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板街

響板街,人們稱響板溪集場為響板街,今屬恩施市白楊坪鄉張家槽村,1996年“撤區建鄉”之前,屬白楊坪區響板溪鄉。1990年我曾在此住隊支農一年,所見街道還很完整,灰瓦木架的房屋沿著石板路兩邊而建,長約300米,雖已不趕場了,沿街櫃檯鋪面保存還很完整。街南頭有一山槽叫盤龍溝,溝中有“龍眼睛”、“牛鼻子”兩股泉水經年不涸,匯集成溪從街道中穿過,人們在溪上鋪木板為橋,人畜經過,噼啪作響,人們便稱溪水為響板溪,這也是街道集場名稱的由來。街東頭不遠到石碑埡,因維修該段道路立碑記其事而名,從石碑埡下到南里渡河,過河即進入崔家壩鎮地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板街
  • :響板溪集場為響板街
  • :石碑埡下到南里渡河
  • 清代施南府省城
歷史沿革,現狀,

歷史沿革

清代施南府往省城、京師的東行驛道,其中一條是從府城東門過清江,經七里坪蓮花池、丫沐峪、三里荒、響板溪、鴉雀水、崔家壩等集場,至石梯子入建始縣界。清同治版《恩施縣誌·村集》載:“以上七集,為出山之大道。”如今這七個集場,七里坪、鴉鵲水(今稱鴉鵲水)、崔家壩依然紅火,蓮花池、丫沐峪(今稱鴉沐羽)、三里荒已無集場,響板溪集場雖冷落,但街道仍在。
響板溪集場街道的興建,與驛道驛站鋪遞有關,清末,在驛道上每隔二三十里設一驛站與鋪遞,為政府郵傳、詔史往來、官吏遷轉、軍隊調動、糧餉運送服務。途經響板溪的驛道,從府城東門底鋪起,至建始縣紅岩子(今子誤為寺)鋪,中途設有蓮花池鋪、丫沐峪鋪、一桶水鋪、南里渡鋪、滾龍壩鋪、崔家壩鋪。一桶水鋪即設在響板溪。一桶水是響板溪的另一名稱,因街南頭有一水井,只能裝下一桶水,取完再浸出,周而復始而得名,只是現在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一名稱了。一桶水因建驛站鋪遞,人口聚集,修房蓋屋,逐漸形成集場街道,又因街上木橋的響聲,取名響板街。響板街至解放前後還有場期,每逢農曆三、六、九日趕場,民商聚集,十分熱鬧。

現狀

2011年11月12日,筆者隨恩施州古村落文化保護課題組到響板溪調研,與10多年前所見有很大的變化,街道的總體格局雖然還在,但修了不少鋼筋水泥房屋,街道鋪了混凝土,木板橋自然也不在了。值得慶幸的是,還保留一些木結構老房子。一桶水井也還在,只是因街上通了自來水,少有人吃井裡的水,但人們沒有忘記它的歷史和恩惠,將它當神井供奉,井上自然石龕上常有人敬香掛紅,延續著一縷古老的情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