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樂村

響樂村

響樂村,又稱響鑼村,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棲鳳街道,與義龍新區木咱鎮相鄰,距安龍縣城6公里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響樂村
  • 外文名稱:xianglecun
  • 別名:響鑼村;官屯;龍吊寺;學莊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響樂,柳樹井,官屯,下壩
  • 電話區號:0859
  • 郵政區碼:552401
  • 地理位置:雲貴高原東部-貴州西南部
  • 人口:約4500人
  • 方言:西南官話-雲貴片-安龍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
  • 著名景點:金州農耕文化園
  • 車牌代碼:貴E
  • 學校:響樂國小
  • 隸屬政區:安龍縣棲鳳街道
行政區劃,轄區,村委,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勢地貌,交通發展,人口民族,經濟概況,農業,工業,發展方向,歷史文化,名字由來,文化,民俗,響樂移民,風景名勝,

行政區劃

轄區

下轄21個組,響樂村1-10組,移民11-13組,官屯14-19組,柳樹井20組,下壩21組
辦公所在地:官屯三組

村委

何文奎,男,布依族,生於1963年6月19日,高中文化,響樂村村主任,
李夢柯,男,布依族,生於1979年9月26日,國中文化,響樂村村黨支部副書記,
韋通成,男,布依族,生於1956年2月24日,國中文化,響樂村村副主任
朱恩志,男,漢族,生於1968年10月24日,國小文化,響樂村村人口主任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安龍縣棲鳳街道南部,與棲鳳街道納
坤,六美相鄰,村委距義龍新區木咱鎮2公里,西至柳樹井,東與者央接壤,南至官屯,北至五里槓。

地勢地貌

響樂村北高南低,大部分為壩子(盆地),村落帶狀分布,三條河流分布全村,屬於珠江水系,旱地以山地為主,水田以盆地為主,雖屬於喀斯特地貌,但溶洞,暗河不多。這裡的水利資源嚴重匱乏,沒有湖泊,沒有大的河流,只有許多小河不停的流淌,這就足夠村民們飲用了,至於澆灌那就不能得到滿足。由於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村民們對水的需求量在逐漸的增大,因此,水利資源的匱乏就顯而易見了。

交通發展

響樂村地域廣闊,山地崎嶇,,農田錯落有致,但交通極其便利,村裡有公路穿過,道路很寬、很平坦。很多小組的支路修得也很好,雖然大多不是瀝青或者水泥路,但路面都很平整,沒有坑窪,無論你乘車還是行走都會覺得很舒適,村裡的道路都是交連著的,就像一棵樹,樹枝發達,暢通無阻。幾乎所有的耕地都已經通農耕道,交通還算便利。至2015年止,響樂村一至八組,移民通組道路實現硬化,移民組道路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2011年底通車的國家高速汕昆高速(G76)穿境而過,安龍砸到就位於響樂村的官屯與10組之間的壩子中。
安龍唯一的62米超寬大道安龍大道從村的北部移民入境一直抵達安龍高速出口。安龍大道設計雙向8車道。
安龍荷都大道從東北至西北經過響樂一組,三組,四組,移民組終至溫家坡國道324線,荷都大道設計寬40米,雙向6車道

人口民族

屬漢族、布依族聚居村,主要民族為漢族和布依族。合併後的響樂村人口約4500人。

經濟概況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養殖 農業觀光旅遊。
名特產品:水稻,生豬養殖

農業

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油菜,一年兩季。土特產品:米酒、辣椒、響樂土雞。

工業

村北部的聯桂冶煉廠(鋼鐵)

發展方向

建設生態文明示範村。依託木咱萬畝優質稻基地,面向市場,成立了響樂村優質米專業協會,採取“基地+協會+農戶”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全村種優質稻年純收入上萬元的農戶達100多戶。發展生豬養殖產業。

歷史文化

名字由來

響樂村,又名響鑼村,據說是雲盤山上的鑼而得名,與10公里外打鑼錘村相對應。據說以前當打鑼錘那立在山上形狀如錘子的石頭動的時候,響鑼村的鑼就會自己想起來,故而叫響鑼村。為了方便書寫,改為響樂村。
響樂村為行政村,包含原響樂村自然村,官屯自然村,以及原上木咱下壩和柳樹井。2010年安龍撤村並村將官屯村,上木咱村下壩組和柳樹井組併入響樂村

