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蒜

頂蒜,相傳為古時華夏南部地區在春假交接陰濕集結用來祛病辟邪的風俗。

同時也有屋內置放大蒜用以潮霉季節除去屋內霉味及鎮宅之說法。

歷史,西方,現代,

歷史

相傳古時在句章城(現寧波),每至夏季來臨之時,天氣陰晴不定,乾物易潮、濕物易餿,食物難以儲存,家具起霉、屋內有異味,且人體易得病,當時先人以為是有邪物作祟,故於屋內放蒜用以驅霉味,門口掛蒜用以避邪靈,而人人頭頂蒜頭,意為邪靈不近身,以保平安。後來屋內外掛蒜或與其他穀物並掛,寓意五穀豐登,以求吉祥。此風俗流傳至今,許多農村依舊家家戶戶掛大蒜,以求驅邪鎮宅、平安吉祥之效,同時春夏頂蒜驅霉、吃蒜祛濕,秋冬配蒜辟邪、食蒜退寒。
我國古代經典中,對蒜的各種功效也有許多記載,如《黃帝內經》中對蒜之妙用甚為推崇;《易經》則認為蒜性溫至陽,能鎮陰邪、補陰虛。

西方

在西方,大蒜被認作吸血鬼的剋星,其辟邪功效的地位直逼被奉為神聖的十字架;而《聖經》中記載,大蒜在許多西方民族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性,比如今天的以色列,依舊將蒜奉為能保證“人丁興旺、家族繁盛“聖物,並時常舉”大蒜盛宴“。

現代

現如今,城市裡已不常見“頂蒜”辟邪的風俗,但仍有許多人在新房裝修後在室內擺放、懸掛大蒜用以去除裝修異味;同時因新房缺少人氣,常被邪物所踞,因此屋內放蒜亦是為了驅邪鎮宅,而體質陰虛之人遷至新房,則最好“頂蒜”入住,以去霉運、保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