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嗆

頓嗆又名時行頓嗆、時氣嗽、時行嗽、天哮嗆、頓咳,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起病初期,先有表寒或衛分證,以後則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常伴有特殊的吸氣吼聲。如不及時治療,病程可拖延至三、四月之久,故又有百日咳之稱。

基本介紹

  • 別稱:時行頓嗆、時氣嗽、時行嗽、天哮嗆、頓咳
  • 就診科室:中醫兒科
  • 多發群體:幼兒
  • 常見病因:肺氣素虛,不能外衛皮毛,致為風寒濕熱之邪所襲;肺氣不清,痰濁內蘊,清肅失其常度
  • 常見症狀:初期咳嗽,流涕,咳嗽漸加重;中期嗽起連連,嘔吐涎沫;後期頓嗆減輕,精神睏倦,食慾不佳、二便失調
病因,臨床表現,鑑別診斷,併發症,辨證施治,飲食保健,

病因

頓嗆的發病,多由肺氣素虛,不能外衛皮毛,致為風寒濕熱之邪所襲,肺氣不清,痰濁內蘊,清肅失其常度,如病邪久戀,每致體力虧耗,中氣虛弱,脾氣不能散精歸肺,形成土虛濕泛,肺脾兩虧之候。

臨床表現

頓嗆有初、中、後三期證候之異。
1.頓嗆初期
邪犯肺衛,衛氣失宣。其症咳嗽,流涕,痰涎稀薄,咳嗽逐漸加重。
2.頓嗆中期
病邪由表入里,郁而為熱。《幼科金針》謂:“其證嗽起連連,而嘔吐涎沫,涕淚交流,眼胞浮腫,吐乳鼻血,嘔衄睛紅。”
3.頓嗆後期
頓嗆減輕,吼聲消失,但咳久氣陰耗傷,精神睏倦,或伴有食慾不佳,二便失調等。

鑑別診斷

頓嗆初起與傷風感冒頗難區別。如果傷風感冒經過治療病情好轉,而咳嗽卻逐漸加劇,且有日輕夜重並具有典型的頓嗆及伴有吼聲,則診斷較易確定。《雜病·證治準繩·咳嗽》謂“時行嗽,惡熱惡寒,頭痛,鼻塞,氣急,狀如傷冷熱,連咳不已”。

併發症

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嘔吐,精神睏倦,食慾不佳。

辨證施治

1.初期
(1)證候微熱,噴嚏,咳嗽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偏於風寒者,伴惡寒,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脈浮緊;偏於風熱者,伴咽紅,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黃,脈浮數。
(2)治則疏風宣肺。
(3)主方桑菊飲或杏蘇散。
(4)方藥桑葉、菊花、桔梗、杏仁、連翹、薄荷、甘草、葦根。
屬風寒輕證者,選用杏蘇散加減以辛溫發散、溫肺化痰。熱邪偏重,咳嗽較劇者,可用麻杏石甘湯加味以宣肺清熱、化痰止咳。痰稠不易咯出者,加用天竹黃、鮮竹瀝、瓜蔞仁等清化痰熱。
2.中期
(1)證候咳嗽陣作,晝輕夜重,咳時面紅耳赤,涕淚交流,甚至吐出乳食痰液後,痙咳方可暫停。劇咳時可見痰中帶血絲,甚則鼻衄或結膜下出血,可見舌系帶潰瘍。舌苔黃,脈數有力。
(2)治則瀉肺鎮咳。
(3)主方桑白皮湯。
(4)方藥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黃芩、黃連、山梔。
若痙咳頻作,加白僵蠶、蜈蚣解痙鎮咳;嘔吐較重者,加代赭石、枇杷葉、竹茹降逆止嘔;痰多黏稠者,加海蛤殼、天竹黃清熱化痰;便秘者,加大黃、玄明粉瀉火通腑;咯血、衄血,加白茅根、側柏葉、三七涼血止血;雙目紅腫者,加龍膽草清瀉肝火;脅痛者,加柴胡、鬱金、桃仁疏肝活血;昏迷、抽搐者,加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止痙開竅。
3.後期(恢復期)
(1)脾氣虧虛
1)證候形體虛弱,咳聲低微,痰多稀白,納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質偏淡,苔薄白,脈沉有力。
2)治則健脾益氣。
3)主方人參五味子湯。
4)方藥黨參、白朮、茯苓、五味子、麥冬、生薑、大棗、甘草。
若易出汗,反覆感冒者,加黃芪、防風益氣固表;大便溏薄者,去杏仁加煨木香、炒薏苡仁健脾滲濕。
(2)肺陰虧虛
1)證候形體虛弱,乾咳少痰,兩顴發紅,手足心熱,盜汗。舌質偏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2)治則養陰潤肺。
3)主方沙參麥冬湯。
4)方藥沙參、麥門冬、玉竹、甘草、桑葉、白扁豆、天花粉。
若汗多者,加牡蠣、浮小麥斂汗護陰;便秘者,加火麻仁、瓜蔞仁潤腸通便。

飲食保健

1.蘿蔔蔥白
治風寒咳嗽,蘿蔔1個、蔥白6根、生薑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
治傷風咳嗽。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後出微汗即愈。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惡陰等。
3.蕪荽湯
平傷風咳嗽,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淨,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飴糖攪拌後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發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者可以多食用肉類、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少吃油膩、刺激性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