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須陀洹向
- 解釋:佛教術語,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淨法眼之階位
- 出處:《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 拼音:xū tuó huán xiàng
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
(術語)須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間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為須陀洹向。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須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間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為須陀洹向。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1] 參考資料 1. 佛教知識網 詞條...
須陀洹(梵語:Srotāpanna,巴利語:Sotapanna),又譯為預流、入流,佛教術語,是南傳佛教中的修行位階,為沙門四果中的初果。由於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隨信行...
小乘佛教聲聞修道的階位。又稱四向四得、四雙八輩,或稱八補特迦羅(at!t!ha-puggala^ dakkhin!eyya)、八賢聖、八聖、八輩。也就是︰須陀洹向(預流向)...
【四向】 [出成實論並法華玄義] 一須陀洹向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謂此人將入須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初果也。二斯陀含...
“波囉底·波多那喃”(pratipannanam),行也,向也。合稱為:正行、正向,亦即四向: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義貫】(6句——10句)...
五者於須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於須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於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於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於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於阿那含果而行...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
所謂九種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須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羅漢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種性,則共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為賢,後七...
謂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種聖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後阿羅漢果之九無...中阿含福田經所說即:信行、法行、信解、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