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倉指的是明代各地為儲藏賑濟糧所設的糧倉。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 ,各省地方官府以備荒為名,選派老年鄉民運鈔購糧在鄉村儲藏。每一州縣設東西南北糧倉四所。永樂年間下詔將預備倉從鄉間移設城內。存糧大都在春末貸給農戶,秋收後收回,類似借貸。
這種糧倉的存儲來自對農戶的變相課徵,但是常常成為官吏、土豪對農戶進行額外剝削的工具。行之日久,倉儲逐漸短缺,至隆慶年間預備倉已名存實亡。
預備倉指的是明代各地為儲藏賑濟糧所設的糧倉。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 ,各省地方官府以備荒為名,選派老年鄉民運鈔購糧在鄉村儲藏。每一州縣設東西南北糧倉四所。永樂年間下詔將預備倉從鄉間移設城內。存糧大都在春末貸給農戶,秋收後收回,類似借貸。
預備倉指的是明代各地為儲藏賑濟糧所設的糧倉。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 ,各省地方官府以備荒為名,選派老年鄉民運鈔購糧在鄉村儲藏。每一州縣設東西南北糧倉四所...
張半庵《棲里景物略》:“(預備倉)按此倉名為義倉,有二所:一屬仁和,在鎮之南奉真觀之右;一屬德清,在鎮之北大善寺之右,俱萬曆初重建”,其中塘棲仁和倉“...
豐濟倉歷史上在淮安府境內共有兩處,一處在淮安府城西門城樓附近,一處在淮安府清河縣內。據光緒《淮安府志》中載,淮安府學東預備倉為漕糧征兌倉,豐濟倉則為賑濟...
7.《明代預備倉制度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年5月;8.《存史資政,益今惠來——新修<灤縣誌>評介》,《中國地方志》1994年第1期,第41-42...
最晚開發的東南隅,形成了包攬所有街道的松園子街社區(已改名為濰州社區),社區中尚存的街巷有松園子街(半段)、郭宅街、棋盤街、預備倉街、南巷子5條。原來的...
位於定海米倉埕(今定海國小校址),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據《福建倉儲志》載:定海倉是明初福州府五大倉儲之一,獨連江一倉,儲糧一萬五千石,為海運、兵戎...
公廨中,在城內者有“養濟院、官倉(常平倉和預備倉)、射圃,以及察院、布政分司、按察分院”等,還記載了“學宮、文昌祠、石佛寺、城隍廟、東嶽廟、天仙宮”...
二、預備倉制思想的創新性和實效性第二節 市場傾向的常平倉制思想與民營取向的義社倉制思想一、市場傾向的常平倉制思想二、民營取向的義社倉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