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元代時期,頂云為寨。
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頂雲長官司。
1953年,為頂雲鄉。
1958年,頂雲與雞場鄉合併為星火公社,後改名頂雲公社。
1984年,改頂雲鄉。
1991年12月,與新場鄉、包包鄉合併為新的頂雲鄉。
2013年,撤銷頂雲鄉,設定頂雲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頂雲街道轄16個行政村:八角岩、石板井、角寨、坪寨、納丙、新場、木廠、二壩、麻龍、穀雨、新發、上法、五一、包包田、勝利、馬塘,下設129個村民小組。有88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頂雲街道轄3個社區、8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八角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頂雲街道地處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西北部,與
關索街道、
永寧鎮、
沙營鎮和六枝特區接壤,轄區總面積8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頂雲街道境內地形大部分為田壩和山區,平均海拔1219米,境內最高點海拔1609米。
氣候
頂雲街道多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降水量1404.9毫米。
自然災害
頂雲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水災、低溫、霜凍等。
自然資源
頂雲街道境內地下礦藏有豐富的工業原煤層和豐富的礦石資源,分別蘊藏在勝利、包包田、穀雨、新法等村。耕地面積1.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頂雲街道總人口2.84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頂雲街道國稅收入56.19萬元,比上年增加39.44萬元;地稅22萬元,比上年增加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8元。
農業
2011年,頂雲街道糧食總產量8580噸,油菜籽產量510噸。
2011年,頂雲街道牛年末存欄8255頭,生豬年末存欄1.06萬頭,家禽年末存欄3.6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755萬元。
商業
2011年末,頂雲街道有商業網點60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頂雲街道有國小12所,國中1所,共有在校生3956人,教職工19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頂雲街道有文化站1個,文化書屋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6個;農家書屋16個,藏書5萬冊。2011年末,全鄉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達90%以上。
2011年末,頂雲街道有體育場地1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8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頂雲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6個。專業衛生人員16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頂雲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93戶,人數4581人,支出2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78人次。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頂雲街道固定電話覆蓋率達85.25%,固定電話用戶1525戶,行動電話信號覆蓋率達100%。
交通
頂雲街道境內有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通過。
歷史文化
頂雲街道因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此設頂雲長官司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