒元年(1875)設。初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所轄,二十七年,改歸外務部。三十三年始定三等制: 頭等,秩一品; 二等,秩二品; 三等,秩三品。其職掌為向所駐國遞交國書; 管理出洋遊歷事務; 保護工商貿易; 遇有重大事件則受以交涉全權;管理轄下領事及所屬使館人員的任免、獎懲、經費等。
改郡縣,舉數百年積弊,次第更而張之,如反手然,又何易也!詎前者果拙,而後者果工耶?抑時事之轉移,固自有其會耶?此不可得而知之矣!維新官制 明治以還,改革紛紜,嘗按其圖籍,訪其政俗。其官制:內設三院九省,而外以府縣、開拓使轄之。三院者:曰大政院,有大臣、議官佐王致治,以達其政於諸省...
一、 清末在培養外交官方面的爭議 二、 從官制方面看北京政府的外交官資格 三、 外交部內部辦事規則的制定 第三章北京政府的外交官考試 一、 外交官考試實施要領——制度方面的考察 二、 外交官、 領事官考試的實施狀況 三、 考生及合格者的性質 第四章地方外交制度 一、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地方大員 二、 清末...
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酌核奉天官制詳陳辦理情形折 補遺 兩廣總督張人駿奏保陳望曾補授勸業道折 兩廣總督張人駿奏請簡巡警道折 吏部奏議覆晉撫奏磧口通判移置邊外改為東勝廳折 民政部奏定調查戶口表式五件 第三冊 諭旨 上諭閏二月初四日(一)上諭閏二月初四日(二)上諭閏二月十八日 諭旨閏二月二十二日 法部奏地方...
偽滿洲國外交部是根據偽滿洲國1932年公布的“國務院官制”第三章第21條、第22條規定而設立的。當時,設總長、次長及總務、通商、政務、宣化4司。此外,還設有北滿特派員公署、旅券查證辦事處、駐日公使館、駐蘇領事館。如前文所述,偽滿外交部在偽滿政府里屬於“無公可辦”的部門,所以在1937年5月8日開始...
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酌核奉天官制詳陳辦理情形折 補遺 兩廣總督張人駿奏保陳望曾補授勸業道折 兩廣總督張人駿奏請簡巡警道折 吏部奏議覆晉撫奏磧口通判移置邊外改為東勝廳折 民政部奏定調查戶口表式五件 第三冊 諭旨 上諭閏二月初四日(一)上諭閏二月初四日(二)上諭閏二月十八日 諭旨閏二月二十二日 法部奏地方...
出使朝鮮國大臣 出使朝鮮國大臣,官名。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設。正三品。沿革 官名。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設。正三品。三十二年裁。改設駐漢城總領事。三十三年,設元山領事。宣統三年(1911)設新義州領事。品級 正三品。
副使一人,正二品。二十九年,不兼日斯巴尼亞,改兼墨西哥。三十三年,又兼古巴,為出使美、秘、墨、古四國大臣。轄二等、三等參贊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譯官各一人,一等、二等書記官各一人,商務委員一人,以及秘魯、墨西哥、古巴分館,金山、小呂宋、巴拿馬總領事,紐約、檀香山領事等。品級 正二品。
圖中還標有守備署、參府署,這些是清代的官制,因而此圖不晚於宣統三年(1911年)。圖以北為上。圖中以立體的形式繪製了泰山的峰、嶺、名勝古蹟以及泰安府的城池等。113cm×62cm 碑刻墨拓 61.華岳圖 此圖為姬泰雲所繪,成圖年代不詳。此圖以簡練的筆法勾繪出華山的形狀、山中的建築物、道路和樹木,並詳細...
二、官制改革與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之爭 第三節 立憲派的活動 第四節 制定和頒布憲法性檔案 一、《欽定憲法大綱》二、諮議局和資政院章程 三、皇族內閣與《十九信條》第十一章 晚清修律及其對中國近代法制史的影響 第一節 西方法律文化的輸入 第二節 晚清行政法律的發展 一、會典與則例的續纂 二、民族立法的...
《增訂考試院法規彙刊》是1934年中圖文庫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收1934年3月1日至同年9月18日的考試院法規,分選考、銓敘、其他3類。原出版社:開放圖書館 圖書目錄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第一類 官制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 考試院組織法 考選委員會組織法 銓敘部組織法 第二類 官規 修正官吏服務規程 公務...
襲總兵官。旋坐事,奪職。天聰五年(1631),初置六部,授刑部承政。天聰七年(1633),與兵部承政徹爾格偵明邊,至錦州,有所俘馘,命管佐領事。崇德三年(1638)二月,明石城島總兵沈志祥率所屬歸降,索海隨貝勒杜度等運米濟之。七月,更定部院官制,改都察院左參政。十月,從清太宗伐明,略大凌河,下屯堡...
和會司 和會司,官署名。清末外務部所屬四司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設。沿革 官署名。清末外務部所屬四司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設。職責 掌訂立約章,奏派使臣,更換領事,各國使臣覲見、會晤,本部官員升調各事。置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科研成果包括《科舉制度史話》、《祝國殃民的西太后》、《中國近代史知識手冊》、《中國近代史新編》、《簡明中國近現代史詞典》、《法律史論叢》1至3輯、《太平天國學刊》1至5輯、《火炬集》、《中國近代官制詞典》、《太平天國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歷史辭典》、《滾滾菸捲虎門浪》、《鴉片戰爭與林則徐研究備...
二、改革司法官制,建立法官任用與培訓的新制度 三、改革官僚司法制度,實行司法的民主化、社會化 四、設立獨立的法務部,管理司法行政工作 五、革新司法適用法規,為司法的革命化、民主化提供法律基礎 第四節司法改革的意義 一、司法革命化的歷史意義 二、司法制度創新的歷史意義 第五章北洋政府時期的司法發展 第一...
二十八年,始為專使英國大臣。沿革 官名。清朝光緒元年(1875)始設。初兼駐法、俄、義、比等國大臣。二十八年,始為專使英國大臣。轄二等、三等參贊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譯官各一人,一等、二等書記官各一人,商務委員一人,以及駐新加坡、南非洲、澳洲、加拿大總領事,駐紐絲綸、仰光領事等。品級 正二品。
南洋各島設領事 環邊交通宜早為計 教育為興國之本 羅馬 改良蠶種 克魯伯槍炮廠 伏爾鏗船廠 官制 最大之城市 工文台 旅順 威海 救時之要 三勝跡 教王官 種族演變 油畫院・引水高粱 功臣像・加爾西尼宮 拿波里中華書院 拜賴戴山古宮 二別墅 義人來華 新掘地下古城 游德國 序跋 《籌洋當議》序 《翻譯歐洲...
內容大致為5個方面:(1)鴉片戰爭時期領事裁判權制度的確立;(2)太一天國法律制度思想;(3)清末官制、科舉制、法制改革;(4)南京臨時政府法制;(5)近代憲政思想、憲法、人民爭取人權鬥爭的歷史發展。其中,既有法律思想史的,又有法律制度史的;既有政治家、思想家人物,也有法學家人物。目錄 1.《穿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