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拼音
詞語解釋
倍數 | 天 | 小時 | 分鐘 | 秒 | |
日夜 | 1 | 24 | 1440 | 86400 | |
須臾 | 30 | 0.033333333 | 0.8 | 48 | 2880 |
羅預 | 20 | 0.001666667 | 0.04 | 2.4 | 144 |
彈指 | 20 | 8.33333E-05 | 0.002 | 0.12 | 7.2 |
瞬 | 20 | 4.16667E-06 | 0.0001 | 0.006 | 0.36 |
念 | 1 | 2.08333E-07 | 0.000005 | 0.0003 | 0.018 |
剎那 | 1 | 2.08333E-07 | 0.000005 | 0.0003 | 0.018 |
引證詳解
①《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使某也以請。”
②《文選·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須臾以相羊。” 李善注引 王逸曰:“須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 逍遙 ”。
①《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 項王 尚存也。”
② 王念孫《讀書雜誌·史記五》:“此‘須臾’與《中庸》‘道不可須臾離’異義。須臾,猶從容,長壽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從容至今不死者,以 項王 尚存也。
③《漢書·賈山傳》:‘願少須臾毋死,思見德化之成也。’‘少須臾’即少從容,亦長壽之意也。故《武五子傳》‘奉天期兮,不得須臾’ 張晏曰:‘不得復延年也。’從容、須臾,語之轉耳。”
①《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②宋 洪邁《容齋三筆·瞬息須臾》:“瞬息、須臾、頃刻,皆不久之辭,與釋氏‘一彈指間’,‘一剎那頃’之義同,而釋書分別甚備……又《毗曇論》云:‘一剎那者翻為一念,一怛剎那翻為一瞬,六十怛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翻為一須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③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須臾蜃氣吐,島嶼失恆蹤。”
④明 梁辰魚《浣紗記·允降》:“我勞心數年,提兵十萬,深入敵境,克在須臾。”
⑤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那共城區區小邑,怎擋得兩路大軍。如泰山壓卵一般,須臾攻破。”
⑥清 李漁《巧團圓·全節》:“小小一枝箭,發出如雷電;陵谷轉滄桑,世界須臾變。”
⑦冰心 《寄小讀者》二九:“這顏色須臾萬變,而銀灰,而魚肚白,倏然間又轉成燦然的黃金。”
馬及時《童年舊事》:“須臾,一個方頭大耳、矮胖結實的中年人夾著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