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研究報告

中風一般可分3類:腦血管或者頸動脈形成阻塞;血塊堵塞了腦血管或者頸動脈;腦溢血。前兩類中風的共同點是,血液流不過血管,腦袋因此缺氧。血液不通引起的中風,約占中風病人總數的75%;腦溢血引起的中風,則占總數的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防中風研究報告
  • 主要適用症:中風
  • 分類:腦血管或者頸動脈形成阻塞,血塊堵塞了腦血管或者頸動脈,腦溢血
報告內容,病症症狀,

報告內容

新加坡的 中風 病人迅速增加,最新的統計數字是每年有9000名,也就說每小時有1人因中風入院治療。
最新統計也顯示,中風已成為我國的第三號殺手。
我國的人口老化速度之快,全世界排名第二,是造成中風病人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國立腦神經 醫學 院高級顧問 醫生 拉瑪倪及中央醫院腦神經顧問醫生張慧明,今早在一項有關預防中風的最新研究報告發布會上,透露了上述訊息。
統計數字顯示,85年的患病人數比80年要增加38%,90年比85年增加20%,94年則要比90年增加54%,2000年比1994年更要上升48%。
如果是以2000年與1980年的入院中風人數作比較,20年來我國患上中風的人數增加比率竟高達278%。

病症症狀

腦血管或者頸動脈阻塞引起的中風,臨床上稱為 腦血栓 。腦血栓最常見,那是因為腦 動脈粥樣硬化 造成的。
這種中風常在夜間或者安靜狀態下發病,前驅症狀較多,時間也較長,發病較緩慢,症狀是逐漸產生,常常是經過數小時至一天甚至數天后才明顯化。
頸動脈血栓沒有腦血栓那么常見,只是頸項兩邊的動脈都可能出現血栓。
腦栓塞是另一種缺血性中風,與腦血栓的不同之處是,腦血管或者頸動脈本身沒阻塞,而是被身體其他部位流來的血塊堵塞住,常是因心律不正常產生的血塊,在腦動脈或者頸動脈造成阻塞。
腦栓塞起病急促,有時甚至比 腦出血 更快,常在數秒鐘或數分鐘內出現明顯的症狀。一般患者年齡較輕,身體其他器官也可能出現栓塞現象。
出血性的中風,總是來勢洶洶,最常是因為 高血壓 動脈硬化引起,也有是腦血管畸形造成的腦溢血。
越早發現治癒機會越高
中風病人更有年輕化的趨勢,這意味著中風已不再只是 老年人 的“專有病”。
愈早發現中風,治癒機會愈高,而後遺症亦愈少。
當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分外小心,應儘快尋求醫生的協助:
①突然一邊身體感到麻痹或乏力。
②突然思想混亂,說話或理解發生困難。
③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發生障礙,視覺模糊。
④突然無故地劇烈頭痛。
⑤突然行動困難、頭暈、失去平衡或方向感。
⑥突然手腳欠缺靈活及協調能力。
為預防出現中風的機會,醫生建議應定時作腦部的 健康 檢查,特別是那些家人已發生中風的人士。他們也應注意以下生活事項:戒除菸酒。作息定時,保持心境平和,加上適當有恆的運動。注意飲食,不要吃太肥膩或太甜的食物,以免過胖。血內膽固醇過高者要節制飲食或接受治療。高血壓、 糖尿病 患者要定期接受體格檢查。
舊高血壓西藥
可防病人再次中風
一種在我國面市近十年的治療高血壓西藥,在最近的一項大型研究中,被證實可有效的預防中風病人再次發生中風。
醫學統計數字顯示在發生第一次中風后,慶幸生存的病人約有66%,但其中的20%會在接下來5年內再次發生中風。
如果再次發生中風,情況就非常嚴重了,約有25%的病人會在28天死亡。
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高級顧問醫生兼中風研究計畫的主管拉瑪倪在一項有關研究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共有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的6000名病人,其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及日本,接受了藥物Perindopril的治療,有關的治療研究報告將於本周末在義大利的米蘭舉行的歐洲高血壓學會常年醫學大會上公布。
他也透露,過去,有關預防再次發生中風的研究很少,而這項研究證實了降 低血壓 對預防再次發生中風很有幫助,預料也會給醫學界如何更好的治理中風病人帶來重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