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觀位於大黑山西北麓,是大連地區著名的道教廟宇,又稱響水寺、韻水寺。相傳建於唐代,後世特別是清代曾多次重修。響水觀依山而建,為歇山或二層磚砌飛檐結構,山門配以赭紅色垣牆,再加上門外一道坡度較大的台階,使廟宇顯得巍峨莊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響水觀
- 地理位置:大黑山西北麓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類別:道觀
響水觀分南北兩院,進山門即是正殿后土殿。這是一座近十米高的硬山式三楹出廈殿堂,青磚灰瓦,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殿內供奉著后土、女蝸、觀音等神聖。殿前院內有池塘和五棵合抱粗的大樹,清水綠蔭,滿院生涼。北院有精舍數椽,紅色木柱木棱花窗,幽靜古樸,是道士們的住處和客舍。 響水觀正殿右側有一個40米深的天然洞穴,叫做瑤琴洞,洞內有清泉一泓流出,潺潺作響。泉水流出後,自南而北從嵌在寺外壁上的龍口中瀉下,激至蹲伏於水塘中的碧蟾口中,嘩嘩作響,飛傳山谷,故名“響水觀”。
響水觀分南北兩院,進山門即是正殿后土殿。這是一座近十米高的硬山式三楹出廈殿堂,青磚灰瓦,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殿內供奉著后土、女蝸殿前、觀音等神聖。院內有池塘和五棵合抱粗的大樹,清水綠蔭,滿院生涼。北院有精舍數椽,紅色木柱木棱花窗,幽靜古樸,是道士們的住處和客舍。
響水觀正殿右側有一個40米深的天然洞穴,叫做瑤琴洞,洞內有清泉一泓流出,潺潺作響。泉水流出後,自南而北從嵌在寺外壁上的龍口中瀉下,激落至蹲伏於水塘中的碧蟾口中,嘩嘩作響,飛傳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