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重音

音高重音是一種世界上很多語言(如日語吳語等)都含有的重音系統。在音高重音語言里,一個詞里的每個音節音調取決於該音節在詞里出現的位置。而聲調語言中,每個音節有自己固定的聲調,它的聲調和它在詞里出現的位置無關。比如對於同樣都只有低高兩調之分的音高重音語言聲調語言,一個雙音節詞[aba], 在音高重音語言裡只有兩種可能的音調:[ába]或[abá]。而在聲調語言中可能有四種:低低調[àbà]、高高調[ábá]、高低調[ábà]、低高調 [àb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音高重音
  • 聯繫:世界上很多語言都含有的重音系統
  • 特點:重讀的相對其他音節讀高調
  • 備註:吳語
古希臘語,日語,吳語,

古希臘語

古希臘語里,詞的最後兩個或三個音節中有一個位置帶有重音。每個音節可以有一個或兩個響音莫拉,但只有一個是有重音的,重讀的莫拉音節相對其他音節讀高調。在古希臘語的變音符號書寫系統(polytonic orthography)中,重讀元音上有重音符號。在第一個莫拉上有重音的長元音和複元音形成高-低(降)調的聲調曲折;如果重音在第二個莫拉上,則形成低-高(升)調曲折。
例詞
γάλα [ɡála] “牛奶” 短重讀元音
γῆ [ɡɛ́͜ɛ] “土地” 第一個莫拉上重讀的長元音
ἐγώ [eɡɔ͜ɔ́] “我” 第二個莫拉上重讀的長元音

日語

日語 通常被認為有音高重音。不過不像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日語只有20%的辭彙有音高重音,另外 80% 則沒有重音。音位降階或許比音高重音能更準確地描述日語的重音特點。一個詞的音調不斷上升直到音位降階,之後音調急劇下降。在雙音節詞里,這表現為高-低低-高的對立。無重音詞也是低-高,但是後繼音節音調使它有別於有重音詞.
[kaki]牡蠣
高--低
[kaki]垣
低-高
[kaki]柿

吳語

吳語中存在音高重音現象,以上海話最為明顯。 上海話已經逐漸從聲調語言演變成一種音高重音語言。 上海話每個字單獨讀時,依然有固定的聲調:陰平調值53)、陰去(調值34)、陽去(調值13)、陰入(調值5)、陽入(調值2)。但是在口語的詞句里,字的聲調消失,而代之以高、中、低三個音調。詞首如果是陽去或陽入字,則該字只可能是低音調調值22或11);詞首如果是陰去或陰入字,則該字只可能是中音調(調值33);詞首如果是陰平字,則該字只可能是高音調(調值55)。多音節詞里,第一個字的音調決定了該詞里其他所有字的音調。如果第一個字是高音調,後面的字都讀中音調;如果第一個字讀中音調或低音調,那么第二個字讀高音調,再後面的字讀中音調
首字為陽去或陽入字(低音調
zaon-hé-nyin 上海人
低--高--中
首字為陰去或陰入字(中音調)
Au-dá-li-ia 澳大利亞
中--高--中--中
首字為陰平字(高音調)
kón-gon-chi-tsho 公共汽車
高-中-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