文化

全村有一所國小——響樂國小,共8個年級,學前大小班,一至六年級,教學設備完善。每個村民組都有廣場方便鄉親們晚上吹殼子。
安龍縣木咱鎮響樂國小,創建於1950年,經三次搬遷後定址於現在的678縣道旁,離縣城五公里,地理位置優越。2003年,由於平班電站庫區移民搬遷到響樂,為解決移民子女入學問題,縣移民局撥款30餘萬元為學校修建了460平方米的一幢磚混結構教學大樓,同時對校園進行了硬化和綠化。改善了辦學條件。經過多次翻修擴建,如今的響樂國小,已經建成占地面積3578平方米,建築面積1908平方米的鄉鎮村級完小,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亮麗,是一處育人的好地方。

民俗

三月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於節日當天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

響樂移民

響樂村11、12、13組是移民組,移民區位於響樂國小附近,三組連在一起,這裡交通及其便利,環境優美,規劃恰當。他們的老家一般都在南盤江、浙贛、萬峰湖。由於老家修水力發電站,房屋及其田地都幾乎全被淹沒,因此在政府的協調下統一搬遷至安龍縣響樂村,其搬遷時間一般不作統一要求,他們搬遷到這兒時間有長有短。移民搬遷至這裡,他們根本沒有現存的土地,政府也沒有直接給他們土地,而是由政府進行轉讓,並且明文規定每個人可以買五分農田、七分旱地,每畝農田大約花費12000元,每畝旱地大約花費6000元。因此,照這樣算下來,每個移民家庭也都有兩三畝農田,三四畝旱地,他們的田地離家都很近,不是很遠,這便於耕種,也便於管理。然而,移民在搬遷前,他們的那些被水淹沒了的田地與房屋,當地政府都給予了他們賠款,賠款按照一畝農田賠20000元,一畝旱地賠6000元,老家不同的賠款也就不同,房屋則看大小及其好壞,房屋一般都可以賠得3萬多元。因此,每家每戶都賠得十六萬左右,均得了十幾萬。另外,他們移民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享有政府補貼,每人一年600元,可以連續得二十年。當每個移民家庭獲得十幾萬賠款之後,他們來到安龍縣木咋鎮響樂村不僅買了屬於自己的田地,同時也修建了房屋,他們的房屋大多都是兩層樓的平房,經裝修後不僅外觀優美,而且室內擺設也得當,家具及電器都是應有盡有,家庭看上去挺富有,也很幸福,給人一種溫暖、幸福的感覺。平時,移民們都與當地的居民有親密的來往,他們熱情好客,團結一致,懂得互助互愛,彼此尊重對方的禮儀。響樂村有了這些移民的到來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他們的出現給響樂村增添了幾分溫馨,也帶給響樂村一道完美和諧的亮麗風景。

風景名勝

安龍金州農耕文化園位於黔西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安龍核心區和貴州省重點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安龍縣金州出口蔬菜農業扶貧示範園區拓展區棲鳳街道者躍、響樂村。轄40個村民組2620戶10480人,規劃面積5000畝,總投資4.5億元。是一個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平台,以現代高效農業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產村迸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園區。
金州農耕文化園位於官屯和老鴉山之間
金州農耕文化園立足區位優勢,按5A級高效生態農耕文化休閒旅遊景區建設,按照“產業1+5”(一個產業:創建打造GAP標準蔬菜園;五大功能:休閒觀光、農耕體驗、科普教育、生鮮農產品定製、農耕飲食體驗)定位打造,使之達到有基地、有品牌、有文化、有產業、有展示、有特色,搶占蔬菜產業發展的領軍地位,建成滇黔桂生鮮農特產品冷鏈物流交易集散中心。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同步體現、產業發展與扶貧效果同步同步體現。
截止目前,園區已投入資金2.5億元,完成土地流轉及整治5000畝,完成主幹道5.5公里、機耕道21.5公里、排洪渠3公里、引水渠10公里,蓄水池40000立方米,種植大棚200畝,智慧型育苗溫室10000平方米,遮雨栽培400畝,露天噴灌1800畝,大棚噴灌600畝,種植的2400畝蔬菜已投產。建成20000平方米的農耕旅遊文化接待區、7000平方米的新品種新技術科技研發中心、2.2公里沿河生態水系景觀河道、占地120畝的農耕文化體驗區(含QQ農場)、20000平方米的露營地、5.5公里的農耕文化長廊、占地50畝的生態公園、民居改造169戶。初步建成了農耕旅遊文化接待區、新品種新技術科技研發中心、生態水系、自然村落保護、農耕文化體驗區、生態公園、農耕文化長廊等主體功能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