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進校園是指通過統一的配送渠道,將預製菜(也就是預先製作好的菜品)送進校園,供學生食用的集體供餐模式。
預製菜又稱為預製調理食品,一般指以各類農、畜、禽、水產品為原輔料,配以調味料等輔料,經預選、調製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預製菜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後食用。
與現做菜相比,“提前做好的”預製菜引起家長對飲食安全的擔心。2023年9月開學伊始,預製菜進校園引發了網上熱議;同月,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對“預製菜進校園”應持十分審慎態度,不宜推廣進校園; 9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預製菜進校園”:關切在“預”,解決在“制”》的評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製菜進校園
- 供餐模式:集體供餐
- 配送模式:中央廚房+物流配送、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等
- 關切辭彙:食品安全、營養健康
預製菜產業,預製菜,市場發展,市場熱議,發展經過,各方回應,反對理由,專家看法,管理體系,管理規定,建立準入體系,社會關切,
預製菜產業
預製菜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預製菜產品規範》(徵求意見稿),預製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材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和調味品(含食品添加劑),經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調後製成的即食、即熱、即烹、即配菜餚或主食”。
預製菜又稱為預製調理食品,一般指大型的預製菜工廠,把食材、輔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封裝,然後出廠售賣。通常預製菜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後食用。
預製菜簡化了繁瑣的買菜、洗菜、切菜、烹製步驟,撕開包裝復熱一下就能吃。如此簡單省事,可以有效節省人力成本、壓縮出餐時間,正好契合了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所以預製菜遍地開花,正在占領外賣和堂食。預製菜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的餐飲解決方案。業內人士表示,預製菜是食品工業化的產物,也是個新鮮事物,其安全程度並不一定比小作坊製作的食品低。
很多學校其實是中央廚房供餐模式,即由中央廚房做好,然後送到學校。中央廚房模式,本身並不涉及防腐劑問題,當然中央廚房還是可能用到預製菜。
市場發展
預製菜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是推動“菜籃子”工程提質增效的新業態。
2021年,農業農村部在《關於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要創新發展農商直供、預製菜餚、餐飲外賣、冷鏈配送等業態,開發推廣“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等模式。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國內預製菜的滲透率已達10%至15%,預計2030年將增至15%至20%,市場規模可達到1.2萬億元。
2023年中央一號檔案首次將預製菜寫入其中,明確“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及,要“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
2023年7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再次提及預製菜,進一步明確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挖掘預製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製菜基地建設。
當然,預製菜行業有一個規模提升的過程,應該看到的是,預製菜還處於快速發展期,生產模式、市場模式、監管模式都處於探索之中,缺乏相關的規定、標準,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比如,同樣的酸菜魚預製菜,有廠家執行動物性水產製品國家標準,有廠家則執行速凍調製食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