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陽歌》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順陽歌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劉禹錫
- 作品出處:《全唐詩》
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朝辭官軍驛,前望順陽路。
野水齧荒墳,秋蟲鏤宮樹。
曾聞天寶末,胡馬西南騖。
城守魯將軍,拔城從此去。
注釋
①順陽:今河南省方城縣。《資治通鑑》卷二四0胡三省注:“方城縣,本漢堵陽縣,後漢改為順陽,隋改為方城縣,唐屬唐州。《九域志》:在州北一百六十里。”
②齧:咬,侵蝕。
③鏤:蛀蝕。宮:原作“官”。”
④天寶:玄宗年號(742-756)。
⑤胡馬西南騖:謂安史之亂爆發。鶩:馬急馳。
⑥魯將軍:謂魯炅。天寶十五載正月,魯炅拜上洛太守,充南陽節度使,以兵五萬屯葉縣北、滍水之南。叛將武令珣、畢思琛來攻,炅堅守不戰。叛軍於營西順風點火燒煙,營內不安,士卒爭出,炅與中使薛道遁走,餘眾盡歿。見《舊唐書·魯炅傳》。《資治通鑑》卷二一八:“至德元載(756)五月,丁巳,炅眾潰,走保南陽。”《考異》日:“《玄宗實錄》雲:‘炅攜百姓數千人奔順陽川。’”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 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當年又中博學宏詞科,官監察御史。永貞年間,參與王叔文革新運動,被貶連州刺史,再貶朗州司馬,後受裴度推薦,晚年任太子賓客。故後世稱“劉賓客”。劉禹錫詩才卓越,白居易譽其為“詩豪”。內容多反映時事和民生疾苦,詩文繼承前人優秀文學遺產,又吸取民間文學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