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簡介
響石橋位於臨江鎮響石村3組,修建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距今已有127年歷史。據縣文物管理所資料顯示,該橋1926年曾有過補修。
響石橋為單孔
石橋,橋身橫跨響水河,東西走向,橋拱高6.2米、跨度10米,橋面長9米、寬4.6米,欄高0.6米,兩端是不對稱的階梯式蹬道,一面階梯為14步,一面階梯為6步。橋身非常牢固,護欄有破損,12年前村民在橋面石階上修建了一條
機車道。
橋樑意義
“上輩相傳,響石橋是當年
紅軍打仗的軍事要道喔,別看現在這裡是荒郊野外,當時卻熱鬧繁華得很!”村民鄧叢夢介紹,響石橋距一座清代石牌坊不遠,同時也是舊時開州通往新陵(今
開江)、綏定(今
達州)的要道。
橋樑歷史
“若按照石碑文字的記載,響石橋應該是清代光緒年間修建,由於文革時‘
破四舊、立四新’,石碑被砸,
民國時期修建的大碑也未得到好的保護,也被損壞。”村民譚學清在當地是一名文化人,村民非常尊敬他,也特別愛聽他講過去的歷史與故事。據介紹,石碑記載的是修建古橋的始末,而後來修建的大碑有1米多高、約80厘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